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這是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的經(jīng)典臺詞。它說明了墨西哥亡靈節(jié)對死亡的認識:真正的死亡并不是醫(yī)生宣布的腦死亡,而是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了世界。 對于死亡,大眾普遍有兩種認知。 第一種認知:人死了,灰飛煙滅,什么都沒有了。 顯然,墨西哥人對死亡的認知屬于第二種:人死了,將會去另一個世界。 至于什么樣的世界,代表人類文明的四大古國則有不同的看法。 古印度的佛教根據(jù)死者生前的業(yè)力,或升入極樂世界,或墜入地獄;古巴比倫信奉多神教,死亡接受神的審判,該去哪就去哪;中國道教則認為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死者回歸元氣了,回歸大自然;而位于四大文明古國之首的古埃及人,對死亡的認知有點復雜,得慢慢地、細細地說說。 古埃及文明始于公元前5450年,止于公元639年,前后跨度長達6000余年,對后世的古希臘、古羅馬、猶太等文明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古埃及人認為,死亡并不一定是結(jié)束,只要做好了準備,就可以重生。為此,古埃及人發(fā)明了兩樣東西:木乃伊和《亡靈書》。 木乃伊的制作方法屬于技術(shù)層面,想要探索古埃及死亡文化還是得從保留來的《亡靈書》入手。 國內(nèi)對古埃及《亡靈書》譯注最值得信任的書籍,應該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金壽?!豆虐<啊赐鲮`書〉》。 ![]() 金壽福教授,1991年赴德國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埃及學和文化史學家揚·阿斯曼,2000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埃及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埃及政府頒發(fā)的埃中文化交流貢獻獎狀和獎章。 金壽福教授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能直接閱讀圣書字的人之一,而《亡靈書》正是用這種古老的語言——圣書字所寫。還有,金壽福教授選擇的是迄今為止最權(quán)威的譯本:當今研究古埃及文宗教領(lǐng)域的泰斗——瑞士埃及學家賀爾農(nóng)于1900年出版的《亡靈書》。 《古埃及〈亡靈書〉》全書由新版序、前言、導論、190篇的經(jīng)文、名詞解釋、參考文獻、譯名對照和索引組成,書中還在相應的章節(jié)插入200余幅象形文字圖片,美輪美奐,閱讀感極為舒適。 通過《古埃及〈亡靈書〉》這本書,讀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古埃及人為死亡所做的準備及其意義。 一、木乃伊:重生的生理準備古埃及人死后九十天內(nèi),尸體就會被送往純凈之屋制作成木乃伊。木乃伊的最大作用是相對完好地保存尸體,防止尸體腐爛而消亡。 古埃及,就是現(xiàn)在的中東地區(qū),一年四季太陽當空照,為木乃伊的保存提供了氣候條件。 木乃伊具體的制作方法:切開尸體,取出內(nèi)臟放進四個罐子中。四個罐子的蓋子分別代表荷魯斯的4個兒子:依姆塞提,守護肝;哈皮守護肺;杜瓦姆太夫,守護胃;凱伯塞努夫,守護腸子。 ![]() 空腔用椰酒和香料清理干凈,用干燥的泡堿干貯。浸泡七十日,再把內(nèi)臟歸于原位,然后在尸身上涂上松脂、羊毛脂、臘等再用白色裹尸布捆綁,最后放入長方形或人形的棺材。 有時,木乃伊制作師會用石頭制作的呈蜣螂形狀的心臟代替。因為,古埃及人一方面相信蜣螂的繁殖能力強,具有重生的功能。另一方面則擔心在接受來世審判時,原心臟揭發(fā)主人生前犯下的罪惡,那么將無重生的可能,而蜣螂形狀的心臟則沒有這個擔憂。 ![]() 古埃及人為什么要將尸體制作成木乃伊呢? 金壽福教授在《古埃及〈亡靈書〉》導論里說,古埃及人制作成木乃伊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理由有二。 其一,人們希望木乃伊能防止尸體腐爛,為死者的靈魂提供一個棲息之處。 其二,根據(jù)神話傳說,冥界之王奧里西斯之所以能死而復生,正是因為他的妻子伊西斯將其尸體制作成木乃伊。 退一步說,古埃及人樸素地認為,人的尸體就像前一年收獲中留下的種子,如果尸體腐爛了,那么,人就將腐爛的種子一樣,失去了重生的機會。 二、《亡靈書》:為靈魂的重生而戰(zhàn)在古埃及人的認知里,第一次死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被冥界之王奧西里斯主持,42個陪審神判定死亡,是真正的死亡,是永遠的消亡。 因此,想要獲得重生,至為關(guān)鍵的是通過奧西里斯的來世審判。 可是,通往來世審判庭的路上艱難險阻,妖魔鬼怪出沒,死者必須過五關(guān)斬六將,披荊斬棘,所向披靡才有到達目的地。 ![]() 為了順利闖關(guān),死者生前就得為自己準備好《亡靈書》,或者死者家屬準備。這些文字最初由王室人員專用,是刻在金字塔內(nèi)墓室和棺材上的銘文,逐漸被非王室人員盜用改編以后被抄寫在紙草上,連同裹尸布一起貼近死者。他們相信這些經(jīng)文將發(fā)揮力量,幫助死者重生?!锻鲮`書》的經(jīng)文主要作用如下: 1、歌頌諸神的大恩大德。 在通往來世審判庭的路上,死者為了順利抵達,也要奉獻各種“彩虹屁”。諸神中權(quán)力最大就是奧西里斯。因此,《亡靈書》第181篇的全部內(nèi)容都是歌頌奧西里斯,它是這樣開頭: ![]() “奧西里斯,你是冥界的主宰;奧西里斯,你是那個神秘和隱蔽之地的君主。你的出現(xiàn)猶如拉神那樣輝煌。瞧,他(指拉神)來了,其目的是為了看到你,為了看到你美好的面容以后歡呼。” 注:拉神是指太陽神,古埃及人最崇拜太陽神。 2、恐嚇各種擋路的鬼怪。 古埃及人認為死者是一個有力量的人,重生路上斬妖除魔是必須的。在第149篇,死者來到了冥界必須通過14個山頭的第7個山頭時,他這么說:“……可是我知道你那里有一條名叫雷拉克的蛇……你這條藏在蘆葦蕩里的蛇,你這條張著血盆大口、眼睛射出火花的蛇,快縮回去吧,我要掐斷你的毒牙,我要讓你的毒液失效……” 死者說出藏有“雷拉克”的蛇時,已經(jīng)知道了對方的底細,只要說出來,對方將不再構(gòu)成威脅。 3、呼吁眾神引導和接納死者進入來世的祈禱 當一個人的力量太弱小時,死者就會求助于眾神,懇求眾神的幫助。《亡靈書》第1篇最后一段就是這樣:“啊,你們這些在奧西里斯王國為死者打開大門和開辟道路的神,請你們給我的巴開道引路,以便我的巴順利進入奧西里斯王國,并且再自由自在地在意出奧西里斯王國……” 這里的“巴”是精神和靈魂的綜合體。人死后,人的精神和靈魂就會化為巴,白天飛出墓室享受陽光和空氣,晚上回到墓室與主人相伴。在某些墳墓的壁畫里,“巴”表現(xiàn)為一只長著人頭的鳥。 4、促使死者復活的各種供品清單 古埃及人認為,一個人若想重生,必須有食物。通常,他們會在墳墓里設(shè)一個供桌間,擺了祭奠死者的供品。 供品擺完之后,葬禮時由祭司念誦各種供品清單,旨在促使死者的復活。 在《亡靈書》第82篇有這樣的文字:“我確實擁有熱騰騰的面包,在我在屬于我的女神哈托的棕櫚枝葉下面吃屬于我的面包。哈托在布塞里斯準備了包括面包和啤酒在內(nèi)的供品……” 《亡靈書》的內(nèi)容遠不止以上幾種類型,鑒于篇幅,本文不再展開。 當死者通過千難萬險,到達來世審判庭。 ![]() 荷魯斯引導死者走到天平前,天平的一端是女神瑪特羽毛,另一端是死者的心臟。如果死者生前善良,天平保持平衡,死者能順利獲得永生;如果死者生前作惡,天平就會傾斜,兇猛的野獸阿穆特就會吃掉死者的心臟。 通過審判的死者擁有了神性,可以像神一樣享受永恒的生命。 至于重生的死者將過上什么樣的生活,《亡靈書》里只說將到達一片“蘆葦蕩”,可能像生前一樣勞動、吃飯、睡覺,并不是升入極樂世界。 透過金壽福教授譯注的《古埃及〈亡靈書〉》,我們知道:雖然,死亡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但是古埃及人制作《亡靈書》,希望通過它的指引戰(zhàn)勝死亡,達到永生。這股奮戰(zhàn)的力量,本身就對后世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激勵作用。 這是靈林玖玖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