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冠軍傅園慧,漂亮、可愛、睿智、頑強…但她有一個特殊習(xí)慣,經(jīng)??吹剿鸫埠?,就身背著一個紅色斜夸在胸前的帶子,里面還裝有東西,如同當(dāng)年八路軍身上的糧食袋。一直用手不停的捻動,不管身在何處,用來慰籍和緩解她一旦出現(xiàn)不的不安、緊張、煩躁、恐懼、焦慮,而且,持續(xù)了很多年。 ▎藥明康德內(nèi)容團隊編輯 與此同時,很多人在生活中手機不離手,除了睡覺時間以外,恨不得整天拿著手機。殊不知,過度依賴手機,不僅會對個人生活方式產(chǎn)生負面影響,還有可能對心理和生理產(chǎn)生危害。 據(jù)一項發(fā)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Reports的研究顯示,當(dāng)對手機形成依賴后,如果遠離智能手機,會讓人出現(xiàn)恐慌、焦慮、壓力和強迫感。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人員對495名年齡在18-24歲之間的受試者進行了分析。其中女性259名(52.3%),男性236名(47.7%)。 通過調(diào)查問卷,收集了受試者的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和智能手機使用頻率、用途以及依賴程度等信息。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受試者遠離智能手機時,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癥狀進行了評估,以及為何會出現(xiàn)相關(guān)癥狀。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所有受試者均使用智能手機,平均擁有智能手機6.4年。35.8%的受試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4-7小時;34.4%的受試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7小時以上;25.8%和4%的受試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時間為1-4小時和少于1小時。 受試者使用智能手機的主要用途為社交網(wǎng)絡(luò)(47.1%)、玩游戲(13.5%)、聽音樂(14.1%)、了解新聞(10.9%)、刷博客(10.1%)和收發(fā)電子郵件(4.4%)。 圖片來源:Pixabay 當(dāng)遠離智能手機時,受試者會因失去聯(lián)系、無法交流、無法訪問信息而感到尷尬、緊張、焦慮、氣憤、惱火。 出現(xiàn)上述心理的原因主要有無法從網(wǎng)絡(luò)獲得最新信息;無法及時了解社交媒體和在線信息;無法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lián)系和交流;無法查看電子郵件;無法接收短信和電話;擔(dān)心自己被困在某個地方,而無法告知他人;不知道是否有人在聯(lián)系自己以及想使用智能手機而無法使用等。 智能手機信號不好、流量不足或無法連接到Wi-Fi以及電量不足時,也會增加受試者焦慮、緊張等心理。 當(dāng)受試者使用智能手機的次數(shù)、時間越多,遠離智能手機時,心理癥狀越嚴重;而且這些癥狀不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此外,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強迫癥越嚴重的受試者,越害怕失去手機。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最后提到,依賴、過度使用智能手機,還會對生理產(chǎn)生危害。每天將大量時間花費在智能手機上的人,由于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尤其是傾斜頭部以看清屏幕內(nèi)容,會給身體帶來不適,可能會導(dǎo)致手臂、肩部疼痛,并有頸源性頭痛,以及背部、頸部、手指、手腕和手臂肌肉骨骼損傷。 研究人員指出,使用智能手機對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問題不在于智能手機本身,而在于人們在智能手機上花費的時間。減少使用智能手機時間,并將時間花費在其他事情上,如讀書、學(xué)習(xí)、運動或線下與人交流,將對健康更有益。參考資料 [1] Soraia Gon?alves, et al.,(2020). Nomophobia and lifestyle: Smartphone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patholo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Reports, DOI: 10.1016/j.chbr.2020.100025. [2] Can't be away from your phone? Study finds link to higher levels of obsession-compulsion. Retrieved Sep 1 ,2020,from https:///news/2020-08-link-higher-obsession-compulsion.html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y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dǎo),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