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王步高《詩詞格律與寫作》第四講: 孤平、拗救(下)

 江山攜手 2020-09-19

王步高《詩詞格律與寫作》: 孤平、拗救(下)

[續(xù)上]

下面我們主要講拗救,這是今天課上的重點。

拗救

拗句: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

拗句有時可以采取補救的辦法,就是在本句或鄰句中改變其他字的平仄安排,這種方法稱為拗救。凡經(jīng)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拗句有時可以采取補救的辦法,就是在本句或鄰句中改變其他字的平仄安排,這種方法稱為拗救。拗了,補救一下,叫拗救。凡經(jīng)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仍然因為看作它是符合格律的。所以同學們會有一個感覺,我們跟大家一再講到,律句就是這四種基本句型,如果說要加上那個準律句,也還只是五種句型。但實際你去對照《唐詩三百首》,大量的詩篇沒有幾個是按照這四個基本句型組成的。大量都是有變化的。而絕大多數(shù)又是符合格律的。當然也有一些古風式的,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律句。

拗救

準律句實際就是一種拗救的句子。

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

注意,準律句實際就是一種拗救的句子。在“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這叫“三拗四救”。當然對七言律詩來說,就是“五拗六救”了。它前面加了兩個字。這種實際上就是一種拗救。

本句自救:孤平拗救:

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則在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如此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種情況也叫“孤平自救”。

拗救基本上是兩種句型,一個是孤平拗救: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則在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如此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這個我們前面反復講到。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這種情況也叫“孤平自救”,或者叫本句 自救。

寄江滔求孟六遺文

劉昚shèn虛

南望襄陽路,思君情轉(zhuǎn)親。

偏知漢水廣,應與孟家鄰。

在日貪為善,昨來聞更貧。

相如有遺草,一為問家人。

這樣的例子不少。比如“昨來聞更貧”。劉昚虛的這首詩,第六句本來也是平平仄仄平,現(xiàn)在變成了仄平平仄平。這是孤平拗救的句子。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李白的這一首的第六句也是這樣?!霸鹿饷魉乇P”,這兩個字也是本句自救。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類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系。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了仄。我這里實際上已經(jīng)解釋過了。

遣悲懷

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注]窅yǎ:1.眼睛眍(kōu)進去。2.深遠。窅冥:深暗的樣子。

七言律詩也是這樣。像元稹的《遣悲懷》第四句“潘岳悼亡猶費詞”,“潘岳”這兩個字可以撇開不談。它本來后面就是平平仄仄平,現(xiàn)在變成了仄平平仄平,就是第三個字補救第一個字的平聲。

長安秋望 杜牧

樓倚霜林外, —/ — — /,

鏡天無一毫。 / — —/—。

南山與秋色, — —/ — /,

氣勢兩相高。 / / /— —。

第二句本應是 — —/ /—,“鏡”是仄聲,犯了孤平,于是將第三個仄聲字換成平聲“無”字,這是句中自救。同時出句第一字也用了平聲“樓”字,也有相救作用。

《長安秋望》這里也是。第二句“鏡天無一毫”也是。“鏡”,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第三字補它一個平聲。這個句子就變成仄平平仄平,這種例子。

本句自救,這是第一種形式。另一種就是對句相救。

2、對句相救:

A、大拗必救:

出句為平仄腳句型(仄仄平平仄),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須在對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個平聲字作補償。

對句相救有兩種,一種是“大拗必救”,另外一種小拗可以不救。這種出句為平仄腳句型,也就是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型,五言第四個字拗,七言第六個字拗,必須在對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個平聲字作補償。這個是對句相救。看例子: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杜甫的《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這首詩是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看它第一句第四個字拗了,下一句用第三個字補救。大家注意,并不是完全在相對應的位子上。上句第四個字拗,卻在下句第三個字救。這種是必須要救的。就是前面講的“大拗必救”。大的錯誤必須要改正,小的錯誤可改可不改。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杜甫的《孤雁》這首也是這樣。性質(zhì)跟它是一模一樣的。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最典型的是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笨峙峦瑢W們記這個典型的例子是最好記了。因為這個句子太有名了。它不是用拗救的辦法,就很難變成這樣一個千古絕唱式的句子?!安弧弊钟棉至?,用“吹”字來補救,就是對句相救。出句第四字拗,對句第三字救。

第三句“不”字應用平聲,現(xiàn)用了仄聲,在第四句應用仄聲的第三字處改用了平聲“吹”,是對句相救。

“不”字用拗了,用“吹”字來補救,就是對句相救。出句第四字拗,對句第三字救。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边@里也是這樣。也是第四字拗,對句的第三字救。

天末懷李白【唐】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是(3)類。

這里也是這樣。這里是第三句“幾”字拗,“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用第三字,我這里沒有用紅字標出來。“幾”字仄聲拗,“秋”字平聲救。這就是對句相救,也是這種情況。

B、小拗可救可不救

指出句平仄腳句型,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以在對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個平聲字作為補償。這種小拗可以不救,但是詩人往往用救。

第二種形式是“小拗可救可不救”。出句平仄腳句型,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以在對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個平聲字作為補償。這種小拗可以不救。大家注意,前面我們舉的例子,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個當中是上句第四字拗,拗這樣的位置是很嚴格的,你拗了一定得救。然而第三字拗就可救可不救。但是人們常常救。典型的是李白的《贈孟浩然》。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實際上剛才我已經(jīng)舉了一個(例子),是第三字拗,第三字救,同樣位置救?!拔釔勖戏蜃?,風流天下聞?!边@個孟夫子的“孟”這個地方,常常是可平可仄的,他拗了,不救也不算錯,但是他還是救了。下一句補了“風流天下聞”。大家注意,這個句子就四個平聲了?!帮L流”是平聲,本來應該是“平平仄仄平”,現(xiàn)在它變成“平平平仄平”。就出現(xiàn)四平聲。他第三個字是還三句的一個平聲字,為了救上句的。《祖席》這一首也是這樣。

祖席

韓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獨傷秋。

況與故人別,那堪羈宦愁。

榮華今異路,風雨苦同憂。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

第三句拗,(對句)第三個字救。這里,李白的《送友人》也是這種情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五平聲)

孟浩然的《留別王維》也是這樣。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也有一種,最后我們還有一點時間講一下。

大拗與孤平拗救同用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大拗與孤平拗救同用。大家知道,所謂大拗必救的是上句的第四個字拗,下句的第三字救。它現(xiàn)在出現(xiàn)像這個《與諸子登峴山》,下一句救呢,第三個字有兩用,不但救了上句,也救了本句。救本句呢,本來是像“往來成古今”,這是一個字做兩用,既是大拗相救,也是本句自救。這種出現(xiàn)兩種情況。我們連舉幾個例子:

除夜有懷

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

漸與骨肉遠,轉(zhuǎn)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像“漸與骨肉遠,轉(zhuǎn)于僮仆親”。我們這里都用紅字標出來,一看非常清楚。它既救了上句,又救了本句,又是本句自救。

落花

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這里李商隱的《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也是這種情況。

夜泊水村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頸聯(lián)出句第五、六字應用平聲,現(xiàn)用了仄聲,所以在其對句中應仄的第五字,換用了平聲“無”字相救,并將同句中的第三字應平而改仄聲“向”字自救,這樣就構(gòu)成了雙救。

七言也有?!兑共此濉愤@一首,第五六兩句,是非常典型的?!耙簧韴髧腥f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币彩窍戮涞模F(xiàn)在變成第五字,既救了上句的第六字,也救了本句的第三字,也是一舉兩得。

小拗與孤平拗救同用

早寒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的《早寒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也是這樣的例子。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尊酒慰離顏。

《送人東游》這里第二句,就是這種雙救的。大拗[按:應為“小拗”]相救和本句自救相結(jié)合。后面一句就是可救可不救的,小拗相救,對不對?同樣在第三句(字)。這里司空曙的一首也是這樣。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大家注意,許渾的《咸陽城東樓》:

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這是(1)(2)兩類相結(jié)合。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也是兩拗相救相結(jié)合。而且“山雨欲來風滿樓”構(gòu)成了一個千古絕唱式的句子。如果沒有這個拗救的話,他這個句子就形不成了。就不合格律了。同志們想到?jīng)]有?

還有蘇軾的《新城道中》:

新城道中(其一)

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竹”字。這是(1)(2)兩類相結(jié)合。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這里也是五六兩句。大家注意,經(jīng)常這樣的本句自救跟對句相救相結(jié)合的這種情況,多半出現(xiàn)在一二句和五六句上。對不對》出現(xiàn)在這種句型上。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也是這種情況。后兩句。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