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了秋冬季節(jié),都有進補的習慣,進補之前首先要分辨虛實。老年人身體的虛實關系相對復雜,有的是虛中夾實,有的是實中夾虛。 特別是對于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如果沒有分清楚虛實關系而錯誤調理,很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高血壓就是一種典型的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疾病。很多人都以為高血壓的原因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但其實腎陽虛也會導致高血壓,并且常常容易被忽視。如果有頭暈、頭脹、面紅、易怒、腰膝酸軟、舌紅少苔、五心煩熱、失眠、眼睛干澀、皮膚干燥等癥狀,可能為肝腎陰虛型高血壓,適合用滋陰的辦法來降壓。 可以取白芍、枸杞、菊花、石斛各5克沖泡飲用,枸杞子、石斛能滋補肝腎、明目,還有利于控壓控糖;菊花、白芍能清肝熱、平肝陽。服用前需咨詢醫(yī)師。 如果有頭暈、面紅、易怒的同時,還有下肢冷、腰背冷、晨起易腹瀉、舌淡有齒痕等癥狀,多半就是腎陽虛型高血壓。需要先平肝潛陽,再補腎陽、清肝火。 涌泉穴是腎的第一要穴,通過足浴刺激涌泉穴,這樣全身都會暖和起來。每天做一次足浴,有平肝陽、清肝熱、溫腎陽的功效。選取桑寄生、杜仲、夏枯草、石決明各30克,牛膝、益母草、生甘草各15克,加水煎煮40分鐘以上,放至微溫時可用作泡腳。一副藥可以反復使用2~3天,每次泡20~30分鐘即可。桑寄生和杜仲能溫壯腎陽,通過蒸騰腎陽,讓腎陰能上濟肝陰,抑制肝陽上亢。川牛膝主要是把上亢的肝陽引下來。而夏枯草有很好的清肝熱、平肝陽的作用。最后是益母草,它能活血化瘀,促進人體的氣血通暢。 慢病也需慢治,長期調養(yǎng)才有效,而且要分清癥型。遇到虛實夾雜的復雜情況,更要注意對癥調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