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發(fā)燒了?腹瀉了?甚至有事沒事就抓一把“阿莫西林或者頭孢”來消消炎! 你可知道你所吃的不是消炎藥!而是抗生素??! 我這么多年一直這么吃!不都這么吃嘛?藥房隨便就能買!醫(yī)生也開! 仰天長嘯:如何去拯救一批沒有更新知識不求上進的醫(yī)生! 不得不承認,一個好學上進的寶媽甩那些不良醫(yī)生好幾條街! 01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的名字是從英文的antibiotics,anti是反對,biotics是生命,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抗生素,表示這類藥物的目的是對抗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chǎn)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fā)育功能的化學物質(zhì)。 臨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養(yǎng)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等抗菌劑的抑菌或殺菌作用,主要是針對“細菌有而人(或其他動植物)沒有”的機制進行殺傷,包含四大作用機理,即: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增強細菌細胞膜通透性,干擾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以及抑制細菌核酸復制轉(zhuǎn)錄。 那么生病了,有了炎癥要消消炎,那不就是使用抗生素就得了嗎? 錯!炎癥不是特定的某種疾病的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會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癥狀。 可以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也可以是過敏、跌打損傷等都引發(fā)人體表現(xiàn)出紅、腫、熱、痛等的癥狀通通稱為炎癥。 而抗生素只針對細菌等敏感菌的治療,對病毒、過敏、跌打損傷等引發(fā)的炎癥沒有作用,跟消炎扯不上關系。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那消炎藥都有哪些?”臨床上通常把下面的兩類藥叫做消炎藥,一類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類是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02 什么時候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開藥依據(jù): 當臨床初步診斷為細菌感染或病原體檢查明確診斷為細菌感染等患兒,就會選擇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考慮到患兒的個體情況,如年齡、基礎疾病、肝腎功能、感染的嚴重程度、藥物過敏史、是否能夠耐受口服用藥等。以及可能或已知病原體對抗菌藥物等敏感性。具體遵循的原則如下: A.病毒感染不應使用抗菌藥物,僅僅是在繼發(fā)或合并細菌感染時才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前盡可能采取相關臨床標本送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尤其對于不明原因發(fā)熱的患兒。 B.在未獲知病原菌及藥敏試驗前,可根據(jù)患兒的感染部位、免疫狀況、流行病珠、經(jīng)驗性選擇抗菌藥物治療,需選擇窄譜抗菌藥物。 C.按照各種抗菌藥物等治療劑量范圍給藥,嚴重感染或抗菌藥物不易到達的部位感染,可選擇較大劑量治療。 D.抗菌藥物的給藥途徑應取決于感染等嚴重程度,危重感染、全身性感染患兒初始治療需要靜脈給藥,病情好轉(zhuǎn)后及時改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口服給藥。當然,輕微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的孩子,應選擇口服給藥。 E.根據(jù)抗菌藥物的藥動學特點,決定給藥的頻次,到底一天一次,還是一天多次??咕幬锏寞煶倘Q于感染類型,一般的感染用藥至體溫正常,癥狀消失后72-96小時,嚴重感染療程可能會更長。 F.常規(guī)的普通感染一般選擇一種抗菌藥物治療就可以了,除非是一種藥物控制不住感染,或者是同時感染兩種類型的病原體,才考慮聯(lián)合使用兩種及以上抗菌藥物。 G.兒童是特殊人群,應避免使用具有肝毒性、腎毒性,耳毒性等的抗菌藥物,比如氨基糖苷類藥物、萬古霉素和去甲萬古霉素。應避免使用對骨骼發(fā)育有影響的藥物,比如沙星類藥物。應避免使用對牙齒有黃染的藥物,比如四環(huán)素類藥物?;蛘呤钦f明書上面強調(diào)禁用于兒童的其他抗菌藥物。 03 抗生素有哪些種類? ![]() ![]() ![]() ![]() ![]() ![]() 點擊可看大圖(圖片來源于醫(y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04 如何正確選擇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選擇性,不同抗生素對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一樣。 對某種抗生素敏感的病原菌種類稱為該抗生素的抗生譜(抗菌譜);僅對單一菌種或?qū)儆锌咕饔茫@類抗生素稱為窄譜抗菌素,如青霉素只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抑制作用;不僅對細菌有作用,而且對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及原蟲有抑制作用,這類抗生素稱為廣譜抗菌素,如四環(huán)素族(金霉素、土霉素等)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立克次體以及一部分病毒和原蟲等都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藥品具有雙重屬性,既有治療作用,也有副作用。 當疾病治療必須使用藥物治療的時候,選擇正確的藥物種類,治療匹配的病種,在正確的用法用量下給藥,對于患兒來說,使用藥物帶來的受益遠遠大于藥物引起的可能副作用的時候,這樣的用藥就是合理的。 ![]() 05 濫用抗生素會怎樣? 可能導致:藥物性腹瀉,肝腎功能損壞,菌群失調(diào),耳聾,二次感染,耐藥菌出現(xiàn)等等,其中最嚴重的后果是產(chǎn)生超級細菌(看仔細了,產(chǎn)生的是“超級細菌”,不是“超級病毒”)。 什么是“超級細菌”?形象點說就是一些細菌獲得了一種或幾種針對不同抗生素的盾牌,變得刀槍不入,很多抗生素拿它沒辦法,它所對應的醫(yī)學詞匯是“多重耐藥細菌”。 這類細菌在臨床上已經(jīng)有了,只是目前普通人還沒有切身經(jīng)歷而已,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一種這類的超級細菌,它的出現(xiàn)是伴隨著青霉素的廣泛使用而來的。 1929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細菌時,發(fā)現(xiàn)從空氣中偶然落在培養(yǎng)基上的青霉菌長出的菌落周圍沒有細菌生長,他認為是青霉菌產(chǎn)生了某種化學物質(zhì),分泌到培養(yǎng)基里抑制了細菌的生長。 這種化學物質(zhì)便是最先發(fā)現(xiàn)的抗生素——青霉素。到青霉素在1940年代初首次投入臨床使用,被稱為人類醫(yī)藥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 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科學家們把抗生素的定義范圍擴大并給出了一個新的名稱:生物藥物素。 但20年后,在1961年,英國就出現(xiàn)了這種不怕青霉素的超級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目前它已經(jīng)成為各國醫(yī)院內(nèi)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癥監(jiān)護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許你會說,我身體很好,不去住院,可世事無常,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發(fā)生意外呢?如果住院期間感染上超級細菌,豈不更慘! 如果我們國家抗生素濫用的現(xiàn)狀不能徹底改觀,可能未來超級耐藥細菌就不止在醫(yī)院泛濫了,一旦在我們?nèi)粘I畹沫h(huán)境中大規(guī)模出現(xiàn)超級細菌,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超級細菌的犧牲品,而且超級細菌不會識別國界,隨著人員的往來,世界上每個角落上的人都可能會受到牽連,那將非常可怕,人類將無藥可治,我們說的大地震、海嘯這類的災難是天災,超級細菌如果泛濫則是人禍。 一種可靠的抗生素的誕生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不斷研究和臨床試驗才能獲準上市使用,而耐藥菌的泛濫就需要那么幾天。 因此,遏制抗生素濫用,從我們自己做起! ![]() 敲黑板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 病毒感染沒有療效! 只對細菌感染起作用,該到要用時合理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