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4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2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猶如流水四處蔓延無所不至,彌漫圍繞在我們身體的左右。但并不會像洪水那樣泛濫成災,不但上下左右可控,而且還輔助護佑著萬物,故稱“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這水不正像是母體的羊水嗎,母體子宮羊膜腔像衣服一樣包裹羊水孕育著胎兒,母親對腹中的胎兒小心翼翼百般呵護,新生的嬰兒不管長成什么模樣都視為掌上明珠,誰敢傷害孩子一點點都會跟誰拼命。 萬物就像是在道母子宮里孕育的胎兒,所不同的是,萬物依賴道而生,道卻不說三道四橫加干涉。萬物取得了功績,道卻不占為己有。養(yǎng)育了萬物,道卻不以主人自居加以主宰。 道總是這樣無色無聲無形,沒有任何欲望,好像它所起的作用很小很小,故稱“常無欲,可名于小”。最后萬物又回到它那里,它包容了世間萬有,也可以叫做大,按說它該是多么的富有啊,但它卻不把自己當作主人而肆意主宰,這又是多么偉大的境界啊,故稱“萬物歸焉而不為大,可名為大”。 圣人也像道一樣,始終不自以為偉大,反而彰顯出它的偉大,成就了它的偉大,故稱“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