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和蘇軾、蔡襄、黃庭堅,被稱為宋四家。 其擅長各種字體,尤其厲害仿古,往往可以以假亂真,可見其實力確實超群。 七、八歲開始學(xué)習(xí)書法,到了十歲,寫碑刻,臨周越、蘇軾字帖,人謂有李邕筆法。 米芾曾說,唐人的書法只有一面,而他卻能夠“八面出鋒”。 言下之意,唐代的書法不管是行筆、轉(zhuǎn)筆、折筆、收筆等始終以筆鋒的一面接觸到紙,即所謂的“一筆書”。 “歐、虞、褚、柳、顏。皆一筆書也,安排費工,豈能垂世?!?/p> 他還夸張地之處了唐人書法的詬病,這也說明了米芾是一個超級自信,同時也是非常自信的一個人。 但他確實有這樣的實力,米芾能夠依順筆勢而用不同的筆鋒觸紙,讓所寫的字體儀態(tài)萬千,從而形成所謂的“八面出鋒”的藝術(shù)特點。 這個“八面出鋒”的藝術(shù)特點在書法領(lǐng)域里也是影響深遠(yuǎn)。 雖然米芾嫌棄唐人書法不能“八面出鋒”,但其與蘇軾卻是晉唐書法傳承的“道統(tǒng)者”。 米芾在書法史上,是集古出新的巨匠,他的作品即承繼了晉唐風(fēng)貌,又開辟出“風(fēng)檣陣馬、沉著痛快”新的境界,在宋代顯得非常特立獨行。 對于米芾來說,對他影響最大的莫過于蘇軾,他們兩個交往非常深厚,特別是在書畫創(chuàng)作和鑒藏上,而蘇軾對米芾在詩歌和文學(xué)方面的影響更是極為重要。 米芾行楷書法欣賞《王略帖贊》,又稱《破羌帖跋贊》,縱22.9厘米,橫48.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右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王羲之書八十一字贊。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頡歷籀化大荒。煙華澹動彷徉,一噫萬古稱天章。 鸞夸虬舉鵠序行,洞天九九通寥陽。茫茫十二小劫長,璽完神訶命芾藏。癸未歲太常玉堂手裝。左司郎中黃誥。隋珠荊玉爛生光,際天蟠地射八荒。 嗟我一見猶激昂,而況好古真元章。不買金釵十二行,以彼易此歸華陽。天公六丁氣焰長,雷電取去宜深藏。職方郎中劉涇。至人代天發(fā)幽光,手生蒼華秀蕪荒。 萬夫蛇蚓謝軒昂,斷是龍被五色章。大珠自點玉著行,印跋翕受交混茫。公其敬識神理長,不畀正眼非歸藏。承議郎薛紹彭。寶晉不空來夜光,滄浪一濯聊治荒。 至寶無價誰低昂,懷充押尾開元章??植灰婑矣靶校篮蜌q月今茫茫。傳至太平隨世長,金題玉躞重珍藏。劉涇。金十五萬一色光,平生好奇非破荒。 神明頓還貌昂昂,冠佩肅給系寶章。曉趨大庭動行,但笑不與見者忙。北窗卷舒化日長,何必絕人洗而藏。紹彭。晉大司馬至洛陽,威略已著摧破羌。 聲馳江左傳國光,右軍筆陣爭堂堂。妙用作意驅(qū)俊,驚鴻乍起游龍翔。仁祖無奕烏衣郎,掛名篇末流遺芳。開元散落王涯藏,聯(lián)翩飛動茂密行。料簡鑒賞盛有唐,傳授視此真印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