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仙·劍客·書法家| 作者:李紫君

 大河文學 2020-09-15


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編輯部微信號:dahewenxue2017

詩仙·劍客·書法家

——從李白《上陽臺帖》說開去

和中國的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我也是讀著李白的詩歌長大的。后來,讀的書多了,才知道李白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名劍客;再后來,在家鄉(xiāng)濟源看到李白的傳世書法作品《上陽臺帖》,才知道李白更是一個書法大家。

詩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巴爾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李白即生于此。幼隨父遷居四川錦州昌隆青蓮鄉(xiāng),其少年時代在蜀中度過?!皳?jù)太白詩文自敘,系出隴西漢將軍李廣之后,于梁武昭王為九世孫?!?/span>

少年時期的李白受過良好教育,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 “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與韓荊州書》);“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其五)。李白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18歲時,隱居大匡山讀書,師從趙蕤學習縱橫術。25歲時,出三峽,入湖北,游洞庭,登廬山,下?lián)P州,訪東魯,走山西……尋訪名勝古跡,結交豪紳權貴。漫游不僅讓李白樹立了縱橫天下的遠大抱負,還成就了李白浪漫主義詩人的氣質。

在李白現(xiàn)存的千余篇詩作中,既有《蜀道難》《梁甫吟》《夢游天姥吟留別》等一批雄強、奇?zhèn)?、奔放、壯麗,充分表現(xiàn)和反映其豪邁不羈的性格和對國家的興衰、人民的苦樂積極關心的政治態(tài)度的樂府、古風體詩;也有《靜夜思》《贈汪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早發(fā)白帝城》等流露其醇美、流暢、深遠、自然、真摯、含蓄思想情感的五、七言絕句。他筆下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膾灸人口、婦孺皆知的詩句,集中展現(xiàn)了其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格。

李白被人們尊稱為“詩仙”,當之無愧。史載:“天寶初,(白)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yè)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享樂。遂薦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如此蔑視權貴,放蕩不羈,實非凡人所為。他的摯友、大詩人杜甫詩云:“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崩畎鬃约阂舱f:“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崩畎咨钤陂_放包容的盛唐時期,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形成了他那豪放奔逸的藝術風格。超乎尋常的夸張描寫,清新明麗的韻律節(jié)奏,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離奇惝恍、縱橫變幻、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壯麗美景,成就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歌藝術成就。有關對李白光輝詩作的贊譽,歷代連篇累牘,有口皆碑。清人沈德潛曾評價說:“太白落想天外,局自變生,大江無風,濤浪自涌,白云舒卷,從風變滅。”可想其詩歌藝術成就之高。

劍客

李白是一名武藝超群的劍客。千古文人俠客夢,在唐代,作俠客、為大將是當時年輕人的普遍追求,是大唐太平盛世的時代精神,是一種時髦的人生觀。楊炯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李頎說:“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古意》);高適說:“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燕歌行》)等等,概莫如是,實風尚所致。所以,李白追求高明的劍術,憑借其聰明才智,成為一名武藝超群的劍客,一點也不奇怪。

唐代盛行歌舞,且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其中屬于“健舞”類的《劍器舞》,更是氣勢磅礴、動人心魄。李白的詩中確實有很多寫到劍的,如“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長劍一杯酒,男兒放寸心”,“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等等,由此對劍在李白生活和心靈中的位置可見一斑。

“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李白身材不夠高大,但身輕體健,有萬夫不擋之勇。唐代民間流行斗雞活動,傳說李白年輕時脾氣火爆,在一次斗雞活動中,大發(fā)神威一連手刃了好幾個潑皮。所以,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李白“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他生平總是“劍不離身,身不離劍”?!缎蜁V》中說他“卯歲知通書,及長好擊劍,落落不羈束”。在《上裴長史書》中,李白說自己25歲從故鄉(xiāng)西蜀出發(fā)時是“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民間傳說,青年時期的李白出川游歷到湖南岳陽時,他的蜀中好友吳指南突然病逝。就在李白為其好友守喪期間,來了一只猛虎,此時李白如逃走,猛虎便會撕食好友尸首而不會追趕他。但李白為了保全朋友的遺體,竟冒著生命危險與猛虎對峙,最后終以手中劍逼退餓虎。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崩畎椎摹秱b客行》不僅僅在寫他所景仰的古時的俠客,可能也是在暗寫自己的經歷?!缎绿茣氛f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李白在向別人推介自己的特長時曾說:“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與韓荊州書》)明明白白地強調:自少年時,他就開始學劍。他生怕別人會因為他的五短身材而瞧不起他的功夫,還解釋性地說:“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義氣!”為了學習劍術,提高武藝,李白在不惑之年還專門舉家遷往山東,拜裴旻為師。他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詩中寫道:“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碧拼峋丛凇逗擦謱W士李公墓碑》中講,李白“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愿出將軍門下。”裴旻將軍是李白的師父,是大唐第一劍客?!丢毊愔尽氛f裴旻表演時“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云,高數(shù)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zhí)鞘承之,劍透空而下,觀者數(shù)千人,無不悚栗。”李白作為裴旻的徒弟,其劍客身份確定無疑。

李白喜歡劍術,又到山東拜師學藝,兼有名師指點,他的功夫自然了得。他在《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一詩中寫道:“懷恩欲報主,投佩向北燕。彎弓綠弦開,滿月不憚堅。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匦袅鞴?,轉背落雙鳶。”如果這是寫實,李白完全可以歸于武林高手之列。李白除了有一個著名的劍客師父外,還有一個徒弟,據(jù)《贈武十七諤》載,他的徒弟叫武諤,排行十七。從詩序中可以看出,武諤是個殺手,不是詩人。他拜李白為師,是要學武藝,而不是學詩文。難怪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說:“李白的武藝也達到了驚人的高度?!?/span>

書法家

李白是詩仙,是劍客,還是一個大書法家,由于其詩名太重,書名為其所掩。馬宗霍《書林藻鑒》記有一則軼事:“玄宗命(李)白為宮中行樂詩,二人張朱絲欄于前,白取筆抒思,十篇立就,筆跡遒利,鳳跱龍拏。”其實,李白的書法藝術成就也是很高的,前賢對他及其書法亦多有推賞?!稌窌氛f李白“善楷隸、行草”。宋代黃庭堅在《山谷題跋》評李白的詩與書云:“及觀其書稿,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天寶間,不能以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蓋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歟。”清代周星蓮在評價其書法藝術時說:“李太白書新鮮秀活,呼吸清淑,擺脫塵凡,飄飄乎有仙氣。”趙佶在《上陽臺帖》題跋中寫道:“太白嘗作行書,有‘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名也?!?/span>

據(jù)史料載,宋代御府內原收藏有他的書法作品五件,其中行書有《太華峰》《乘興帖》,草書有《歲時文》《泳灑詩》《醉中帖》。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卷》李白名下附有其手跡石刻一幅,即《送賀八歸越》。賀八者,賀知章也。《送賀八歸越》就是《全唐詩》中的《送賀賓客歸越》,書載:“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笔舟E石刻中的首句是“鏡湖流水始春波”,或是李詩的初稿,或是刊刻所誤,按照李白的藝術風格,《全唐詩》所錄應為正本。據(jù)《中國書法大辭典》載,李白傳世的書作還有《上陽臺帖》《月下帖》《天門山銘》《游泰山六詩》《青山詩碑》和《象耳山留題》等。其實這些帖子大多都已失傳,僅有《上陽臺帖》為其傳世真跡,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陽臺(宮)現(xiàn)存在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華蓋峰南麓,系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所建,今日依然恢宏壯麗,香客不斷。司馬承禎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曾受大唐三代皇帝崇敬。特別是唐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專門為他撥款,讓他在王屋山自選形勝,修造了陽臺觀(宮),并御題匾額;隨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隨他學道。根據(jù)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等有關記載,司馬承禎不僅道術精深,而且詩、書、畫皆有極高造詣,曾在陽臺宮內作山水壁畫,畫高一十六尺,長九十五尺,畫中仙鶴、云氣、山形、澗壑一一畢呈。李白724年(唐開元十二年)出蜀游三峽,至江陵遇道士司馬承禎,得到司馬承禎贊賞。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皇室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對他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便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李白為司馬承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興奮之余,便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從此名揚天下。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高適同游王屋山陽臺宮,尋訪司馬承禎,待到達陽臺宮后,方知司馬承禎已經仙逝,無緣再見。不見其人,惟睹其畫,有感而作《上陽臺帖》。

《上陽臺帖》為墨跡本,草書,寫在白麻紙上。據(jù)《石渠寶笈》記載,帖縱八寸八分,橫一尺一寸九分,五行,二十五字。內容是:“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贝颂抢畎讓λ抉R承禎所作壁畫的贊美之詞,其書法線條蒼勁雄渾,氣勢豪逸,多用外拓筆法,筆意渾厚,有大家風范,歷代書家都給予高度評價。此帖前隔水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并評價說:“字畫飄逸,豪氣雄健”。元代張晏題跋:“謫仙嘗云: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陸(東元)真奴書耳。自以溢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積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云之志,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痹嶈肌堆軜O》卷下之《古學篇》說:“太白得無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言其雖不專意于書法,而能得書法之神妙,細品此帖,筆法超放,如游龍翔鳳,迅如奔雷,疾如掣電,出規(guī)入矩,飛舞自得,與其瀟灑奔放、豪邁俊逸之人品詩風相為表里?!痹鷷覛W陽玄題詩云:“唐家公子錦袍仙,文采風流六百年;不見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煙?!痹鷮W者杜本曰:“太白之書何如長史,然豪雄渾壯,固不異也?!鼻』实垲}其引首,譽之為“青蓮逸翰”,并為之釋文,說“觀其筆氣豪逸,非他人所能贗托。”卷前后及隔水上鈐有宋人趙孟堅“子固”“彝齋”,南宋權臣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和清內府以及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歷代書畫著錄如《吳氏書畫記》《裝余偶記》《平生壯觀》《墨緣匯觀續(xù)集》《石渠寶笈初編》等對此帖都有記載,啟功先生就《上陽臺帖》指出:“從墨跡的時代風格上看,這帖和張旭的《肚痛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都極相近?!绷碛袝以u論說:“觀李白這一墨跡,我們可以從筆墨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強烈的韻律感,加之字體大小有對比、用筆粗細有變化,筆勢靈動超逸,因而益發(fā)彰顯出雄強之風。他通過用筆的輕重疾徐、墨色的濃淡枯潤等藝術手段,形成張揚主體生命價值的藝術風貌?!薄吨袊鴷ㄨb賞大辭典》評價:“在李白老筆縱橫的《上陽臺(詩)帖》中,每一個墨點,每一根線條都天然地滲透著他的性格,表現(xiàn)為絕望之后的一種清壯沉雄、自然放達的氣度,非一簡單的‘飄’字所能概括了的?!比绱耍嘧阋宰C明這是一件珍如拱壁的墨寶。

1911年清帝遜位,溥儀兄弟將《上陽臺帖》攜出宮外,多次轉手。1937年,為了保住國寶不流出外境,近代著名書法家、收藏家張伯駒先生以6萬銀元購得。1956年,張先生將此珍品贈予毛澤東主席。1958年,毛主席按照黨內的有關規(guī)定將此珍品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如果說李白在《上陽臺帖》中運用圓熟的筆墨技巧,表現(xiàn)了他那“筆跡遒利,鳳跱龍拏”的酣暢之氣;那么,《壯觀碑》更是體現(xiàn)了他那高超的書法藝術素養(yǎng)。據(jù)《山東通志》載:“《壯觀碑》二大字為太白親書。碑陰題云:賀知章為任城令,與太白友善,過任城所觀覽,書此二字?!薄稘鷮幹葜尽穼Υ吮拇鏇]等情況有記載:“壯觀石刻,在明倫堂前,唐李白在任城時所書。元至正初,永豐里人得此碑于沛中。元末兵起,付于草蕪。明天臺邵公,移置州學。”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山東省濟寧市地委黨校(原州學遺址)發(fā)現(xiàn)“觀”字石碣。此碣為正方形,邊長78厘米,字徑72厘米,楷書大字,左下角有“太白”署名。由此可見,原碑為兩塊,“壯”字石碣仍失之不存。石碣雖只有一塊,亦足以讓后人親睹李白楷書之風采。“觀”字寫得雄壯渾厚,著墨豐滿,線條瀟灑豪放、自然流暢,用筆遒勁健壯、圓潤厚重,統(tǒng)體穩(wěn)中求變,茂密緊湊又顯舒展,如左邊草字頭下面的兩個“口”,寫成相連屬、較為開張的兩點,既壓縮了左半部過分修長的體態(tài),又彌補了右上角過“虛”之不足;又如左下“佳”四橫都呈上揚之勢,既和右上角的“目”取得呼應,又為右下角的“兒”留出空間。這都是書法大家匠心經營的結果。

作為一名浪漫主義詩人、劍客兼大書法家,李白對于書法藝術的一些觀點不可能不在他的詩作中反映出來。李白除在其傳世書法作品中反映出來的崇尚飄逸和豪逸之外,他還崇尚清真、瀟灑,崇尚天真,崇尚快節(jié)奏、大寫意的狂草。雖然李白論書詩作不多,但從他的詩篇《王右軍》和《草書歌行》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崇尚積極浪漫主義的書法創(chuàng)作主張。其實,李白書風與詩風互為表里,同臻妙境。李白論詩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揮翰同樣追求自然清新、渾然天成。

史載:王右軍崇尚道教,尚道慕仙,不但為人清真、瀟灑,而且書法亦清真、瀟灑。他童心未泯,特別喜歡白鵝。山陰道士喜養(yǎng)鵝,與王羲之友善,交往甚密。王羲之平時惜墨如金,道士多次向他求書《道德經》,他都未曾許之。故道士以白鵝誘之,許以白鵝換書,王才允諾,揮筆疾書,精妙入神,書畢抱起白鵝就走,連告別一下都顧不上。李白仰慕王羲之其人,也崇尚其書。李白青少年時慕仙尚道,氣質清真,其行書、草書瀟灑飄逸,這與王羲之是有相通之處的。李白在《王右軍》詩中寫道: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

埽素寫道德,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從詩中可以看出,李白仰慕清真、崇尚瀟灑的書法審美思想可見一斑。

李白作為充滿浪漫情致的杰出詩人,他的積極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觀使他鐘愛行、草書體,使他寄情于那種瀟灑奔放的書風?!恫輹栊小肥抢畎讓懡o唐代書法大家懷素的一首詩。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懷素生于公元725年,兩人相差25歲左右。從李白稱懷素為“少年上人”和懷素杰出的草書成就看,此詩為李白50歲前后所作。詩歌全文如下: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shù)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李白通過詩歌的形式,歌頌了唐代書法大家懷素的草書藝術,同時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崇尚天真,欣賞狂放書法的審美觀點和“不師古”的書法創(chuàng)作精神。

在詩的前部分,李白運用浪漫主義詩筆把懷素的浪漫主義書風刻畫得淋漓盡致。李白極盡浪漫詩筆之能事,把懷素草書的顛狂變幻的顛狂不羈的神態(tài)非常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出來。李白不僅非常欣賞懷素草書中那種驟雨飛雪、龍飛蛇舞、風馳電掣、刀光劍影、神出鬼沒的奇異意象,而且也非常欣賞懷素醉后倚床(床:坐具),筆掃千張紙的豪情狂態(tài)。在詩的后半部分,李白竭力謳歌懷素“不師古”的革新精神,他甚至對代表中國古代書法正統(tǒng)的東晉“書圣”王羲之、東漢“草圣”張芝,都采取了懷疑和否定的態(tài)度。在他心目中,書法藝術應該“貴天真”,直抒書家胸襟。莊子說:“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崩畎资切欧畹兰艺軐W的,他的這種書法觀可以說是從他的道家哲學中派生出來的。

雖然李白論書詩作不多,但從他的詩篇《王右軍》和《草書歌行》以及其他詩詞中的精美詩句,如:“落筆灑篆文,崩云使人驚”“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揮翰凌云煙”“飛父何灑落,萬象為之摧”,可以看出李白的書法理論修養(yǎng)也是極高的,難怪后人贊其書藝“思高筆逸”(見《太白碑銘》),“太白得無法之法”(元鄭杓評李白語)。

文字編輯:常城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大河文學"ID:daheliterature

作者簡介

李紫君,女,黨員,1992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濟源市,畢業(yè)于河北美院,現(xiàn)就讀于蘇州大學藝術學院,主修書法與篆刻專業(yè)。曾任河北美院書法學院學生會主席,班級團支部書記。河南省書協(xié)會員、濟源市書協(xié)理事、濟源市美協(xié)會員。其作品先后被韓國書畫協(xié)會和東北亞國際藝術中心收藏,5次被收錄并結集出版。主要獎項:東北亞國際書畫攝影展銀獎、海裕國際書畫(國學小品)賽特等獎。

附:李紫君書法作品、國畫作品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