
春秋廣場就在咱許昌市的中心,是一處最早的廣場,因為在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前,故而得名。

無論春夏秋冬,到廣場休閑、鍛煉抑或散心的人絡繹不絕。在暖日的照耀下,坐在石凳上,欣賞廣場的美景,觀察閑暇漫步的人們,放松了心情,緩解了壓力,也排遣了離家的孤獨,快樂心情油然而生。 
很多年前,每當我郁悶或有心事的的時候,我總會一個人跑到春秋廣場上,或漫步,或靜坐,或仰望遠處的春秋樓,冥想當年關羽的憂愁是如何通過《春秋》而排解的。特別是夜晚,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廣場上,仰望星空,俯首沉思,仿佛一個人在接受著精神的洗禮。 
春秋廣場上有一片栽植多年的碧桃,每當春季來臨,春風吹開滿樹的碧桃花,繁花似錦,與北部的春秋樓金色房頂和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輝,甚是好看。那些年,因為種種原因,我一直沒有拍攝到碧桃盛開的美景,心中甚為遺憾。 
今年,當春風刮起的時候,我便跑到廣場上,觀察著碧桃花的動靜,盤算著盛開的日子何時到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等到了碧桃盛開的季節(jié)。在如此美好的季節(jié),碧桃盛開美如畫,我輩豈敢辜負春光。

于是,無論好壞,徜徉在花叢中,不停地摁動著相機的快門,想講這一幅幅美景盡情地攝入心靈。 
碧桃又名千葉桃花,是桃樹的一個變種,屬于觀賞桃花類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種,統(tǒng)稱為碧桃。
蘇東坡就曾作詩稱: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家,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

其實,碧桃是一個有故事的樹,那咱就一起來聽聽吧!

傳說桃花源的洞門原來是敞開著的,后來有個叫郭公的中丞相,想獨占桃花源,神仙知道了這回事,發(fā)了怒,調來一塊巨石,把洞口封閉了。從那以后,洞門再也沒有打開過,老百姓再也不能進洞去過好日子了。

有個窮伢兒名叫陳碧,知道這件事后,決心鑿開洞門。但他身子細嫩,力氣又不大,怎么鑿得開洞門呢?他想呀想呀,決定先去學藝,然后回來開洞門。

陳碧分別和毛驢、老虎還有一個老人學藝,學成之后,陳碧去鑿洞,緋紅的桃花開了十次,洞門還是沒有鑿開。在疲累中,他的手冒出一滴滴鮮紅的血,痛得陳碧把左手甩了甩,那一滴滴鮮血就沾到桃樹枝頭上去了,變成了一個個小花苞。接著花苞慢慢地張開了,花瓣兒一層又一層,開得像牡丹一樣。

后來,人們就把這種桃花叫做碧桃花。陳碧流盡了最后一滴血,身子一歪,一頭靠在桃樹上,化成桃林里的最大最大的一棵碧桃樹。
陳碧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碧桃樹與漂亮的雙色碧桃花,所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個真正的護花使者。

關注就是幫助
請
贊 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