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紅豆春來發(fā)幾枝》這一組詩歌中的最后一首了。
心曠曾在自己文章的后面,解釋過,這組詩歌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緣自于“盛唐徐娘”看完“曾是刀客”的詩歌《守望:盛唐的花瓣》長詩99首后,“盛唐徐娘”跟“曾是刀客”的一番對話,才讓心曠有了一種沖動,也想嘗試著來寫這樣長的詩歌。
至于后來,心曠會滑稽的奇想,渴望能通過寫作系列情詩,尋找到一位知己,并且真的在現(xiàn)實中找到了一個,就不是我在這里所需要敘述的了。
但是,就這一整組的詩歌而言,我們可以看到,詩歌開篇的文字是非常的輕靈的,也是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的,只是,到了中間部分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詩歌,則是以引用的句子為線索,或者說,是以那些閱讀、觀看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片刻間的情愫,來進行愛情詩歌的創(chuàng)作。(這里,我們需要單獨的提一下,就大多數(shù)的愛情詩歌而言,或者是針對兩個戀人之間的一些瑣事,或者是針對其中一方的某個瞬間的想法,又或者是干脆的又某一方來展開想象,而進行的。也就是我先前所說過的,部分的情詩,存在著的那種閱讀對象的指向性,非常的明確。)
而想象出來的詩歌,或者是瞬間得來的某種靈感,基于沒有現(xiàn)實基礎(chǔ)的補充和完善,所以,在我們大眾閱讀的過程中,文字是優(yōu)美了,情感也是充沛了,在思索的余味上,卻是總會讓人覺得缺少些什么。
不是我們不想明白,而是我們實在是找不出可以明白的地方來。
心曠的這一組詩歌寫到了末尾的時候,不管是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指向性上,都已經(jīng)非常的明顯。很顯然,這個時間段內(nèi),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無疑是充實的?;蛘撸覀兛梢圆聹y出,作者寫這組情詩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怎樣的愛情。
至于文字,不管是“努力帶著痛傷,獨自一人回了一次長安”,又或者是“掉轉(zhuǎn)馬頭,江南的湖泊一步一步向我走進”,都是以訴說的成分居多,觸景傷情,還是在滿世界的尋找,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這樣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那份癡情。
諸如,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對于這一段愛情的回憶,諸如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寫一個碑文。“親愛,如果今生有幸你能來江南/這里埋的是,一位最愛你的男孩兒/關(guān)于你和他之間的故事/在這里終結(jié)”。
這種對于情感的流逝之后,所產(chǎn)生的思索,遠要比愛情的進行時,來得更為讓人心痛。
心曠說,最后一首詩歌,是他寫得最用心的一首。
我想,當(dāng)一個詩人,可以用情感的全部,寫下一個小小的請求,“盼你來,盼你來”的時候,是否會觸動到我們內(nèi)心里或者鮮明或者隱藏著的那份細膩的柔情?不需要否認,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對于愛情,總是會有著那么些許的憧憬的。而這份憧憬,除了等待之外,我們還能去做些什么呢?
不同的人,應(yīng)該會有不同的抉擇吧。
但是,我倒是覺得對于“愛情”這樣的字眼,除了經(jīng)歷過,溫暖過,而又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逐漸的淡去的時候,我們除了等待之外,還是等待!
而等待中的那份期盼,那份企求,那份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幫助我們形成文字,聊以自慰的同時,也是對我們生活中的記憶的點點滴滴的最真實的敘述,并且以文字的形式,逐漸的彌散出獨屬于“戀人之間”的那種永久不去的芬芳!
這,也是情詩最大的魅力所在了!
2012.11.27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