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 村 據(jù)傳,該村建于北宋年間(960—1127年),村民最早從滿城縣西莊遷此定居,因村中街道歪斜,取名斜村。清朝年間,因村名字意不雅,改名正村,但由于習慣,建國初村民仍多有斜村之稱,現(xiàn)已全稱正村。 2.韓家營 據(jù)傳,該地北宋年間就有村莊,原名無考。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韓姓移民落居該地以實民戶,故取名韓家營。 3.東公村、中公村 約建于元朝年間(1271—1368年),原名三元故里。據(jù)《畿輔通志》記載:“元,王宗哲宅在縣西公村,俗名三元故里?!笨h志又載,元朝官僚王宗哲昔年中考,連升三級,故取名三元故里。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遷此定居,傳說因王宗哲亦有功名而改名功村,后“功”演變?yōu)椤肮?,又因民戶增多,根?jù)方位分為東公村、西公村、中公村。 4.小公村 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遷此定居,因地處大公村旁,村落較小,故取名小公村。 5.元 頭 據(jù)傳,該村約建于北宋年間(960—1127年),此地為宋駐扎之營地,營中頭領(lǐng)姓元,后建村取名元頭。明永樂年間,山西小興州移民落居該地,仍沿用此名至今。 6.高各莊 據(jù)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駐扎營地,此地曾為飲馬處,后民戶屯居于此,取名飲馬莊。明末,本縣楊莊部分民戶遷此定居,因其地勢較高,又改名高各莊。 7.王官營 據(jù)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兵駐扎之地。傳說宋一王姓武官曾帶兵駐于此,民戶稱之王官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在此定居,仍沿用原名王官營。 8.于 坊 據(jù)傳,該村約建于北宋年間,村名來歷無考。 9.南青公、北青公 該村原名行宮。據(jù)傳,北宋年間(960—1127年),八賢王趙德芳曾在此修建行宮,后建村取名行宮,不知何年行宮改為青公,分為南青公、北青公兩村。八賢王修行宮之說,在徐水流傳甚廣,但無史料可考。 10.毛家營 據(jù)查,北宋年間,該地一帶多為宋兵駐扎之地。傳說宋一毛姓武官曾帶兵駐于此,民戶稱之毛官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在此定居,改村名為毛家營。 11.王辛莊 據(jù)傳,該村約建于明。此地原為本縣南亭王家莊園,民戶俗稱王家新莊,后“新”演變?yōu)椤靶痢?,?966年改名王辛莊。 12.楊家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山西小興州楊姓移民在此定居,漸成村落后,取名楊家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