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jīng)第51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7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萬事萬物的生成和運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道創(chuàng)生了萬物,是為“道生之”。將道的基因賦予萬物固化為萬物之德,不斷畜積的德畜養(yǎng)著萬物,是為“德畜之”。萬物由此具備了各自的本性和命運,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是為“物形之”。萬物相輔相成,不停地斗爭又不斷進行融合,形成了一種最為和諧的氣場,萬物既乘勢起興又隨勢而亡,是為“勢成之”。萬物就是這樣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所以萬物莫不以道為尊以德為貴,故稱“萬物莫不遵道而歸德”。 道之所以至尊,德之所以珍貴,并不是自我標榜,也并沒有發(fā)號司令強制萬物,而是自然而然本來如此,也就必然如此,故稱“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那么道和德是如何自然而然地運作,從而成為萬物的至尊至貴?道給了它生命,德賦予了它本性,是為“道生之,德畜之”。既助它身體成長,也教它心地向善,是為“長之,育之”。既可以給它提供像亭子一樣的路邊庇護所,也可能毒害它讓其半途夭折,是為“亭之,毒之”。既可以養(yǎng)育它使之完整成形,也可能覆蓋掩埋它棄為廢物,是為“養(yǎng)之,覆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萬物眾生一視同仁,沒有偏愛之心,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自生自息。創(chuàng)生萬物而不據(jù)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這就是奧妙深遠的大地之德,稱之為“玄德”。 |
|
來自: 挑燈看劍AAAAA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