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影響與改變 ——九月感悟與反省 高駿森 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圖書,讀者如潮,影響非常之大。書名叫《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作者唐駿。 唐駿,這個曾創(chuàng)造了日薪50萬元人民幣被冠名為打工皇帝的中國企業(yè)家,在中外商界享有多項榮譽稱號—— 全球知名企業(yè)微軟中國名譽總裁。 微軟唯一一位2次被授予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 中國“第一職業(yè)經理人”。 中國第一CEO。 中國商界風云人物和領軍人物。 先后被評為中國年度CEO,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中國十大新經濟人物,中國十大風尚人物,中國十大IT經濟人物,中國十大軟件領軍人物,中國十大杰出職業(yè)經理人,中國十大科技人物,中華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國十大營銷人物,中國十大魅力男人,中國十大科技新銳,中國十大封面人物,中國十大知識英雄,中國十大數(shù)字人物,中國十大游戲風云人物,中華最佳職業(yè)經理人,中國杰出經理人和中國十大最具身價人物,被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為全球年度人物,被美國CNN評為年度亞洲人物。 唐駿 這樣一位冠有多項榮譽光環(huán),億人難尋一人的商界成功人士,其人生道路與職業(yè)道路走得并非如他這些頭銜光輝燦爛,他也有他的困惑和不為人知的艱難。只是,對于成功的人,人們看到的只有他的成功燦爛,看不到他成功背后的故事,那些曲折、汗水、努力,艱辛、歇斯底里的嚎叫,甚至絕望。 《我的成功可以復制》出自成功人筆下的真實故事,對于一心想成功又有著昂揚斗志的普通人來說,此書無疑是他們的救心丹。更何況,這本書并非一般成功人所寫,它是中國打工皇帝、兩次被授予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一位唯一能叫出微軟中國一千多名員工姓名,他愛他們就像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他辭職離開微軟公司留下的一句飽含深情與熱淚的話語:“希望你們記得我,就像我會永遠記得你們一樣”的總裁人物唐駿所寫,不可不讀。盡管2010年被方舟子在微博上掀起“唐駿假學歷事件”在社會上被議論得沸沸揚揚,給他帶來了些不小的負面影響,但名人歸終是名人,成功的事實是無法造假的,他依然在商界享有崇高地位和被人們仰望與尊重。 對于一個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人,仰望、欣賞、學習、崇拜是必然、必須的,就像中國人民尊重毛主席、世界人民尊重周總理一樣。但是,一個人的成功真的可以復制到另一個人的身上嗎?這話很難說,嚴格點說,是不可能。 對,不可能!一個人的成功是不可能復制到另一個人身上的,只能說借鑒、學習、影響、不能說復制。這跟一個人的指紋不能替代另一個人的指紋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明知道不可能,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相信,堅持認同這句話呢? 我們來談談影響與改變。 在培訓界,我們經常聽到培訓師或學員站在臺上講述與分享,說我的課改變了多少多少人;誰誰誰之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聽了我的課后成了什么樣兒的人;某民營企業(yè)老總之前的年收入是多少錢,聽了我的課后年收入翻了多少翻?!拔摇敝笆且粋€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自信的人,因聽了某老師的課后,變成了今天站在這里分享我的成功你們看見的優(yōu)秀…… 培訓師真的有這么厲害嗎?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嗎? 人與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因思想不一樣,也就產生了形形色色不同類型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好人與壞人,貧窮和富貴。 孫中山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帝王朝,推翻了清政府的三座大山,實行民權、民主、民生,建立了中華民國,影響了一大批進步人士,其中影響最大的兩個人是蔣介石與毛澤東。也可以說,是改變了他們兩個人,但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改變。 眾所周知,蔣毛二人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叱咤風云的偉人。在政治上,他倆的觀念完全相反,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與留給后人的不同評說。我們一定知道,孫中山當年的革命理念,一定是希望走毛澤東這條道路,而不是蔣介石這條道路。 同一個人,同一種思想,同一種理念,影響也改變了兩個不同的人,影響是一樣的,但改變的卻不同。 我們怎么來評價孫中山?又怎么來評價蔣介石和毛澤東呢? 影響是一樣的。只要靠近,任何人都可以受到另一個人的影響。至于影響效果如何,那就要看被受影響的這個人的接受程度如何了,也就是后面的改變。接受程度不一樣,影響大小也就不一樣,哪怕是看似沒有被影響,也是影響,這種影響稱之為靜止影響,物理學上地球是運動的,但我們看見的是靜止的,但它的確是運動的。改變不一樣,它是動的,看得見的動,當然,也有看不見的動,這跟時間的三根針是一樣的,看不見動的動是時針和分針,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屬于這兩根針,影響之變在慢慢發(fā)生,很快就能得出真理。看得見的動是秒針,跟止痛藥一樣,喝下去立馬見效。 毛澤東的影響之大可以說無人能超越,他改變了中國,甚至改變了世界,但他也有沒改變成功的人(但影響了),好比革命年代跟他一起鬧革命的人,從共產黨轉向國民黨,從共產黨變成叛徒,更有無動于衷的人。 蔣介石也一樣,受孫中山的革命影響,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中國。但他對自己對中國的改變,并不是孫中山在世時想要的改變。所以說,他所受孫中山影響產生的改變并不是一種成功的改變,不成功的改變稱不上改變,這改變是無效的。他的一句“給我上”至今讓人憤憤不平。 于是,我們得出結論,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是完全可能的,不管這種影響有多大,只要他參與了,就能產生,致以結果如何,那不是這個給予影響的人決定的,而是被影響的人決定的,因為只有他自己才有權決定自己因受了這個人的影響到底是否是自己希望要的結果。一個人若是從方方面面都承認與接受給予他影響的人的觀點是好的,是對的,但他自己就是不想在行動上去實踐,那他是改變不了的,只能說是影響。就跟廚房里飄的菜香味,有些人吃了,就能真正在胃里、在心上、在舌尖上回味無窮,有一些人聞到了,承認它香,但沒有吃,那這種回味就只能在神經上感知,不能用肉體來體驗,不能用肉體來體驗的快感永遠感受不到真實的快感。 現(xiàn)代企業(yè)里,許多領導拿名人的故事、拿自己的故事來激勵、要求下面的員工,希望他們能達到他們的高度與成功,陳安之、徐鶴寧、董明珠、馬云、馬化騰、周嶸、李彥宏、張瑞敏、任正非,以及我在文章最前面提到的打工皇帝唐駿,等等。甚至很多人不惜一切代價花重金去外面聽課學習,想通過前人的成功分享來獲得、改變自己的貧窮和平庸,但最后的結果又有幾個人成功了呢? 這不能說這些人的課或書或視頻沒有效果沒有影響。若說沒有影響,但凡聽過或看過他們的人,都在心里是承認他們是了不起的,說的是有道理的,更有人因受他們課的影響改變了自己的。只是,改變的是少數(shù)人。 為什么? 答案只有一個。影響是容易的,改變很難。影響一個人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改變只有少數(shù)人。因為影響不需要行動,改變是要行動的。行動就要付出代價,代價不是一般人能付出得起的。因為付出不起,在和付出得起的人同時受一個人的影響后,最后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也就有了兩種截然的不同。唐駿的書《我的成功可以復制》寫出來給的讀者也是能付出得起的那部分人,對于付出不起的讀者僅僅只能影響一下,他所說的“復制”不是從他的文字里獲得成功,而是從他文字里去真正感受并加以行動,更需要有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才行。 文學與數(shù)學不一樣,文學一句話有千萬種答案,數(shù)學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答案,但最后的最后,也是一樣的,那就是:都希望結果是對的、好的。不同的人對文字的理解不同,所看待的問題就不一樣,最后得出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不一樣的結果,取決了他不一樣的人生。對于那些理解沒有他人理解的那么好的人來說,他最后收獲的結果不能和他人比,有遺憾,他也怨不得任何人,要怨只能怨自己,畢竟,跟他同時接受影響的人成功了。 再優(yōu)秀、再偉大的人也沒有能力改變一個人、一群人的,只能說影響。盡管有很多人的確是從他的身上改變了自己,但這改變不是這個優(yōu)秀、偉大的人幫他改變的,而是從他的影響中通過被改變的人的實際行動來改變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改變任何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任何人把東西吃進肚子里了就能給他溫飽。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別人給予的只是激勵、思想灌輸和心靈慰藉,思維與行動得靠自己。 要想看一個人是否受另一個人的影響來獲得改變,最直觀的,最直接的做法,看他的思想是否真的想改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我(唐駿)的成功不能復制,只能影響。 以上是為九月感悟與反省,亦是總結。 2017.10.1 人事行政辦公室 起飛 歡迎你的評論與分享 祝節(jié)日快樂! ? 反省,是對自我的理性批判,是對自我的真誠關照。反省,是認識自我的一條途徑,是提升自我的一種手段,是改造自我的重要方法。人是自然的人。人是社會的人。人是歷史的人。人事企業(yè)的人。尋求進步和發(fā)展是人的基本屬性。因而,反省,是一種自信、是一種坦誠,更是一份求真。 ——中財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