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羅馬古城,我依然激動不已,感慨萬千,最懷念的遺址是古羅馬斗獸場,正巧第一個觀景點就是羅馬斗獸場,我們的大巴從酒店出發(fā)一路上天空都陰云密布,一到斗獸場天空放晴。藍天白云下的斗獸場格外宏偉,古樸,靚麗和神奇!我們從南面走入斗獸場南廣場,廣場西南側(cè)是君士坦丁凱旋門,西側(cè)是古羅馬廢墟。 羅馬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被視為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及巴洛克時期古老的遺跡,都被保留了下來。而古羅馬斗獸場這座圓形的露臺劇場,被認為是古代規(guī)模和創(chuàng)造力最偉大的建筑工程奇跡。 羅馬斗獸場建于72-80年間,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古羅馬文明的象征。斗獸場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墻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筑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shù)的觀眾。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斗獸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huán)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jù)經(jīng)典的標準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標準順序排列。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個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遮陽帆布,成為一座透明園頂競技場。此外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在15分鐘至30分鐘內(nèi)把場內(nèi)5萬觀眾全部疏散離場。 羅馬斗獸場建筑設計并不落后于現(xiàn)代的美學觀點, 200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每座現(xiàn)代化的大型體育場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羅馬斗獸場的設計風格。因而斗獸場在建筑史上堪稱杰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于世。 我站在氣勢磅礴的古羅馬斗獸場面前,震撼贊嘆之情難以言表!這次依然沒機會進入場內(nèi),但我把外觀拍得很細,這里有我從南往東環(huán)繞斗獸場拍攝的畫面,與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