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坡記憶
歲歲年年柿子紅,年年歲歲事不同。讀著從富平柿鄉(xiāng)傳來的各種報道,無不勾起我對馬家坡的往昔記憶。 山神溝石榴園 社會發(fā)展真快,幾十年時間,公路四通八達,家家門前的小汽車就像長了翅膀的小鳥,想去哪里就歡快地帶你到那里。然而在四十多年前的農(nóng)村,出行卻十分困難,幾乎完全靠兩條腿步行。 再往北就到了場子村,相傳此地過去設有賣炭、賣木材的場子,故叫此名。場子村建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溝里,由于太小,當?shù)厝吮惴Q作"窟筒",窟筒兩邊全是樹,并散落著不少窯洞和下地窯,光線昏暗,陰森可怕。記得那時路東還有一家做手工掛面的小作坊,看著長長的掛面,真想美美地吃上幾碗。 唐順宗豐陵 在虎頭山前的一個埝上,矗立著一座八棱形石柱,直沖云霄,石柱中間開裂,一分為二,上面線刻著密密麻麻的花卉和龍鳳圖案。今年夏天,自己還特意拜訪了這位老朋友,多年未見,感覺高大雄偉了許多。從前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如今明白它叫華表,屬于帝王陵前的石刻。在埝下數(shù)米遠的地方,好像還俯臥著一尊佛像,直到現(xiàn)在,才明白它原來是從華表頂端掉下來的石頭。一路走,一路竊笑,笑自己不學無術,孤陋寡聞。 馬家坡溝底的梨樹,坡畔的柿樹、杏樹無不枝桿黑粗,樹皮皴裂,一幅飽經(jīng)風霜的樣子,樹葉在山風中嘩啦啦作響,麻鴉雀亂飛,黃牛耕田, 放牧的綿羊咩咩,路旁到處都是酸棗,屋后偶爾會傳來幾聲犬吠,無不組成一幅祥和安逸的世外桃源景觀。此時,一路的辛苦,早已被面前滿眼的翠綠和清爽的涼風拋到了幽深的溝底。無限風光在遠峰!直到今天,我也沒向當?shù)厝舜蚵牬说貫槭裁磿猩缴駵希蛟S溝中有一座山神廟,或許此地鐘靈毓秀,被山神相中,這樣思考,悠悠前行,別有一番滋味。 如今,外婆早己離去,舅父也已仙逝,自已在舅父離去時送了幅挽聯(lián),算是對已故親人以及生活在這片熱土上人們地祝福與贊美,也是我對往昔的一點記憶。 (本部分圖片:陳建軍) 作者簡介:任新利,富平縣曹村鎮(zhèn)東漫漲村人,工作于航天系統(tǒng),愛好古詩詞。 |
|
來自: 富平人原創(chuàng)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