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香樟園】鄧敏︱太白純以氣象勝

 珠溪語文 2020-09-30

品質    語文     生活

五月你好



太白純以氣象勝

——鄧老師講《人間詞話》之九

鄧敏

    《人間詞話》一到九則對“境界”說的具體內涵作了理論闡述,是全書的總綱。從第十則開始有點“詞史”的味道,按時間順序,論述了從唐、五代李白、溫庭筠、韋莊、李璟、李煜、馮延巳,到北宋歐陽修、梅圣俞、晏殊、秦觀、晏幾道、周邦彥、蘇東坡,南宋及其后的辛棄疾、姜夔、陸游、吳文英、史達祖、張炎、周密、李開先,直至清代的納蘭性德等人的詞作,其間夾述了與“境界”相互依存的其他諸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李白詩詞的氣象,及范文正、夏英公的兩首詞氣象不逮在哪里。

    太白純以氣象勝?!拔黠L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太白純以氣象勝”中“氣象”一詞是什么意思呢?“氣象”一詞最早指的是天象。后來,唐代詩僧皎然將其引入文論范疇,指作品中的某種濃郁的氛圍。后人把雄壯、渾厚作為盛唐詩歌的風貌特征,稱之為“盛唐氣象”。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將“氣象”列入詩之五法。清初詩論家葉燮在《原詩》中將“氣象”作為評定詩歌好壞的一個標準。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也多處提到“氣象”一詞。比如第十五則感慨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有氣象。第三十則列舉了《詩經》、屈原《九章》、王績《野望》、秦觀《踏莎行》中的句子,稱它們“氣象皆相似”。第四十三則中提到辛棄疾筆下的詞有氣象。這些氣象在不同的語境中所呈現(xiàn)的意義不盡相同,但綜合比較,它們也有一些共同的內涵和本質特征。連同第十則中的“氣象”,四處“氣象”有三處對比、一處相似,三處對比里總傾向于“氣象”最高的那個,可見“氣象”是有優(yōu)劣的。“氣象”屬于“境界”中闊大的、高遠的、深厚的那一種,既所謂大境界的壯美。它體現(xiàn)了人的真切情感、深刻思考和偉大品格,也是物我相渾、情感彰顯到極致的表現(xiàn)。

    “太白純以氣象勝?!黠L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李白胸懷博大,詩詞雄渾寬廣,氣象萬千。他的胸襟和氣魄非一般人可比。余光中在《尋李白》中評價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確是其作品巨大藝術魅力和蓬勃生命力的直接寫照。李白的詞以其整體風貌和高遠的格局取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就堵住了古往今來登高臨遠之人的口。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白的這首《憶秦娥》到底有怎樣的氣象,又怎么成了登高之作的千古一絕。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詞的上片描繪了一位女子的思念之苦。一個具體的個體——秦娥,一份明確的感情——相思,所有的景、情都是清晰分明的。所以,我們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個鮮活的個體生命的苦痛。身處高寒之樓,四圍清輝映照,將秦娥與人世的聯(lián)結都切斷,她終日生活在思念的孤島上,唯有片刻的睡夢能聊慰孤寂的靈魂。偏偏這也不能長久,遠處嗚咽的簫聲,飄飄凌云而至,秦娥短暫的歡慰也消散在秦樓清冷的月色中了。多少個這樣的夜晚,夢醒后唯有這冰冷的孤月陪伴,唯有顧影自憐、暗自神傷。相思離別,這是秦娥的個體生命體驗,但千百年來,那輪明月映照了多少孤獨的身影;年年柳色,又寄托了多少留而不得的哀思;灞陵橋上,一次次上演著人間分手別離的凄愴劇目。秦娥的悲劇何嘗不是古今萬千傷別離者的悲劇,又何嘗不是那些對內心某種執(zhí)念苦苦追求終無結果之人的悲劇。

    上片傷別,凄婉流麗。下片仍就秦地而言,樂游原上,當是清秋游賞之時。重陽登高,抒情主人公目力所及不在一派熱鬧繁華處,她所見者——咸陽古道,這里是出入長安的必經之道。可惜她要失望了,古道悠悠,音塵杳然,所思不見,所念無有。立一向之西風,沐滿川之落照,入目者,獨漢代之遺陵廢闕,莽莽蒼蒼,巍然而在?!拔黠L殘照,漢家陵闕”一句將萬里空間與古今時序凝聚到一點,混百端悲歡于一處,由秦娥一人一時一地之情驟然升華為人類群體的千秋萬古之心?!拔黠L殘照,漢家陵闕”,一代帝王,結局不過如此;曾興盛一時的秦漢帝國也在歷史的煙塵里消失了,只剩下幽幽古道和兀立在殘陽下的陵寢。個體生命的極致悲痛和憂愁在宏大歷史中破碎了,或者說消融到歷史的憂愁和毀滅中了。悲與歡、盛與衰、古與今,在時間的洪流里,一切終將被埋葬,一切終支離破碎、漸趨消散。下片傷逝,悲壯的歷史消亡感、毀滅感將個體的憂愁拋向了宏大的抒情氛圍中,形成了博大開闊、宏妙渾厚的氣象。故中國近現(xiàn)代學者周汝昌在讀到該詞末句時評價道:“蓋自秦漢以逮隋唐,山河締造,此地之崇陵,已非復帝王個人之葬所,乃民族全體之碑記也。”(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

    由此可見,王國維贊李白“以氣象勝”,稱道“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為“關千古登臨之口”,不僅因為它摹寫出個體生命的真切情感體驗,更主要的是它對一時一地之景和對某個具體生命情感的超越,它能沖破現(xiàn)實景、事、情的界限,對人類普遍意義的生命悲歌進行深刻的思考和歷史性的反思。所以,李白的登高不是站在某座高樓、某個高原之上,而是置身于時空的高度、宇宙的高處,向全人類命運做的一次俯視。

     李白的詞以氣象勝,王國維接著比較說,后世只有范仲淹的《漁家傲》和夏竦的《喜遷鶯》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在氣象方面卻差遠了。老實說,范仲淹的《漁家傲》被列入中學課本,是眾所周知的名篇,說它也氣象不逮,就有些不服了。那我們下面就來分析這篇登臨之作,看王國維說的可否公允。

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巧的是,李白的《憶秦娥》以思婦起篇,而范仲淹的這篇寫征人之詞,在題材上倒能湊成一對。不過,通篇讀下來,此詞更多書寫個人身在邊塞的所見所憂,雖也突破了個體的意義,但在情感范疇上仍是在為征夫戍卒、邊關將士做代言。于邊塞題材作品,該詞開闊蒼涼、雄渾悲壯,可列入其首。

    詞的上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了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地全景圖。起句,詩人用自己原有的生活體驗側面表現(xiàn):秋天一到,西北邊塞就呈現(xiàn)出的寒風蕭瑟、滿目荒涼的景象。黃昏時分,軍號聲響,更烘托了邊地濃厚的悲涼氣氛。層巒疊嶂里,暮色西沉中,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城門緊閉。一片肅殺之氣撲面而來,同時也含有邊庭將帥孤立無援的隱憂。

上片描寫邊關景,下片則抒發(fā)將士情。邊地艱苦的環(huán)境并不能使將士們生愁,只是長年戍守,日久天長,難免起相關之思。但眼下外患未平,功名不就,怎么能就此回去呢?深夜傳來悠悠的羌笛聲,大地上鋪了一層白霜,更增添幾分凄清和悲涼。將士們夜不能寐,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思鄉(xiāng)憂國的苦痛,折磨著大家,多少回深夜獨自垂淚。

    這首詞通過個人的戍邊體驗,將關乎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中,并能渾然一體,毫無違拗,也可謂大手筆。其意境沉雄開闊、抑郁悲涼,在境界上也屬于壯美的大境界詞。尤其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在綿延闊大的空間背景下、蒼涼落寞的時光晚照中,一座孤城被茫茫時空環(huán)抱、裹挾,又將它無情拋棄于人世之外。整首詞雖意多慷慨,但又添幾分難抑的蒼涼?!扒п掷铮L煙落日孤城閉”一句沉雄悲壯,堪稱邊塞詞作佳句;但與“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比,的確少了點咄咄逼人的氣象與龐大宏偉的千古幽思。

喜遷鶯

【宋】夏竦

霞散綺,月如鉤,簾卷未央樓。夜涼銀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

瑤臺曙,金莖露,鳳髓香盤煙霧。三千珠翠擁宸游,水殿按《涼州》。

這首詞是北宋詞人夏竦為宋真宗宴樂助興的應制之作,所以里面有不少獻媚和逞才的句子,不過其“富艷精工,誠為絕唱”(楊慎《詞品》)。

    上片化用前人詩句、運用典故寫宮中秋夜的清冷景致。起句就化用了南朝宋謝眺的名句“余霞散成綺”,寫晚霞漸漸消散直至隱去最后的絢爛,一彎新月高懸清空。未央樓美人卷簾遙望:星漢燦爛,一帶清清的天河在浩瀚夜空中緩緩流動。四周宮殿樓宇,層層疊疊,都籠罩在清寒的秋夜之中。

    上片寫夜景,略顯清冷之意,有點宮怨詩的味道;下片寫晨景,摹寫宮中歌舞升平之旨。“瑤臺”“金莖”“鳳髓”“三千珠翠”極寫帝王生活的奢華。清晨,玉砌的臺階上迎來第一道曙光,金銅仙人的承露盤閃耀著晶瑩的光亮,鳳髓香飄飄裊裊,煙霧繚繞,使人恍若置身仙境。圣駕巡游,三千佳麗相隨,閃起一片珠光麗影。不遠處的水上殿宇傳來悠揚動聽的《涼州曲》。

    下片的富麗豪華與上片的清凄寂寥形成對照,雍容華麗中不乏清婉瑩澈。尤以“夜涼銀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為著名,將人的心境置于浩瀚的夜空之下,倍覺個體生命的渺小和孤單。而“宮闕鎖清秋”之一“鎖”字,又將幽禁于深宮之人內心的清寒寂寞突顯了出來,為整個皇宮深院的夜晚營造了一種清冷的氛圍。

    清代詩人劉體仁在《七頌堂詞繹》中評該詞“有勸而無諷。其人去賦《清平調》者,不知幾里。然是鈞天廣樂氣象,較之文正公窮塞主不侔矣。”我也深以為然。有人說,王國維在第十則提及該詞,乃因夏竦以個人眼光看待歷史的興廢?!稇浨囟稹贰拔黠L殘照,漢家陵闕”句也有興亡意,只是以夏竦詞來對比其氣象不逮。老實說,就詞面沒讀出歷史的興衰,倒?jié)M眼瑤臺銀闕、珠光寶氣這些奉承之句。所以,我覺得劉體仁評其“有勸無諷”是對的?!扳x天廣樂”原指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中央的優(yōu)美雄壯的音樂,它與“靡靡之音”“亡國之音”相對,若說夏詞有對國事的勸諷之意,也的確與范詞中對邊事的隱憂毫不相稱。但《喜遷鶯》中清冷悲涼的藝術境界還是差可繼武的,只是宏大的氣象、今古滄桑之感與李白比就相去甚遠了。

    綜上所述,盡管三首詞均表達悲涼之意,但從整體風貌和格局上,范仲淹、夏竦與李白比的確有氣象不逮之感,夏竦的《喜遷鶯》在境界的闊大上更弱一些。而李白無論是詩歌還是詞,他的作品都能突破個體生命的局限,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上對生命普遍意義的精神和情感進行思考。所以,李白詩詞中有大氣象。



編輯|蔡兆霞

校對|吳中揚

長按識別,關注珠溪語文!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