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關(guān)于火龍果的正確認(rèn)識——有時,植物學(xué)博士也未必是對的

 旅行的公豬 2020-09-11

如果想了解一樣物種,通常我會搜索果殼的【餐桌物種日歷】,里面有不少博士寫的科普文章,或條理分明、或有聲有色,讀之受益匪淺;而評論區(qū)里,也不乏行尊大神,亦辯亦補(bǔ),讓人醍醐灌頂。

然而,人無完人,知識總在變化,縱算是博士寫的文章,有時也未必就顛撲不破。

【餐桌物種日歷】,不少插圖精美絕倫

因為想了解火龍果,我搜索【餐桌物種日歷】,看到2016年11月27日的“量天尺”,當(dāng)然,我也看了評論。不過,這一篇植物學(xué)博士顧有容先生寫的文章,除了評論里的爭辯,還有些少地方,需要斟酌,例如文章提及“公元1645年,量天尺被引入中國”——這個時間點(diǎn)是有爭議的,一是我沒看到任何史實文字支持,量天尺特征這么明顯,文人不可能搞錯;二是外國完全沒有17世紀(jì)量天尺傳播到中國的記錄。

這個時間點(diǎn)應(yīng)該是引自《中國植物志》,但如果認(rèn)同量天尺來自中美洲,那么,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應(yīng)幾無可能!首先是1644年滿清剛?cè)腙P(guān),戰(zhàn)事頻繁,外國人甚少踏上中土,縱算海事清寧,禁策又頒布;其次,新大陸正在陸續(xù)探索,且不說火龍果是否已發(fā)現(xiàn),這個時間點(diǎn),東南亞尚沒量天尺,突然就傳到中國,顯然難以想象。

火龍果用處,圖匯編

接下來,我參考眾多學(xué)術(shù)文獻(xiàn),但愿以更準(zhǔn)確的描述來介紹火龍果。

一、什么是火龍果

首先,火龍果是一種熱帶水果,當(dāng)然,它也可以種植在亞熱帶。

之所以叫火龍果,自然是因為它的苞葉酷似龍鱗,這也是它最大的特征!火龍果還有很多俗稱,例如根據(jù)果肉不同顏色,又有紅龍果、麒麟果等叫法;英文也叫Dragon fruit,正名Pitaya或Pitahaya,在原產(chǎn)地中美洲,pitaya其實是指新綠柱屬/Stenocereus蛇鞭柱屬/Selenicereus的果實,pitahaya則是指三角柱屬/Hylocereus的果實,dragon fruit本來也只指三角柱屬,但在日常交流中,人們顯然不會這么嚴(yán)謹(jǐn),慢慢地便習(xí)慣用dragon fruit或pitaya來代指所有火龍果。

Hylocereus還有量天尺屬的翻譯,Stenocereus有時也叫狹花柱屬。

苞葉即綠色三角葉狀體,圖匯編

火龍果是仙人掌果實的通稱,但并非所有仙人掌果實都叫火龍果,它主要是指三角柱屬以及三角柱屬與蛇鞭柱屬的雜交種,品種就更多了,所以不可能有對應(yīng)學(xué)名。不過,由于三角柱屬最為常見,學(xué)界認(rèn)可的就有15(the PlantList)或16種(GBIF),其中一種——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更是全球種植,自然也就成為代表品種。

雖然火龍果品種不少,但一般會分作三類:

  • 紅皮白肉Hylocereus undatus(也叫Pitaya blanca)

  • 紅皮紅肉Hylocereus costaricensis(也叫Pitaya roja, 又稱Hylocereus polyrhizus)

  • 黃皮白肉Hylocereus megalanthus(Pitaya amarilla, 又稱Selenicereus megalanthus)

火龍果在仙人掌家族里的形態(tài)區(qū)分,圖匯編

市場上,紅皮白肉火龍果最為常見,品種也最多,有白色、灰白等。

相較而言,一般認(rèn)為紅皮紅肉更甜更好吃,肉色有深紅、紫紅、大紅等,價格通常也比較貴;由于最先發(fā)現(xiàn)于哥斯達(dá)黎加,所以,代表品種Hylocereus costaricensis學(xué)名便帶有Costa Rican字根。

另外,火龍果還有少見的黃皮白肉,這種火龍果其實是三角柱屬與蛇鞭柱屬的雜交品種,一般認(rèn)為是Hylocereus costaricensis與Selenicereus inermis這兩種;由于產(chǎn)量低等原因,各國包括中國市場都鮮少見到;至于口感,有人說這種火龍果最甜,也有人說吃后容易拉肚子。

黃肉火龍果也叫麒麟果,花也最大,圖自維基

其次,深度認(rèn)識火龍果,還要認(rèn)識它的莖。

與127屬1750種仙人掌一樣,量天尺原先也生長于沙漠或半沙漠等干燥少雨環(huán)境,主要依靠莖的維管束來存儲汲取水分,葉已變得不重要,甚至變成了刺,以減少水分流失,并保護(hù)自己;而莖的皮層也演變成進(jìn)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量天尺莖是一種三角柱體,這種結(jié)構(gòu)可能是祖先為便于干旱時收縮,雨季時膨脹以使有更多空間儲存水,據(jù)說成熟的仙人掌Carnegiea gigantea便能在暴雨期間吸收高達(dá)760升的水。

量天尺的根與莖,圖匯編

最后,認(rèn)識它的花。

說到火龍果的花,那就難免要對比老媽經(jīng)常用來煲湯的霸王花。

根據(jù)《中國植物志》描述,量天尺又稱“霸王鞭”,“花可作蔬菜,漿果可食,商品名火龍果”,無疑,霸王花便是量天尺的花;實際觀察中,兩者也幾乎是一模一樣,都在傍晚或夜間開放,授粉完畢即凋謝,短則數(shù)小時,長則到天明。

量天尺花以至大多數(shù)仙人掌花都有“黑夜女王”之稱,圖匯編

那為什么霸王花不會結(jié)果呢?

這也是【餐桌物種日歷】“量天尺”篇評論激烈的原因,顧有容先生認(rèn)為是授粉有障礙。

顯然,七星巖沒有中美洲那種夜間授粉的蝙蝠,但那里的霸王花已不會在白天完全凋敝,就算是傍晚開花,蜜蜂也不至于休息,就算蜜蜂休息,不是還可以人工授粉嗎!何以上百年都沒有結(jié)果?實情是,七星巖的霸王花自交不親和!已有很多例證顯示,最先的量天尺不少是自交不親和,不幸逸生于七星巖的量天尺正是其中之一。至于現(xiàn)在大部分火龍果能自交授粉,完全是因為人工選擇的結(jié)果。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仙人掌花——“曇花”,名字顯然是來源于成語“曇花一現(xiàn)”,但成語中的曇花原本是指優(yōu)曇缽花(無花果樹),與仙人掌無關(guān)。曇花與火龍果花區(qū)別不大,不過,莖構(gòu)造差異卻很明顯,雖然一樣多分枝,但量天尺莖為三角柱,而曇花莖狀側(cè)扁。

火龍果花、霸王花、曇花的區(qū)別

量天尺生命周期很長,

通常超過100年,果實收獲卻可能只有幾十年。繁殖方式主要是播種、扦插,不過,商業(yè)生產(chǎn)上,一般不會采用播種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種子往往是雜交的,大概率會產(chǎn)生變異;扦插則容易生根,品質(zhì)也穩(wěn)定,還能縮短成長期,一年就可長高7-8厘米。網(wǎng)購火龍果苗,便是扦插模式,定植后一般第二年即可結(jié)果。

種子種植容易產(chǎn)生變異,但不一定就是壞事,篩選得當(dāng),通過優(yōu)良的種子,也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

量天尺的生命周期與破土而發(fā),圖匯編

不同火龍果品種,花期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5-11月盛開,花開后,30天左右即能坐果,再過30天左右成熟,大部分地區(qū)采果期是在7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一年大約可采收12批。

中國種植火龍果的地方,主要是在廣西、廣東、貴州,其中廣西生產(chǎn)規(guī)模最大,基本是商業(yè)化供應(yīng)基地;海南、云南、福建、臺灣也有種植,但產(chǎn)量較低,大致上是個體戶、小果園。從全球來看,則東南亞是最主要的火龍果種植地,特別是最大的火龍果出口國——越南。

火龍果開花期與坐果期,圖匯編

二、火龍果的原產(chǎn)地與傳播

眾所周知,仙人掌原生于美洲,火龍果既然是仙人掌果實,顯然也應(yīng)該來自新大陸;但由于中美洲以及南美洲不少地方都發(fā)現(xiàn)有野生種類,又沒化石存在,因此,火龍果具體起源于哪里,至今尚無定論。

有關(guān)火龍果的傳播,最早的文字記錄可追溯至1535年Oviedo親自出版的《General and 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dies》,至于16世紀(jì)時西班牙人引入菲律賓、1645年荷蘭人引入臺灣(也就是《中國植物志》所提及的),都沒有信史可參,不足為據(jù);就算真的有,這些地方出現(xiàn)的量天尺,包括歐洲,其實也與大多數(shù)仙人掌一樣,只是作為觀賞植物!而果實的重要價值,可能是自交不結(jié)果或太酸沒重視,也可能是沒發(fā)現(xiàn),以至于到1963年,才開始出現(xiàn)dragon fruit一詞,甚至是1990年前,除了原產(chǎn)地與部分成功種植的地方,全世界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有火龍果。

現(xiàn)在全世界都知道火龍果是一種好吃的水果,其實得多謝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越南自從100多年前(約1860年),法國人把火龍果帶到越南,并成功種出果實,在經(jīng)歷各種變革、戰(zhàn)亂(生命力超強(qiáng)且能結(jié)果的量天尺一度是越南人的救命食物),尤其是越戰(zhàn)后,開始大量栽培,逐漸引起鄰國注意,開始在東南亞傳播,以至引起世界注意。

火龍果原生地,圖自網(wǎng)絡(luò)

雖然火龍果的原產(chǎn)地莫衷一是,但不少歷史學(xué)者認(rèn)為,量天尺屬應(yīng)原產(chǎn)于中美洲,特別是墨西哥的墨西哥谷,墨西哥谷本身就是很多美洲農(nóng)作物的原產(chǎn)地,而且也是很多美洲古文明的發(fā)源地、大本營,例如阿茲特克文明。如果沒有古文明的刻意培育,原生火龍果是很酸的,這從野生火龍果身上不難看出;繼而通過古文明的探索或者征戰(zhàn),甚至是鳥類傳播,該種作物才得以在中美洲以至南美洲出現(xiàn),這也有點(diǎn)道理。

墨西哥以及中美洲的古文明,圖改譯自網(wǎng)絡(luò)

三、火龍果的利用與價值

火龍果雖然可以入藥、做菜,但主要價值還是作為一種水果,除此以外,作為盆栽,也是一種不錯的用途。

1、飲食

像各種水果一樣,火龍果既可鮮食,亦可制作果汁,特別是紅肉火龍果,做成的果汁別具風(fēng)味,外觀如粉紅佳人,煞是可愛!但紅龍果由于富含甜菜紅素,吃多容易造成紅便,如果不明底蘊(yùn),上完大號一望,可能會大吃一驚。

另外,你可能不敢相信,但火龍果莖確實也可以吃,例如打碎制作冷飲。

火龍果的飲食,圖匯編

2、盆栽

雖然火龍果種植一次,可以收獲至少20年,但那是果農(nóng)的事,一般人可沒有那個時間與功夫。

火龍果種子很容易發(fā)芽,幾乎是零失敗的盆栽對象!這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首先,借助勺子、網(wǎng)袋等工具,把果實種子篩出來,然后選取合適或有創(chuàng)意的種植盆,填以各種土壤介質(zhì),撒上種子,想加快速度的話可以覆膜,大概一周后便有1厘米高的芽,兩周后至2厘米!種子最好撒多點(diǎn),這樣才會營造出滿盆綠色,欣欣向榮。四個月后,植株開始出現(xiàn)小刺,半年,呈現(xiàn)仙人掌模樣。

最容易爆盆的植物,圖匯編

后記

有時工作累了,望到綠色植物,而且是自己種的植物,心情無疑更清靜舒適。雖然網(wǎng)上也有懶人盆栽,甚至2元就可以交易,但那些盆栽很小,款式也一致,倒不如某天吃完火龍果,用一個可樂瓶種一盆仙人掌,籍慰平生。


參考文獻(xiàn):

  • 【餐桌物種日歷】11月27日 量天尺

  • 【仙人掌圖鑒圣經(jīng)】

  • 【菜市場水果圖鑒】

  • 田新民、李洪立、何云、洪青梅、胡文斌、李瓊《火龍果研究現(xiàn)狀》

  • 彭淑貞:仙人掌花(2)–換個角度賞紅龍果花

  •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Hylocereus undatus

  • Buah Naga, Komoditas yang Semakin Menarik

  • CASAS A,BARBERA G.Mesoamerican domestication and diffusion

  • http://www./tpl1.1/search?q=Hylocereus

  • https://www./isc/datasheet/27317#tosummaryOfInvasiveness

  • https://animals./animals/dragonfruit-pitahaya-pitaya

  • https://www./zh/species/search?rank=SPECIES&highertaxon_key=8169297&status=ACCEPTED

  • High Temperature Suppresses Fruit/Seed Set and Weight, and Cladode Regreening in Red-fleshed ‘Da Hong’ Pitaya (Hylocereus polyrhizu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