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詩之一途,非學無以開境,非鑒無以助長。學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鑒者,眾人之議或能振聾。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豈獨言君子風度,更引申為好學精神,不可不察。今云帆設(shè)此欄目,是為吾儕交流之便,鑒別之所,進步之平臺,當不拘虛言,探微求真,以臻修遠之境是盼。 云帆閱微堂 
秋日廬山竹緣居云帆別墅小住 憶雪堂 竹舍逢秋半,天音雨一瓢。 肉糜真欲食,花樹不須澆。 探古詩為徑,尋仙夢作橋。 已無峰可仰,徒自折吾腰。 其二 榻置匡廬頂,仙鄰近可招。 秋芳明石隙,野水漫溪橋。 偶共清流語,能將濁氣消。 夜闌思魏晉,坐憶九江陶。 【韋散木點評】格高境遠,工穩(wěn)得體。前一首尾聯(lián)雖說別墅地理,但從謙語中可見詩人之自信,亦可謂不卑不亢者也。后一首清幽恬靜,從詩人所處地勢,但思魏晉清流,淵明氣息,則當喜與古為徒也!行觴答友 崔德煌 如何秋思怨潘郎,好伴繁金可泛觴。 綠蘚初圓生縹瓦,紫棠半睡倚紅墻。 池前洛笛吹荷亂,月下陶杯入桂香。 薙草晚隨珠露白,熏風徐起水周堂。 【韋散木點評】七律清麗流暢,刻畫佳景,栩栩如在目前。首句議論起,頗為注目,第二句點題,題目可加秋日節(jié)候詞。又,繁金乃秋菊也。三四句分寫蘚、棠,托出行觴周圍草木,五六句寫景,有蘊藉意。尾聯(lián)仍在寫景,稍嫌繁冗。此處宜用典故呼應(yīng)開頭潘郎事,或回到行觴事上;或敘述友誼皆可。游鳳凰山見有雉飛起 橫道子 鳳去山空見爾曹,涅槃應(yīng)是避蓬蒿。 可憐碌碌終凡鳥,只為當時惜羽毛。 【韋散木點評】詠雉絕句角度甚佳。先用鳳凰對比,亦切題目山名。后闡述雉之淪為凡鳥之原因。諷詠得體,意在雙關(guān)。此詩可警懦者。浣溪沙 張小紅 只享溫柔未報恩,靈前唯有淚紛紛。兒時往事莫重溫。 路憶來時心有愧,母從亡日女無根。人間何處喊娘親? 【韋散木點評】悼亡之作,沉痛悲慨。文詞雖淺白,然情自深沉。節(jié)哀! 登深圳平安大廈 宋彩霞 扶搖直登最高樓,百十六層轉(zhuǎn)回眸?;仨粩堸i城水,不覺光陰瞬息流。當年腳步風雷響,炮聲震天聽半晌。劃圈故事沖云霄,歌聲響徹云霄上。拓荒牛兒步鋒芒,萬千義工不懼霜。往日蒼涼俱往矣,伸延記憶有清香。幸得春心第一朵,偉人種出黃金果。蓮花山上綻百花,年年看花人成夥。金風十萬載新詩,眷戀心中第一枝。熱血奔騰四十載,時代坐標厲有為。依依詩情云中送,颯颯金風吹好夢。點點煙波映樓臺,縷縷斜陽歌三弄。大廈推開一扇門,紋路清晰演乾坤。芳菲無盡源何處?浩宇強音中國魂。地闊天圓涵秋水,東西南北樓參起。一抹夕陽近電梯,心潮滾滾不能已。 【韋散木點評】正能量題材作品。雖涉俗語及新詞匯,亦不妨其浩大氣場。七古純以氣勢勝,此詩得之。但詩句句式稍顯松綿,須間用緊致句摻雜,可致整體有松有緊,節(jié)奏更佳。雨中樓外樓醉歸 何正彪 西湖樓上酒,煙雨緊相催。 二兩平生量,三巡要命杯。 煙波吞暑去,帆影帶秋回。 莫道歸程晚,溪聲一路陪。 【蘇俊點評】《望江南》:西湖飲,休怕酒杯深。帆影煙波皆得意,淡妝濃抹最關(guān)心。醉倒更沉吟。秋日 陳仁德 連天百里軟塵飛,迤邐高樓起四圍。 雨后瀟瀟生冷淡,秋來暗暗減芳菲。 故家喬木今安在,滿地斜陽老未歸。 殘稿新箋凌亂處,車聲燈影掩重扉。 【蘇俊點評】《望江南》:秋如客,蕭瑟只思歸。雁背斜陽喬木遠,夢邊流水故園非。心事肯輕違。落葉 張明新 飛處是風色,漂時如水舟。 山川無落葉,天地不成秋。 【蘇俊點評】《望江南》:風何色,妙喻孰能儔。有我觀時方有葉,無他落處便無秋。情韻自悠悠。夜宿廬山竹緣居 小梅窗 古藤橫仄徑,當戶竹生涼。 峰影披云瘦,花聲滴雨香。 清居宜俗客,至味出尋常。 無月無星夜,悠然一夢長。 【郎曉梅簡評】唯美。從表意看,詩無一字不妥帖,尤以峰影“披”云之“瘦”,花聲“滴”雨之“香”,功力勁道,骨骼清絕,可感其字句之美。爾其首聯(lián)仄徑橫藤、當戶生竹,開門即領(lǐng)入幽謐清涼的畫境。頷聯(lián)上句擬人陰柔之態(tài),于亦靜亦動之間,觸人眼眸。下句聽嗅通感,于是聲有其香。因花滴雨,于五字之間出夜雨滴花花外有人的芬芳之境。于是句句有境,而復共生整體詩境之美。詩主于一“清”字,前兩聯(lián)動用古藤、涼竹、云峰、雨花寫清幽之境,其間又借“涼”寫肌膚之感,借“瘦”寫眼目之感,借“香”寫耳鼻之感,諸如此類,環(huán)境無一不作用于人,且皆舒適相宜,催生清雅安閑之味。因之順承頸聯(lián)尾聯(lián)脫手而來,出悠然之狀。我讀之恍然作者即我,處適意清居之間,身心頗為愉悅,因謂為“養(yǎng)生詩”,頗為歡喜。或曰:以五律看“尋?!迸c“俗客”對仗不工。然。但何必以五律看?唐皎然《詩式》所謂,“后之才子,天機不高,為沉生弊法所媚,懵然隨流,溺而不返。”我常見今人用力爭執(zhí)于格律詩病,忘乎寫意為詩之根本者,全不見睿思文采,且固執(zhí)。廬山如琴湖花徑 小梅窗 七月風猶膩,好花開未休。 琴音時斷續(xù),峰影自沉浮。 會得新秋意,來尋古徑幽。 空林雨初過,樹杪白云流。 【郎曉梅簡評】我癡于其境者,一在其“新”,一在其“幽”。其頸聯(lián)“會得新秋意,來尋古徑幽”,上句“新”以結(jié)上,下句“幽”以領(lǐng)下,成銜連呼應(yīng)之勢,比夫《木天禁語》所教首聯(lián)“二字貫穿”之法,其隨心所欲,而能一氣貫通,渾然自在,可謂神通變化,翻覆皆風雨也者。首聯(lián)寫嘉風猶膩,好花未休;頷聯(lián)寫琴音斷續(xù),峰影沉浮,實日日如是,或不見新,雖時節(jié)更替,教問“新”安在哉?“我”從外界而入匡廬,所遇風花琴峰皆不同于匡廬之外所遇,“新”全在其耳目體膚之間,復洋溢侵染而傳于讀者之耳目體膚之間,由是達詩之內(nèi)外共情于人境之更替者。爾其空林去雨樹杪流云,以寂謐清疏、恬淡安詳?shù)姆諊鷷鴮憽坝摹敝嘛L景,其實以景結(jié)情,予人幽人立幽境的畫幅,于是余味綿邈。楊載所謂“結(jié)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jié)情最好”(《詩法家數(shù)》)。秋日 陳仁德 連天百里軟塵飛,迤邐高樓起四圍。 雨后瀟瀟生冷淡,秋來暗暗減芳菲。 故家喬木今安在,滿地斜陽老未歸。 殘稿新箋凌亂處,車聲燈影掩重扉。 【郎曉梅簡評】如蜉蝣落于蜜汁,我為其一“軟”字吸住。塵因細微飄渺通感而用為“軟”,如“輦路香風吹軟塵”(劉克莊《記事》),前人一般用為歡悅意象。本詩取其漂浮之狀,用為雜亂頹唐,是為用新而奪目。詩見煉字之工,另有頷聯(lián)一“生”一“減”對用,“生”冷淡,“減”芳菲,用對立反向之詞,而指向同一,則其意不言而倍增。凡而不凡之用字為其一佳。又贊,詩用一統(tǒng)之象造境,其中兩聯(lián)冷雨、殘花、故喬、斜陽,意象皆輻輳于肅殺荒涼;首尾兩聯(lián)飛塵、樓群、殘稿新箋、車聲燈影,意象咸集于紛亂蕪雜甚或困鎖,于是歲時之秋,生涯之秋,自然凋敗之傷,人生凌亂之慨,兩線絞纏歸一于所題之“秋日”。雨夜 曹國祥(武漢) 夜靜雨花落,驚心夢又空。 掀簾天色暗,巷口一燈紅。 【安全東點評】宵深雨落,一夢驚心,掀簾所見,唯天黯如墨矣。此中況味,最難將息,幸有巷口紅燈,其光如縷,予人些許溫暖慰藉也。二十字翻轉(zhuǎn)回環(huán),最見手段。月友 王貞友 靜待小園茶兩杯,嬋娟踐約破云來。 情懷愿與清輝訴,同是冰心不用猜。 【安全東點評】好天良夜,以茶代酒,邀月對酌于小園,韻致隨雅,其命意已下太白一等矣。雖然,轉(zhuǎn)結(jié)稍見自家機杼,于傾杯共訴之際,情懷兩偕,則浸浸乎月我同輝矣。浣溪沙 張小紅 只享溫柔未報恩,靈前唯有淚紛紛。兒時往事莫重溫。 路憶來時心有愧,母從亡日女無根。人間何處喊娘親? 【安全東點評】小紅懷母之作,一如其打工諸作,皆筆致深宛,用情專摯,讀來自是一番感動。其間有現(xiàn)實有回憶有追悔,平常文字,情淚交攻,非有大痛大悲者不能作。小詞不小,信然。
安全東,字泓亭,號三半齋主人?,F(xiàn)任巴山詩社社長。系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曾任中華詩詞論壇特聘高級顧問、導師。云帆詩友會編審,首屆云帆詩友歷年佳作評選活動初評委。 郎曉梅,女,遼寧鳳城人,文學碩士,遼東學院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系講師,丹東市詩詞學會常務(wù)副會長,丹東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主席,遼寧省女子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副主席,云帆詩友會詩詞編審。著有《茗風舊體詩稿》。 蘇 俊,一九七五年一月生,廣東高州市人。中國楹聯(lián)學會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藝術(shù)導師。曾獲兩屆譚克平當代詩詞獎、足榮杯年度詩詞獎、第二屆湘天華杯詩部金獎。中國對聯(lián)甘棠獎十佳聯(lián)手、連續(xù)四次獲中國對聯(lián)年度創(chuàng)作獎。另獲全國性詩詞聯(lián)賦大賽獎項八百余次。多次擔任全國詩聯(lián)大賽終審評委。有著述多種。 韋散木,1988年2月生,廣西河池人,壯族?,F(xiàn)居北京。北京語言大學藝術(shù)學院詩詞題跋欣賞與寫作課程教師,首都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書法專業(yè)詩詞課程講師,《詩刊》編輯。出版有個人詩集《無量春愁集》。 聲明 作品由評家在云帆詩會430期專輯里任選任評,平臺如實呈現(xiàn),著作權(quán)歸作者和評家所有,贊賞不返還作者、評家,部分圖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版權(quán)人有異議,請聯(lián)系編輯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