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北邊開了一個大墓,叫大唐秦王陵,宣傳的口號非常誘人,其語云“大唐王陵十八座,開挖只有秦王陵”。我第一次看了這個宣傳口號就很生疑,大唐的秦王,讓人第一感覺是秦王李世民,但李世民的墓叫昭陵,在禮泉縣。如果只以秦王的封號論,則封過秦王的會有很多位。這個“大唐秦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后來在飯桌上聽人說,這個大唐秦王其實是唐末的一個軍閥,叫李茂貞,后來被封為秦王的,其實與唐朝皇帝沒有什么關(guān)系。 到現(xiàn)在讀《資治通鑒》,發(fā)現(xiàn)這個李茂貞的秦王與大唐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完全不能稱大唐秦王。因為在唐朝末年李茂貞封的是岐王,直到五代之二的后唐時才封為秦王的,封他的是后唐莊宗李存勖,封了沒有多久就去世了。 但這個李茂貞確實與唐王朝很有淵源,在晚唐的歷史上也曾叱咤風(fēng)云。 他先在長安與另個一個軍閥韓建控制唐昭宗,妄想挾天子以令諸候,唐昭宗被迫請來另一個軍閥李克用(后唐莊宗李存勖的父親)來救駕,李茂貞打不過,很快屈服,但也通過側(cè)面努力,讓唐昭宗阻止了李克用進長安,使后者喪失挾天子以令諸候的大好時機并永遠再沒有得到。但李克用一退回河?xùn)|(今山西省北部),李茂貞等人又猖狂起來,把唐昭宗身邊的親信、皇家弟子一個個誅殺,可憐的唐昭宗竟毫無辦法。 后來朱全忠又來搶唐昭宗,也想挾天子以令諸候,李茂貞等又打不過朱全忠,挾持唐昭宗逃亡到鳳翔,被朱全忠追上,圍城若干天,李茂貞屈服,但朱全忠這次沒有再上李茂貞的當(dāng),他毫不客氣地帶走了唐昭宗,并拆毀長安城,回到自己的根據(jù)地首府――洛陽,開始經(jīng)營天下,當(dāng)然最后沒有成功,此是后話。最后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李茂貞拒不稱臣,就守著鳳翔周邊的幾個州自成體系,堅持唐朝的正統(tǒng),以岐王的名義在統(tǒng)治。朱全忠想收拾他,但沒有精力。 再到后來,后梁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亡,李存勖也堅持唐朝的正統(tǒng),做皇帝后仍將國號定為唐,歷史上稱后唐。這時的李茂貞終于歸順,被后唐封為秦王。 縱觀李茂貞的作為,幾次反復(fù),唐王朝對他可謂是愛恨交加,他擅權(quán),但又堅持唐朝的正統(tǒng);他挾持唐昭宗逃亡,但又與朱全忠敢于硬拼,因為朱全忠更流氓;最后,李茂貞一直奉行唐朝的年號,即使后梁建立,依然不改。但他的最后落腳不錯,在晚年做出了歸順后唐的決策,平安地去世,并為后代們帶來了福祉,兒孫受到了后唐的優(yōu)待。與同時代的其他軍閥相比,實屬幸運。總之。他是一個復(fù)雜的歷史人物,但他的大唐秦王確實名不副實。但要稱他的墓為帝王陵,似也可以,他在后期實際上就是統(tǒng)治著一個獨立王國,就是一個小國的皇帝。 2010年1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