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卦辭 【原文】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白話】陰陽轉換盛衰交替是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萬事萬物有通泰之盛,就必然要經歷否塞之衰。否卦描述的時序是從夏經秋到冬,陰氣從始生到極盛,順此趨勢發(fā)展下去,天地閉塞萬物枯萎。 自然界寒來暑往冬去春來,陰氣至極必然返陽不必憂慮。但人世間則不然,陰柔小人不會自動退位,國家政令不通無法自行好轉。君子們要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像倒掉鍋中腐爛食物那樣,鏟除把持朝政的小人,才能扭轉否塞的局面。 君子傾否要謹慎而為,因為所處非人間正道,小人把持朝政,君子被拒門外,不利于君子有大的作為。所以君子首先要堅守正道潔身自好,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保護好自己再去講究策略弘揚正義。 【解讀】 12.1.1 “否”字闡述了卦名的由來,從自然界陰陽不交萬物蕭條,引申到國家君臣不交政令不通,再聯想到人身體陰氣淤積生病。 “否”字讀作(pi),從“不”從“口”,“不”字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木”出不了頭,草木到了秋冬毀折枯萎。其次,“不”字上邊一橫代表上乾之“天”,下面三畫代表下坤三人,小人將君子擠到了外面,象征世道不順。 “口”則是關口通道的意思,上下顛倒政令不通相互阻隔,下互艮卦為門闕為“關口”,艮又為“山”為阻止,艮卦還象征國家朝廷,下坤三小人在內把持朝政,上乾三君子被排斥在朝廷大門之外。 所以,一個“否”字既描述了天地陰陽不交的情形,又引喻了人間政事的不暢通。 后世再將“否”引申為匪、非、不好等義,還與人身體的健康聯系起來,比如中醫(yī)中所說的“痞癥”,從“疒(bing)”從“否”,指胸腹間氣機阻塞不通的一種自覺癥狀,稱為痞塊痞積,在《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中都有詳細解釋,主要指內臟陽虛陰寒內凝正衰邪實的一種癥候,在否卦中,下坤陰氣積于體內不得散發(fā),正是“痞病”的特征。 在周易中,還有幾處“否”,第7卦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第33遯(dun)卦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第50鼎卦初六“鼎顛趾,利出否”,這幾處的“否”字都是否定、不好、不善的意思。 12.1.2從六個爻代表的時序節(jié)氣月份,來看否卦的發(fā)展趨勢。 我們在解讀乾坤兩卦時,已經確立了每一個爻對應的時序節(jié)氣,告誡君子要跟隨天地大道而行。 初六和九四相配合,初六為陰歷六月小暑大暑,九四為陰歷五月芒種夏至。六二為陰歷八月白露秋分,九五為陰歷七月立秋處暑。六三為陰歷十月立冬小雪,上九為陰歷九月寒露霜降。 由此可見,否卦是將坤下三陰和乾上三陽對應起來,組成天地否卦,描述的天時是從夏至到立冬,夏至一陰滋生,到了立冬,陰氣最盛,萬物枯萎蕭條,就要潛藏了。對應到人事上,則是君子道消,小人勢長的趨勢。 上一卦泰卦,描述的是從冬至到立夏的階段,冬至一陽始生,到了夏天,陽氣達到最盛,對應到人事上,則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的趨勢。 12.1.3從文王后天八卦圖的排列,來看否卦的發(fā)展趨勢。 上面我們是從下坤三陰和上乾三陽對應的時序節(jié)氣,來展現否卦陰氣漸盛萬物蕭條的閉塞局面,也可以從文王的后天八卦圖排列,來看否卦的發(fā)展趨勢。 文王的后天八卦圖,展現大地春夏秋冬的四季輪換,描述了萬事萬物發(fā)展的趨勢和過程,《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震卦在東方,春雷一聲響,冬去春來。離卦在南方,夏天萬物欣欣向榮。兌卦在西方,秋天喜獲豐收??藏栽诒狈?,冬天萬物潛藏。那么乾卦在西北方,秋冬交接,萬物枯萎蕭條。艮卦在東北方,冬春交際。巽卦在東南方,春夏之交,萬物生長潔齊。坤卦在西南方,時序為長夏,萬物在大地的懷抱中,孕育結果。 天上日月星辰元亨利貞,大地上春夏秋冬四季循環(huán),萬事萬物的發(fā)展都遵循這個規(guī)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生不息。否卦和上一卦泰卦,將這個完整的過程一分為二。 上一卦泰卦對應的天時是從冬經春到夏,天之陽氣上升,地之陰氣下降,陰陽交合天地通泰。大地上則是陽春三月萬物欣欣向榮。人世間也是正氣弘揚,君臣相得政令暢通,蒸蒸日上國泰民安。人的身體寒熱平衡氣血暢通安泰康泰。 而否卦描述的時序是從夏經秋到冬,陰氣從始生到極盛,順此趨勢發(fā)展下去,天地閉塞萬物枯萎。相對應則是非人間正道,邪氣彌漫不適宜君子堅守正義,因為正人君子被拒門外,陰險小人居內把持朝政。對應人的身體,熱氣聚在頭頂,寒氣凝在腳底,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痞癥”。 12.1.4“否之,匪人”,既描述否卦的困境,又告誡君子要全力“傾否”。 “之”一字雙關,既作為代詞代表“否塞”這種局面,又有“到、至”的意思,描述閉塞的程度。“否”也一字雙關,既指“否塞”這種局面,又作為動詞要努力去“傾否”。 “否之”合起來,是說否塞的局面就像大地春夏秋冬的循環(huán),這是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誰也阻擋不住。并且陰氣一定先達到極致,才能陰極反陽,猶如俗話說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不必憂慮。但對應到人世間則不然,人間小人也一定會像陰氣一樣發(fā)展到極致,但不像自然界的陰氣必然會退去,他們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國家治理中的閉塞也不會自動消失,所以君子必須團結起來,主動去鏟除小人,全力傾否才能扭轉人世間的否塞不通,這就是泰卦否卦的區(qū)別之處。 如何“傾否”,圣人給出了“匪人”的策略。 “匪”是指行為不正不端之小人,與土匪匪徒含義相近?!胺恕弊掷镞叺摹胺恰?,非也,不好的東西就要去掉,外邊有個框但未封死,圍三面留出一面,如果框圍死了,就像一個密閉容器一口大鍋,里面的食物爛在了鍋里,要想倒掉鍋里的壞食物就需要留一個口。從卦象看,下坤為“釜”為大鍋,下互艮為“果蓏(luo)”為五谷糧食,上互巽為“風”在外面,否卦之時上下不交密不透風,倉庫和鍋里的糧食食物壞了,象征國家朝廷小人當道,非正人君子之道,故稱“匪人”。 到了上九爻,陽極變陰,上乾變?yōu)樯蟽?,兌為“開口”為“毀折”為“附決”,引申為傾倒,把鍋里的腐爛食物倒出去了,把禍亂朝政的小人象潑臟水一樣潑了出去。本卦六三爻辭說“包羞”,“羞”也通“饈”,食物。第50卦鼎卦初六爻辭曰“鼎顛趾,利出否”,烹飪新鮮食物先要將鼎中的垃圾清理掉。本卦上九爻辭曰“傾否”,傾倒掉六三之“饈”才能否極泰來,所以圣人從中看出了“傾否”和“鏟除匪人”的卦象,故稱“否之,匪人”。 由此可見,文王的卦辭“否之,匪人”,雖然簡練之極,但一語雙關,所蘊含的哲理真是太豐富了。 在周易中,共有兩卦出現了“匪人”,第8卦比卦六三爻辭曰“比之匪人”,與否卦卦辭的“否之匪人”的行文方式一樣對稱。比卦是講諸侯和首領如何親近比附,為了體現九五首領“網開一面”的慈悲之懷,對行為不端不愿比附的六三網開一面,同樣是采用“匪”字“三面圍死網開一面”的本義。只不過比卦“開口”,是讓不愿歸附者自行離去,而否卦的“開口”,是把大鍋傾倒讓里面的腐爛東西流出來。 否卦的“匪人”出自文王的卦辭,比卦的“匪人”出自其子周公的爻辭,“比之匪人”應該是周公刻意模仿其父的“否之匪人”。 12.1.5“不利君子貞”,告誡君子“傾否”時遇到的困難。 上互巽卦為“利”,“貞”指君子守正,上乾為君子,下互艮為“門”為“阻擋”,小人當道,乾之君子被拒門外,故稱“不利君子貞”。 君子傾否要謹慎而為,因為所處非人間正道,所以君子首先要堅守正道,不與小人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保護自己,再去講究策略弘揚正義。 12.1.6“大往小來”,闡述造成否塞局面和“不利君子貞”的原因。 上一卦泰卦的卦辭是“小往大來”,否卦是“大往小來”,兩卦正好相反。 因為泰卦否卦包含的意境和哲理太廣泛了,所以圣人選用了“小、大”這兩個字,首先展現天道自然的特性,以此引申到人間社會,再對應到人的身體狀況。 上乾卦為是最大的“陽”,下坤卦是最大的“陰”,在周易中,“大”既代表陽氣,人身體的熱氣,又象征人世間的正氣和陽剛君子?!?span style="color: rgb(255, 41, 65);">小”既代表自然界的陰氣,人身體的寒氣,還象征人世間的歪風邪氣和陰柔小人。從內到外從下到上稱之“往”,從五臟六腑到體表和五官是“往”,從腳到頭是“往”,象征小人將君子排擠出家門和朝廷,故稱“大往”。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稱之“來”,從五官到五臟是“來”,從頭回到腳是“來”,象征社會和國家陰氣彌漫,小人把持著朝政,故稱“小來”。 為什么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就象征天地閉塞不通,這是由陰和陽的特性決定的。陽氣要往上走,陰氣要往下行,如果陽氣處于上,陰氣處于下,那么天地間陰陽就不能相交。上升到社會和國家,君王和統(tǒng)治階層高高在上脫離民眾,君臣不交政令不行。對應人的身體,人的熱氣聚集在頭頂,寒氣凝結在腳下,寒熱失衡氣血不通,身體就出毛病了。 12.1.7從否卦中延伸出來的幾個成語和諺語。 中國人習慣上只說“陰陽”而不說“陽陰”,包含了深刻的哲學含義。按理說陽為大,陰為小,陽為君子陰為小人,陽應該排在陰的前面,稱“陽陰”。而幾千年來中國人都只說“陰陽”,應該是與泰卦否卦的卦象組合大有關系。泰卦陰氣在上陽氣在下,而否卦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兩卦陰陽相反,古人向往泰卦的通暢,所以把喜慶的事比喻成“三羊開泰”,把陰陽的順序說成是“陰陽”。 有一個成語“否極泰來”,從周易的卦序來看,泰卦在前否卦在后,按理應該是“泰極否來”,為什么順序顛倒了?同樣含有很深的哲學寓意,這正是華夏民族憂患意識的體現。從自然界來看,陰陽和諧天地通泰只是很短暫的一段時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和陽永遠有沖突矛盾,萬事萬物是在不斷的斗爭中向前發(fā)展的,所以陰陽不和諧才是自然界的常態(tài)。從泰到否一瞬間就可傾塌,但從否再回到泰,則需再經過六十三卦漫長的努力才能回轉。從人事和日常生活中來看,一個人要學好很難,但歪門邪道一學就會。一個人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好名聲,因為一件小事馬上就臭了大街。費盡心思做了一件精美的工藝品,不小心掉到地上,頃刻間粉身碎骨。辛辛苦苦建起一座房子,一推就倒。引申到國家治理上,要達到國泰民安政令暢通,需要眾人的艱苦努力,但要破壞它卻易如反掌。 還有一個成語“扭轉乾坤”,也是從泰否兩卦而來,是“否極泰來”的另一種說法,否卦上面乾天下面坤地,導致閉塞不通,將乾坤顛倒過來,就由否卦的否塞轉到了泰卦的通泰,所以稱之為“扭轉乾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