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專業(yè)科普歷史10年了 作為所處時代、地區(qū)最有權(quán)勢人。帝王們的陵,成為了盜墓賊口中的極品,因而古今帝王墓被盜,成為了1種歷史常態(tài)。為了防止被打擾,帝王們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墓地藏起來。 但小袁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奇跡”,三國時期的蜀漢皇帝劉備,它的墓明目張膽地放在“鬧市”,準(zhǔn)確位置從未被隱瞞,卻保存至今未盜。而同一時期的曹操墓位置,至今還停留在猜測階段、討論階段,被曹操藏得非常好,可能會成為千古之謎。 既然我前面用了明目張膽,那我們就來看看,劉備墓到底有多么的“囂張”。成都是一個類似北京的環(huán)形城市,主城區(qū)分為一環(huán)、二環(huán)、三環(huán)……。其中最老、最繁華的莫過于一環(huán)內(nèi)了,哪里是成都心臟,人流多、寸土寸金。 而劉備墓所在武侯祠,就在成都中心的中心天府廣場西南角,在一環(huán)內(nèi)……??v使城市變遷,哪里歷朝歷代都是成都最繁華之地,劉備的墓,放在哪里,在盜墓賊的眼里,可謂是“囂張”到了極點。 武侯祠雖然叫武侯祠,但是以目前的形態(tài)來說,武侯諸葛亮并不算是主角,主角是他的主公劉備,整個景區(qū)建筑主體,是以漢昭烈廟為核心,后面的惠陵,則代表了這個建筑群的目的“陪葬”劉備。 最初的武侯祠,本身只是因為諸葛亮在蜀漢的功績顯赫,為了犒勞他,以及向整個蜀漢天下宣告皇帝沒有忘記這個功臣,讓他的聲譽流芳百世,在惠陵旁邊,專門修個小祠堂“陪葬”。 在君權(quán)至高無上的年代,這是諸葛亮作為臣子的至高榮譽了。 明朝的蜀獻(xiàn)王朱椿,在1391年修繕武侯祠和漢昭烈廟之時,突發(fā)奇想,將諸葛亮得像移入漢昭烈廟供奉,武侯祠和漢昭烈廟才開始融合為一個建筑群。 由于諸葛亮在民間的呼聲太高,完全是神話級的人物,漸漸的漢昭烈廟退居二線,武侯祠取代它成為整個建筑群的總稱,怎么看,怎么有個“宣兵奪主”的感覺。 不過貌似因為武侯祠的強勢,他里面的惠陵漸漸的被人淡忘了,若不是親自到哪里,我想,很難有人,會想到武侯祠背后確是劉備墓,難道不是諸葛亮墓才恰當(dāng)? 劉備墓,我們現(xiàn)在稱其為漢惠陵,陵墓占地2000平方米,封土高12米,走進(jìn)陵墓周邊,有一道180米長的磚墻環(huán)護。史書明確記載,劉備生前最愛的甘、吳二位夫人,跟他一起長眠于此。 陵前有“漢昭烈皇帝之陵”碑,這碑并不是三國時期的產(chǎn)物,是1788年的清乾隆時期的權(quán)貴立,從這個事實可見,劉備墓從古至今都是肉眼可見,同時,歷朝歷代對它都很客氣,立碑也無疑是告訴世人,這墓當(dāng)權(quán)者照著的。 而這可能是劉備墓,多年未被盜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盜墓這件不光彩的事,從業(yè)者,跟權(quán)貴們鬧翻了,往往是得不償失,或者是自尋死路。 福利 熱愛歷史的朋友,出于反饋大家的支持,多年收藏的超50G中國老照片免費分享給大家,跨度為清末到民國。大家關(guān)注我 私信“老照片”即可獲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