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次理解纏論理論中“走勢終完美”的含義 如果有什么文章,能夠一篇就讓你串聯(lián)起來纏論的所有知識點,那就只能是這一篇了。 走勢必完美是纏論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知識點,很多人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也沒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這個知識點。我是怎么理解和認知這個知識點的呢,請聽我慢慢講來。 走勢必完美,簡簡單單一句話。很多人理解為:走勢必完成。這樣的理解其實是偏差很大的。 我的理解是: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類,然后是建立起級別的概念。在級別的基礎上,把市場分成上漲、下跌、中樞。 走勢必完美的真正意義就是:在不同的級別,把市場進行完全分類,分成上漲、下跌、中樞。市場分類后,可幫助我們看清市場,進而指導操作。 所有輔助的技術指標,都是把走勢進行一個完全的分類,甄別出目前市場正在干什么,市場目前所處的位置是上漲、下跌還是正在構建中樞。然后,發(fā)出買賣、持有、空倉信號。 如果你站在分類的角度去應用你目前所用的技術指標,技術指標就會發(fā)揮它最大的威力。 注意:任何技術指標本質是都是一個評價系統(tǒng),告訴你目前市場的強弱。 市場的強弱都是相對的,關鍵是你所用技術指標評判的標準。 對于整個纏論體系,走勢必完美是所有理論定義的起點。而在現(xiàn)有的各類解纏人士中,連走勢必完美這根纏論的理論柱石能看清的人都很少,別的解讀也就不用看了。 在原文17課里面,承蒙纏師看得起各位看官的智商,把走勢必完美闡述的相當模糊,導致后學者幾乎統(tǒng)統(tǒng)錯會本意,掉進如何判斷走勢完結的陷阱里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本文溯本清源,作為纏理論一切之一切的初始,以謝纏師,以正本來。 以下是正文: 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要完成,其走勢類型,分為趨勢與盤整,其中趨勢分為上漲與下跌。 以下文字,如無特殊說明,都是在某個固定級別圖形中展開。如30分鐘圖形。 上漲、下跌、盤整,其中任意走勢類型完成后,都必然轉化為其他兩種中的一種,例如上漲完成只能是接著下跌或者盤整,這是不患的。而并不能確定的是,上漲完成后是接著下跌和盤整兩種走勢類型中的哪一種。也就是說,三種走勢類型的銜接,是隨機而不可測的。 以現(xiàn)有上漲走勢類型為例,完成后,后續(xù)走勢類型只有盤整和下跌,那么兩段走勢的完全分類就只有兩種:上漲加下跌、上漲加盤整,這是具有絕對性的推論。在此推論的基礎上,繼續(xù)增加走勢類型,如三種,或者四種、五種,乃至一萬種,在所有的可窮舉的組合里面,只有兩種情況:整體保持一個方向、整體由多個方向的組合聯(lián)接。 例如: 在組合里面,上漲+盤整+上漲+盤整+上漲+……,這樣的組合就是整體保持一個方向,那就是上漲。 在組合里面,上漲+盤整+上漲+盤整+上漲+下跌+盤整+下跌+盤整+下跌+……,這樣的組合就是兩個方向的組合的聯(lián)接。如果整體組合里面的數量足夠多,那就可能是N個不同方向的組合的聯(lián)接。 以上推論說明:在任意固定周線的k線圖中(可以任設為30分鐘級別),由上漲、下跌、盤整構成的元素集合A1中,這些A1元素的任意組合,可以構成更大的組合元素A2,同理,由A2可以構成A3。這就是級別的遞歸關系。 而在A1序列中,一定至少要有三個元素,才能為對應的A2元素指出方向。如上漲加橫盤,后面可以接下跌或上漲,如果接的是下跌,那么這三個元素就構成盤整,也就是對應的A2元素為盤整,如果是上漲,那么對應對的A2元素就是上漲。而只有兩個A1,是沒有方向的。 自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A2集合中的任意一個元素,必須至少由三個連續(xù)的A1聯(lián)接而成。 注意,這個結論,是在任何周期圖表中都成立的。 換言之,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設為30分鐘),都至少由三段連續(xù)的次級別(5分鐘)走勢類型組合而成。而任何次級別(5分鐘)的走勢類型,也同樣至少由三段連續(xù)的次級別(1分鐘)走勢類型組合而成。 自此,中樞可以被定義:連續(xù)三段完成的走勢類型的重疊部分,構成高一級別的中樞。 然后,走勢類型可以定義:只有一個中樞的走勢類型叫盤整,有超過一個,也就是兩個或者以上依次同向的中樞的走勢類型叫趨勢,同向可以是上,也可以是下,對應趨勢里面的上漲與下跌。 同時,區(qū)間套得以成立,如30分鐘中樞一定由次級別三段5分鐘走勢類型重疊,而任意一個5分鐘級別走勢類型都至少由三段1分鐘走勢類型。 再有,以中樞為分割依據,前后走勢的力度比較可以成立,也就是該分割依據前后走勢的力度大小,也就是背馳。 而后,因為區(qū)間套的存在,背馳可以得到精確的當下定位。 隨后,第一買賣點可以被定義,也就是以中樞為分割依據的前后同向走勢的區(qū)間套背馳點。 從而,第二買賣點可以得到精確,因為任何走勢都必然由次級別至少三段連接,所以第二段的結束點后,必然有與第二段不同方向的第三段,高一級別的走勢類型才能完成。 由此,對于中樞而言,根據中樞的定義與第一買點,可以精確定位第三買點。 進而,從第三買賣點,可以精確定義盤整與趨勢走勢類型的結束及其后的走勢演變,第三買點后的中樞擴展也可以得到定義,趨勢頂底背馳后的三種情況可以嚴格界定。 整個纏論的理論基石,從走勢必完美,而得到奠定。 再把上面的分析,總結成幾句話,來結束推論。 走勢必完美意味著: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必然完成一個中樞,也就是至少有三段次級別走勢類型。 走勢必完美是一個現(xiàn)象的描述,屬于發(fā)現(xiàn)、而不是發(fā)明,屬于原理、而不是定理。 走勢必完美,使從線段到各級別走勢類型的遞歸,以及所有當下的完全分類提供依據。 上面是對走勢必完美更加通俗一點的解讀,其目的是為了正本清源,從邏輯的角度,把纏論體系在走勢必完美這朵花上開出來。 而對實際操作而言,理論能夠提供最堅實的基礎,在以后可能會有的直播中或者解盤中,會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走勢必完美定理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原文中,屢次有過類似的闡述,簡單摘錄如下:
其實有上面的這些摘錄,配合當時的圖形,解讀完全是多余。值得一說的就是兩個字:根據。隨處可見根據走勢必完美等字,什么東西可以作為根據? 很多人把走勢必完美誤解為去判斷走勢什么時候完美,而走勢的結束雖然與走勢必完美有直接關系,但并不能由走勢必完美原理,去判斷走勢什么時候完美。 例如任意走勢類型,次級別三段出現(xiàn)后就可以隨時完美(完成),而根據盤整與趨勢的定義,有兩個同向不重疊同級別中樞后,這個趨勢就可以隨時完美(完成),但趨勢是被包含在走勢類型里面的,以點蓋面,最終結果就是被蓋成一鍋面糊。 覺得有收獲,右下角點個“在看”! >>>歇后語:筆者接觸過國內外各式各樣的交易分析理論,但筆者始終覺得纏論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適合東方投資者的交易分析理論。這套理論不僅僅是講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倉位管理、心態(tài)與資金完美結合的東方交易理論圣典。這套理論涵蓋的包含關系、分筆、一買、二買、背馳等等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作為一個交易參與點,這是國外很多理論不能比擬的。同時,纏論它不僅僅適用于股票,還適用于期貨,數字幣,外匯等等一系列用K線表示的市場!并且學習纏論有助于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
|
來自: zhanggaiye > 《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