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之道精微至極,有點穴、打穴、拿穴、閉穴,門道甚多,概以點穴名之。按時擊穴,限時取命者雖說少見,但是不能說沒有。今傳十二時辰氣血流注大法如下,望諸君細心研究,仔細推敲。 閉穴法(拿穴亦略同)之十二時辰為: 子踝、丑腰、寅在目; 卯面、辰頭、巳手熱; 午胸、未腹、申在心; 酉背、戌項、亥股隙。 點穴法(打穴略同)三十六大穴歌為: 子時首在心窩,子中兩乳下左右血腕穴,子末血痰穴。 丑時首行左乳上二仙傳道穴,丑中右二仙傳道穴,丑末胃腕穴。 寅時首行左將臺穴,寅中行右將臺穴,寅末行咽喉穴。 卯時首行舌咽穴,卯中行左耳后風(fēng)門穴,卯末行架梁穴。 辰首行右耳后開空穴,辰中行頭頂天空穴,辰末行對口穴。 巳時首行項下2寸節(jié)人空穴,巳中行左邊風(fēng)眼穴,巳末行右邊鳳眼穴。 午時首行右邊雙燕入洞穴,午中行背漏穴,午末行左邊雙燕入洞穴。 未時首行左邊掛膀穴,未中行架梁穴,未末行右邊掛膀穴。 申時首行右邊鳳翅穴,申中行腰眼穴,申末行左邊鳳翅穴。 酉時首行左邊凈瓶穴,酉中行尾結(jié)穴,酉末行右邊凈瓶穴. 戌時首行左邊膀胱穴,戌中行右邊膀胱穴,戌末行左邊盆弦穴。 亥時首行右邊盆弦穴,亥中行肚臍穴,亥末中脘穴、丹田穴(關(guān)元穴)。 詩曰: 周身氣血有一頭,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時遇穴若傷損,一七不治命要休。 子時走向心窩穴,丑時需向泉井求。 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星巳鳳頭。 午時卻與中原會,左右蟾宮分在未。 鳳尾屬申屈井酉,丹腎俱為戌時位。 六宮直等亥時來,不教亂縛斯為貴。 另有喻老祖?zhèn)鞲柙E: 子時氣血正在心,入睡如同命歸陰。 肺乃相轉(zhuǎn)宮街行,諸臟腑氣自存精。 (子宮血走胃脘穴、中管穴、心窩穴。) 丑時不宜破喬空,喬空穴在正當(dāng)中。 太陽在左太陰右,打傷破頭忌當(dāng)風(fēng)。 (丑宮血走太陽穴、太陰穴、喬空穴。) 寅時氣血耳根中,井口傷重七孔通。 血流七孔身關(guān)過,心驚肉跳命歸陰。 (寅宮血走井口穴,二龍戲珠穴、對口穴。) 黑猩過度怕卯時,二仙傳道都不宜。 五馬破槽左右用,時到穴堂莫亂動。 (卯宮血走二仙傳道穴。五馬破槽穴、白蛇進洞穴。) 辰時氣血歸天庭,對正后管二孔離。 還有肺痿此時童,三穴都是在辰時。 (辰宮血走后管穴(拔山穴)、肺痿穴(肺俞穴),天庭穴。) 巳時血頭咽喉間,肩背打得神昏轉(zhuǎn)。 手重妙藥都難救,手輕可服回生丹。 (巳宮血走咽喉穴、井欄穴、鳳頭穴。) 午時焦心邊關(guān)度,小心中原打不得。 若凡午時破午脈,血是蓮花醫(yī)不得。 (午宮血走中原穴、脈腕穴、白蛇入洞穴。) 未時血氣在蟾宮,打翻肚角先手功。 內(nèi)有盆弦共腦腫,輕二重一經(jīng)相連. (未宮血走蟾宮穴、 肚角穴、盆經(jīng)穴。) 申時血氣鳳尾中,麒麟不退忌申宮。 打落腰子自笑經(jīng),即時三刻命歸陰。 (申宮血走鳳尾穴、 腰子穴(腎命穴、麒麟穴)。 酉時血氣在丹田、內(nèi)有膀胱兩相連。 凡是重手打脫氣、難進手時命歸天。 (酉宮血走丹田穴(屈井穴)、膀胱穴(肚腹穴)、鉤子穴。) 銅壺滴漏忌戌時,月里偷桃很不宜。 若對時辰重傷了,小便滴尿便淋漓。 (戌宮血走月里偷桃穴、銅壺滴漏穴。) 亥麻正穴需慎防,受傷之人人面黃。 行路一步都難過,十二穴頭有妙方。 (亥宮血走涌泉穴、麻穴(足三里穴)、六宮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