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08/10/2018 本來說好去爹媽家吃,乍然間,那區(qū)域居然停電!早上停到晚上,我爹說咱出去吃吧,他請客。 我說干嘛出去啊,停車都不方便,咱叫外賣就行! 俺爹一聽外賣就皺眉:那種盒飯有啥意思!我說現(xiàn)在的外賣可不是盒飯了,你想吃啥就有啥! 打開APP,知道兩位老人家常熟口味,挑一家還比較靠譜的本土菜店,就選中了虞情未了。這店雖然去的不多,但總的水平還行。 結果是我的失誤,像粉絲這類東西完全不適合熱的時候燜在餐具里長途運送,到我這就成了一個餐盒形狀的布丁…… 其他都可以接受的。 周二 09/10/2018 假期之后,可以開始正常家庭廚房運作模式了。先從冰箱里翻了一點點小排出來,裹了漿做酥肉湯,這是按美食作家王剛的視頻照抄,結果鹽放少了,湯太淡……看他的視頻,總覺得他做的口味也都偏淡。 周一時候丫頭去南門買了一斤八兩松樹蕈回來,熬了點蕈油。這幾天跟幾個北京的朋友聊起,原來北京也有這玩意兒啊,他們叫黃臘菌,俗稱紫菌,而且也是拿來熬油的,拍了現(xiàn)場照片來看,完全一模一樣??磥沓J焯禺a(chǎn)又少了一樣?順便說說,這在湖南叫雁來菌,在湖北叫重陽菌,也是有一樣熬油的做法,但他們會加些辣椒進去,口味就算是有區(qū)別吧,但北京這個真是完全相同。 蕈油燒了豆腐,再買點基圍蝦剝蝦仁之后滑了個蛋。 周三 10/10/2018 本來是想好了晚飯吃啥,突然下班就有點饞海膽,打個電話給兆治問活海膽需不需要預訂,回答說今晚就有??!那揀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去吃幾個海膽唄。 ??次椅淖值娜酥莱J爝@地界的日料,我一直是比較認可兆治的,覺著他的那些東西味道都和其他家妖冶的賤貨不同,除了燒鳥類有些弱以外,其他料理像牛丼飯什么的都會有自己獨到的味道和風格,不是千篇一律的調(diào)料包沖出來風格。去了那么多次,也還從來都很滿意的。 結果就撞了雷了,海膽又瘦,又沒甜味,酸酸苦苦還有些腥,這特么是活的嗎?店家倒也自己有數(shù)說這次的海膽不大好,原價98一個的我算您60吧。特么我寧可出98吃個滿意??!不能控制品質(zhì),用低端貨走低價路線,這還是兆治的風格么?牛丼飯的牛肉老了,炸雞塊的火候沒控好肉顯得干了……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差,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感覺很不滿意! 如果我頭回去兆治吃到的是這個水準,大概是會一生黑的! 周四 11/10/2018 雖然家里添了個冰柜,但半爿豬往里頭一扔,基本也就滿了。所以丫頭催著還是要趕緊消耗家里存貨。說實在的家里藏得東西多了,往往時間一久就自己都忘了,干燥箱里冰箱里經(jīng)常會突然發(fā)現(xiàn)哎怎么還有這個在!一算時間那時候“胡蘿卜”還是百度敏感詞…… 一早去買點花生回來油氽一下,晚上配著雞胸脯肉來做宮保雞丁,豬油渣拿出來蒸的軟了,和松花菜一起燒,還有就是又去買了些蕈回來熬蕈油,趕著新鮮的時候,要多吃,所以燉個蛋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件事。 周五 12/10/2018 想起來常委群好久沒聚,上次誰帶來的三文魚頭還在我冰箱里總的找個時間吃掉。臨時吹哨子喊人結果安娜和a妹沒空,流星一家門過來,帶了四個菜:紅燒蝦,紅燒排骨,紅燒雞,紅燒豆腐……她是有多喜歡紅燒? 我也紅燒了個蘿卜,大腸和萵筍一起炒香辣味帶點脆的那種,再把兔兔帶來的大排回炸了一下,加椒鹽粉。 丫頭反復強調(diào)菜是不夠的,要不要燉個蕈油燉蛋。我就知道,她想做這個菜,也罷,新熬的蕈油當然要盡快吃。 周六 13/10/2048 前幾天有人來約我去吃鮮貨俚火鍋,說是朋友開的請我去嘗嘗。白吃的事,我一直不太敢,怕吃人的嘴短了不好說話,人家卻眼巴巴的等著我夸贊幾句,難免會耽誤了別人的正事對不起店家。所以么,婉拒了。 到了周六吃午飯時候,腦子里就想起這店來了,那不如自己去嘗嘗好了,好壞都能說。 進門就是一排新鮮蔬菜插在那兒,我對種菜不是很懂,但這么冷霧噴著是不是更像超市里的保鮮而不是種植的情況?大部分蔬菜對溫度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才會有保溫大棚的存在。 拐過彎迎面就是一排大牛骨在那兒放著,示意下邊那湯就是用這牛骨燉出來的,確實很震撼。牛骨湯是這邊最主打的鍋底,所以當然必點。只是我點鍋底時候理解錯誤,三色鍋上來只是中間很小的一圈是牛肉湯,兩邊重頭戲反而是辣鍋和番茄鍋。而且這個沒有選擇,三色鍋無論怎么選(還有一個菌湯的選項)牛肉湯永遠是在中間最小份。這也是蠻奇怪主打的品種居然不主推!特地另外拿個碗來舀了些牛肉湯喝,卻沒有一絲牛肉味。果然那些大骨只是拿來拍照的。 其他兩個么,麻辣鍋不香,完全是家庭吃火鍋瞎折騰的水準無法跟任何一家川味火鍋店相提并論,番茄鍋太酸,口味不夠均衡——自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口感體驗,不是絕對正確。 食材中,毛肚和鵝腸真的是很久很久很久沒吃到這么好的了,現(xiàn)在很多火鍋店吹牛逼的毛肚都只是嫩,卻沒有脆的口感。鮮貨俚的毛肚就真是脆到?jīng)]道理可講,完全值得再叫一盤。 鮮切牛肉還行,雖然只是隨便什么肉都切一塊而不是像潮汕牛肉鍋那樣分得很明確的各種部位,但燙得恰當了,還是可以吃。但拍照發(fā)朋友圈之后送的厚切肥牛就很差,這肉特別奇怪是不管煮多久也還是發(fā)微微紅色,跟沒熟似的,不知道什么道理。 牛肉丸子是超市里賣的撒尿牛丸水準,老油條也是面都沒發(fā)好炸不松的那種速凍貨。酥肉沒有芝士魚豆腐沒有菜單上還特地標出了推薦。 整體而言就是個沒啥個性的四不像火鍋店,可以去買了毛肚和鵝腸打包去其他店吃。 晚飯外頭應酬。 周日 14/10/2018 吃方便面,農(nóng)心的部隊火鍋面,還有跟狂剁買的從日本帶回來的柚子皮面,想用雞蛋跟培根煎個澆頭,一翻身做成車禍現(xiàn)場…… 下午跟丫頭干了一仗,晚飯拖延到將近九點才吃。不過反正周末,有什么干系?煮一碗蕈油面,再煎一盤煎餃,明天又要上班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