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49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7 【原文】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i)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譯文】 那么圣人該如何對待天下蒼生?圣人無我無私?jīng)]有成見,他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天下眾生,以百姓之心為心,故稱“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德善之人我善待他,不善之人我也善待他,因為人之初性本善,用道的大德善待眾生,就可以使得人人向善,故稱“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道守信之人我信任他,不守信不信道之人我也信任他,因為人人都有信道守信的天性,用道的大德信任眾生,就可以使得人人信道守信,故稱“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和眾生的關系就像是母親和嬰兒,母子連心母子情深。母親輕聲細氣地用鼻子呼吸,生怕驚醒熟睡的嬰兒。孩子與母親的呼吸節(jié)奏同步,心跳的脈搏也合拍,孩子雖然不會說話提要求,但他的一個眼神一個聲音,母親馬上就能心領神會,故稱“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圣人對待百姓就像母親對待孩子那樣,無我無私無欲無求,既與天下共呼吸息息相通,也與天下同心跳心心相印,對天下人的所需所求也能心領神會,天下眾生由此也可回歸嬰兒般的純真無暇,故稱“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
|
來自: 挑燈看劍AAAAA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