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第40軍奉命從江蘇東海、贛榆開往臨沂,阻擊向臨沂進犯的日軍第五師團。 3月4日,全軍抵達桃園、蔣莊一線。補充團團長李振清命令第2連到前沿陣地葛溝阻擊敵人,掩護主力和友軍集結。 日軍來勢洶洶 接到命令后,二連長王景洲率領全連人馬趕到葛溝,構筑工事,阻擊日寇。 第二連與日軍相比裝備是相當落后的,全連沒有一門大炮,僅有捷克式輕機槍6挺,步槍是漢陽造,還有很多陳舊的套筒槍,刺刀更是缺乏,每個士兵都背著一把大砍刀。 地形 3月9日下午1點,日軍步、騎、炮聯(lián)合之敵300多人,向葛溝陣地發(fā)起進攻。王連長率隊沉著應戰(zhàn),激戰(zhàn)到下午5點,日軍未能得逞,全部退去。 10日上午8點,日軍以6架飛機分成2組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王連長命令架起機關槍掃射日軍飛機,日軍飛機不敢低空掃射,旋即退去。日軍飛機剛走,鬼子的大炮就開始轟炸,陣地上的大樹被炮彈攔腰炸斷,瓦礫塵土滿天飛舞,全連傷亡8個人,三排長劉洪祥右腿被炸斷。 日軍 持續(xù)10多分鐘的炮擊之后,日軍騎兵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王連長一聲大喊:“目標,正前方敵人騎兵,瞄準馬頭,打!”話音剛落,機槍步槍一陣齊射,沖在最前的10多名鬼子騎兵就被打下馬來,落下馬的日軍還未來得及翻身,就被接連而來的槍彈打死。 日軍接連吃了虧,不敢輕易往陣地沖擊。雙方一直對峙到下午3點鐘,日軍再次出動3架飛機來轟炸。隨后,日軍一步兵200人發(fā)起全面進攻。連長王景洲親自帶領狙擊組沖擊,左臂被日軍子彈打穿,仍然不退,繼續(xù)作戰(zhàn),最后被日軍炮火擊中犧牲。 殲敵 王連長犧牲后,大排長李宗岱被任命為連長繼續(xù)帶隊與鬼子廝殺,雙方相持徹夜。激戰(zhàn)2天2夜,鬼子死傷百來人依然沒能突破陣地。 第三天(11日)凌晨,日軍發(fā)起了第5次進攻。日軍先以大炮轟擊陣地長達1個小時,后又以裝甲車3輛為前導,后邊跟著步兵200多人向陣地撲來。守軍冒著日軍炮火與鬼子激戰(zhàn),2個多小時候,日軍再次被打退。 日軍的爆破隊 下午5時,日軍發(fā)動第6次進攻。此時,田玉鋒營長帶著1個排來援。連長李宗岱建議,趁著夜色朦朧,由他帶著一隊敢死隊迂回到日軍中間,出其不意來個攔腰襲擊。田營長采納了李連長的建議,李連長對手下大喊道:“不怕死的跟我來!”第一個跳起來的是河北籍的兄弟,名字叫做二虎,長得膀大腰圓。 接著陸續(xù)有50來人響應,李宗岱選了20幾個精壯機靈的出來,每人攜帶4顆手榴彈,手持一把雪亮大砍刀。在規(guī)定了聯(lián)絡信號后,趁著陣地吸引日軍火力時,從側邊沖入日軍陣地。 沖鋒 沖到距離日軍僅有10米遠處時,看見2個日本兵正在用十字鎬挖掩體。李宗岱揮舞起大刀沖入日軍陣地,一刀劈下了鬼子一只手,再一刀砍斷了鬼子的脖子。另外一個鬼子也被其他人解決。 這時,日軍一個隊大約10來人沖了過來。李宗岱命令用大刀殺敵,這10多名鬼子被殺得連連后撤。敢死隊雖然只有20來人,但個個都是好手。在刀比槍快的瞬間,日軍被殺得落花流水,大約有日軍30來人被大刀砍死砍傷。 在鬼子營地附近,日軍一中隊長揮舞著東洋刀沖來,李宗岱揮舞大刀從一土墩上劈砍下去。鬼子隊長來不及躲閃,用東洋刀一擋,鬼子刀被當場劈斷。李宗岱再一刀,將這名鬼子連半個肩膀帶著腦袋砍掉。 拼殺 日軍的東洋刀質量比大刀好,在劈砍中極少出現(xiàn)被砍斷的情況。這次砍斷鬼子軍刀,實屬罕見。日軍中隊長被殺死后,剩余的鬼子嚇得四散奔逃。鬼子兵甚至慌不擇路跳下山溝、山崖,摔死摔傷10多個。 隨后,二班長用繳獲的日軍歪把子機槍掩護撤退,敢死隊抬著受傷的7名士兵原路返回。從后來繳獲的鬼子文件來看,這隊鬼子原來是日軍第五師團的田野聯(lián)隊。 英雄 此后,日軍再次糾集隊伍前來報仇。戰(zhàn)斗一直打到3月17日,敵我雙方不斷在葛溝這個小地方激戰(zhàn)。日軍最后無法突破葛溝,只得灰溜溜撤退。 葛溝阻擊戰(zhàn),守軍一個連血戰(zhàn)日軍田野聯(lián)隊9晝夜,日軍被殺死殺傷500來人,日軍被殺得寸步難移。戰(zhàn)后,李宗岱獲得2枚勛章嘉獎,全連獲得特別嘉獎。 |
|
來自: 江山攜手 > 《抗日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