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人均壽命早就位居全球第一了,女性平均壽命為86歲,男性平均壽命為81歲,而且每四位日本老人中,就有一位能活到90歲以上。日本人在長壽這條道路上,真的是越走越遠。是什么讓他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呢?其實日本人的長壽秘訣和他們的生活習(xí)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參考學(xué)習(xí)的地方。特別是晚餐,對長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幾張圖,就是普通日本家庭成年人的晚餐。米飯是日本人熱愛的主食,幾乎從早到晚都離不開米飯。不過日本主婦給家人盛米飯的時候,都會根據(jù)每個人的實際飯量而少盛一點。不是吝嗇,只為不讓家人吃得太飽,所以日本人從小就養(yǎng)成了只吃七、八分飽的習(xí)慣。 1、晚餐七分飽 日本人的進食標準——七分飽,衡量標準就是此時停止吃飯既不會感到饑餓,又不會撐得難受,這正是飲食的最佳狀態(tài)。如果飲食沒有節(jié)制,暴飲暴食的話,長期下來不僅容易導(dǎo)致身體肥胖,還會給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因為日本人普遍有這個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所以絕大多數(shù)人的體重都沒有超標,為長壽墊定了基礎(chǔ)。 特別是晚餐,不像早午餐那樣吃完以后還有大量腦力和體力活動,所以更不適合吃太多。如果想要減肥,晚上只吃到五分飽就可以做到健康減肥了。 2、晚餐最晚不要超過8點 很多中國上班族的一日三餐都不太規(guī)律,有時晚上還會加夜宵,殊不知這會對腸胃造成極大負擔,不利于身體健康。日本一項研究表明,晚上10點吃飯的人,比晚上6點吃晚餐的人血糖值平均高出18%,脂肪燃燒量平均少10%。 日本人非常重視有規(guī)律的三餐,特別是對于晚餐的規(guī)劃很合理。因為吃完東西身體至少需要3小時的時間消化和吸收營養(yǎng),而最好的睡眠時間是晚上11-12點之間,所以吃晚餐最晚不要超過8點。這樣不但不會影響睡眠,也不會引起發(fā)胖。 3、注意葷素搭配和進食的順序 別看日本人的飯量少,但品種比較豐富,這樣能避免偏愛某一種菜肴,保證營養(yǎng)攝入的均衡。這也是他們長壽的秘訣之一,值得我們好好學(xué)習(xí)。 而且從日本人的晚餐可以看出,他們吃的比較清淡,以煮、烤和生食為主,極少用油煎炒烹炸,食物幾乎不怎么過度加工,調(diào)味料用的也很少。很多食物都是簡單地烹飪一下,然后加點鹽或醬油就完成調(diào)味了。 雖然口味清淡,日本人對進食的順序卻非常講究,通常都是先從蔬菜類開始吃起,然后再吃肉類和主食。先吃蔬菜不僅能增加飽腹感,減輕肉類和主食的攝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糖、血脂的升高,而且還有助消化,真是一舉多得。 吃,真的是一門大學(xué)問。如何吃既能滿足身體需要和口腹之欲,又不會發(fā)胖和傷害身體?日本人的晚餐習(xí)慣值得我們好好學(xué)習(xí)一下。想要長壽,就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保持良好的飲食習(xí)慣,加上適當?shù)倪\動,好心情也很重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動動手指不要忘記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日中通信公眾號首發(fā) 作者:夜紫 公眾號編輯:嵩淼
|
|
來自: Karl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