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富國基金方緯:投資要有時代感 低估值不一定對應將來好收益 科技創(chuàng)新是未來20年最重要的主題

 donghailongwag 2020-09-03

  時隔半年,我們再次見到了“聰投TOP30基金經理”方緯。

  在他今年加盟富國基金后,市場估值分化愈演愈烈,行情在結構和主線上也有變化,那么,經過這大半年,方緯對于市場走向、機會所在有何新判斷、乃至于自身的投資方法、選股體系是否又有進化?

  半年前我們曾對方緯有過一次深度的訪談,結合諸多個股案例、詳細介紹了他的投資方法和特點,點此查看。

  2003年就入行的方緯,至今也有近17年從業(yè)經驗。自2014年管理基金開始,長期業(yè)績亮眼。

  在2014年8月22日至2020年3月23日管理華泰柏瑞價值增長基金,數據顯示,任職回報262.2%,年化回報25.88%,同類排名前1%。

  在這次2個多小時的交流中,我們發(fā)現了方緯的變與不變:

  不變的 , 仍是以成長股投資為核心。其底層是去找成長類的公司,選股標準包括未來有明確的成長性、置信度高并伴隨著強勁的現金流。這配合他的持倉來看,能更有力地詮釋這一點。

  有變化的是 , 持股數量增加,配置相對更分散。

  現在組合持股數量較以往更多,在方緯看來,分散持股在漲時往往跟得上市場的節(jié)奏,同時使組合的波動以及回撤相對可控。

  總的來說,方緯認為目前經濟是處在復蘇的過程中,市場總有結構性的機會。

  他認為,歷史上成長股的收益遠超低估值的公司,通過尋求確定性高的成長股,力爭獲取較高超額收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可能的波動性。

  組合方面,通過高度分散的持倉,使得產品凈值回撤以及波動相對可控,最終給基金持有人相對更好的體驗。

  以下,是聰明投資者時隔大半年后再度與方緯進行的深度對話和提煉的要點:

  “ 經濟是處在復蘇的過程中,無非是復蘇的力度強還是弱,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流動性還是處在一個略微寬松的狀態(tài),企業(yè)的估值水平也有高有低,在這種狀態(tài)下,里面有很多結構性的機會。你看市場, 4000 只股票里面大概也只有 1%~5% 的公司非?;钴S地在上漲,但是,這里面的公司也在換。 ”

  “ 站在現在這個點上來看,我覺得科技創(chuàng)新可能是資本市場未來20年最重要的主題。 ”

  “ 現在部分公司因為漲得非常多,估值也非常高,確實需要有 一些 調整和或者說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估值。 ”

  “ 歷史上是有很明確的風格輪換的,但經過那么多輪次風格輪換之后,你會發(fā)覺,成長股的收益遠超低估值的公司。

  “ 并不是低估值就一定對應著未來有比較好的收益率,現在整個市場是會區(qū)分你是優(yōu)質的公司還是劣質的公司。 ”

  “ 為什么美國市場過去走了這么長時間的長牛?很重要的一點,它里面的公司非常多樣性 。 對我們來講也是,我們 會 去尋找結構性的機會,因為總有結構性的機會。 ”

  “ 不是說我一定要去選醫(yī)藥股或科技股,而是我會定一些標準,包括未來有明確的成長性、置信度高并伴隨著強勁的現金流,當滿足這些標準之后,你發(fā)覺這些公司在醫(yī)藥、消費、科技領域的占比都很高,它正好歸屬于這些行業(yè) ”

  “ 我現在特別喜歡看新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股帶來新的產業(yè)趨勢或者新的商業(yè)模式可能會更多一點。當新股上的越來越多,你會發(fā)現好的東西越來越多,然后你買的也越來越多。 ”

  經濟在復蘇過程中

  市場很難用牛熊來描述

  永遠存在結構性機會

  距上次交流以來又過了大半年,你覺得現在的市場,不管是叫牛市也好,或者結構性市場也好,處在哪個階段了?

  方緯: 我覺得從指數角度上來看,現在應該是一個非常平穩(wěn)的市場,但從它的縱深來看,也是非?;钴S的,里邊有各種各樣的機會。

  現在的市場你挺難像以前一樣用熊市和牛市來描述。

  以前為什么可以這么描述?

  因為以前的市場,周期波動是比較大的,呈現出同漲同跌的這種特點,因為它背后的產業(yè)結構是同漲同跌的。

  現在整個產業(yè)結構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起來之后,因為每個產業(yè)里成分股的走勢都是不相關的,都是按照自己企業(yè)的生命周期、產品周期來走。

  比如看美股,為什么美國市場過去走了這么長時間的長牛?

  很重要的一點,它里面的公司非常多樣性 ,結果就是,你會發(fā)現當有一批公司景氣度在往上走的時候,另外一批公司是在往下走的;當原來那些公司景氣度往下走,另外一批公司又切換上去,所以是此起彼伏的狀態(tài)。

  你很難去說牛市是不是結束了,或者牛市什么時候開始了,很少是這樣的概念。

  對我們來講也是,我們永遠是去找結構性的機會,因為總有結構性的機會。

  舉個例子,比如說疫情,有因為疫情受損的公司,也有受益的公司。

  從4月到6月,漲的都是疫情受益的公司,然后當疫情回到一個比較正常或者可以控制的水平時,有一批之前受損的公司又會漲起來,因為之前受損的公司現在變得不那么受損,隨著經濟的復蘇它會漲起來,使得市場呈現一種此起彼伏的狀態(tài)。

  當然,大的宏觀背景也會有些關系,比如流動性支持,或者整個經濟的復蘇、衰退,這是有點關系,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周期環(huán)境下,它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但是拉長了看,以更遠的眼光,你還是能找到一些公司它是能夠穿越周期的。

  那么,你怎么看現在大的宏觀背景和市場?

  方緯: 我覺得經濟是處在復蘇的過程中,無非是復蘇的力度強還是弱,我覺得這都沒有什么大的關系,因為至少它不是在衰退過程中,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流動性還是處在一個略微寬松的狀態(tài),企業(yè)的估值水平也有高有低,在這種狀態(tài)下,里面有很多結構性的機會在。

  你看市場, 4000 只股票里面大概也只有 1%~5% 的公司非常活躍地在上漲,但是,這里面的公司也不停在換。

  底層是去尋找成長類的公司

  選股標準要求有強勁的現金流

  你提到自己的超額收益更多來自選股,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歷史上你投過的行業(yè)也是非常多的。

  方緯:對我來說,底層是去找成長類的公司,是找到公司之后,反過來看,它已經分布在哪些行業(yè)里。

  從過去來看,包括基金的業(yè)績歸因來看,在醫(yī)藥、電子、計算機上獲得了比較高的超額收益。

  但是,這只是一個結果。過去10年20年,中國和美國的醫(yī)藥科技領域確實走出了非常多的牛股,這是一個事實,我認為我在此前是無法預料的。

  不是說我一定要去選醫(yī)藥股或科技股,而是我會定一些標準,包括未來有明確的成長性、置信度高并伴隨著強勁的現金流,當滿足這些標準之后,你發(fā)覺這些公司在醫(yī)藥、消費、科技領域的占比都很高,它正好歸屬于這些行業(yè)。

  其他的,比如鋼鐵行業(yè),盈利雖然很好,但是現金流和盈利波動性太大,不太符合我選股的要求。

  再比如銀行股,估值很低,但是也不滿足我的要求,因為現金流沒有那么好。

  很多現金流都是依靠展期,實際壞賬率可能很高,現在銀行的壞賬率和十幾年前的壞賬不是一個概念。

  我的選股標準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大變化,但滿足這些標準的公司,過去看是分布在醫(yī)藥、科技這些行業(yè)里面,但未來是不確定的。

  如果這些行業(yè)的生命周期、景氣周期走過了,可能也就沒落了。所以我的標準不變,但符合標準的公司在不停地輪換。

  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期還是放在比較靠前的的位置。

  方緯: 對,公司必須要掙錢,然后投資要少,掙的錢全投掉了也不行,所以大家對選股的要求是越來越苛刻的。

  其實很多科技公司其實投資也挺多的,長期發(fā)展需要有一些資金再投入。

  方緯: 對,但是如果你看定期報告里我的持倉,計算機是偏多的,電子沒那么多,這也是體現出來的一個特點。

  就是說,科技股里一些重資產的標的,也不是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未來我會更多關注收入和利潤更穩(wěn)定,波動率更低的這些公司。

  如何尋找到優(yōu)秀的成長類公司?

  中觀行業(yè)維度+個股維度

  你具體是怎么去找這些公司的?

  方緯: 有些是從中觀的維度,有些是從個股的角度,并不是單一的方式去找。

  比如從中觀角度,我非常注重的就是行業(yè)景氣度從底部往上回升,然后估值水平又在一個比較合理位置的龍頭公司。

  當景氣度往上走的過程中,它的估值會有提升,盈利也會有提升,這樣一個雙升的過程是應該說是獲取超額收益最舒服的一段。

  你覺得哪些行業(yè)現在處在景氣度提升的過程中?

  方緯: 比方說一些偏周期類的公司,或者看起來比較周期的一些。

  像化工,實際上過去幾年產能一直在收縮 。

  從年高峰之后,化工股的整個投資一直在往下走,疊加經濟比較差,后期,隨著經濟緩慢復蘇,因為化工里面品種非常多,每個品種的景氣度不一樣,它會逐步冒出來。

  還有光伏產業(yè), 雖然光伏現在漲的也比較多,但整體估值水平還是處在一個比較合理的位置。

  光伏的滲透率也還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而且它的價格還在往下?,F在其實很多國家都已經實現平價了,以后技術提升,整個光伏的轉化率進一步提升之后,這個空間是非常巨大的,有很強的成長性。

  現在光伏產業(yè)鏈里的環(huán)節(jié)也挺多,你覺得目前整個產業(yè)鏈都處在一個相對比較舒服的位置,還是說,可能只是個別有一些機會。

  方緯: 我覺得整個產業(yè)都是非常有機會的。

  首先, 這是一個你能看到的,從量的層面擴張會比較大的產業(yè),其實現在這種產業(yè)不是那么多。

  量有擴張之后,因為現在價格已經降到一個很低的位置,雖然后面可能還會降價, 但這個降價是可控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里邊 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一些機會 ,而且這些企業(yè)都能分享到。

  因為在過去十幾年光伏行業(yè)內部廝殺之后,剩下的公司都是比較優(yōu)質的公司,所以行業(yè)在增長,這些公司能享受得到。

  除了從中觀角度,看行業(yè)景氣度去找公司,還有一類是從個股公司維度?

  方緯: 個股維度會有這么幾種方式。

  第一個,你會有一些一直在跟蹤的公司,然后你會去觀察, 它所處的中觀環(huán)境是不是有一些變化,自身盈利周期是不是有一些變化,在這里邊是挖掘一些機會的。

  第二個,團隊有很多研究員, 每個研究員都在跟蹤自己覆蓋的行業(yè)里邊公司的機會。我會去看研究員推薦的股票,有哪些是符合我的投資邏輯、符合我的選股標準的,然后再從中尋找一些機會。

  包括也有一些跟自己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論比較契合的賣方研究員,綜合下來構建組合。

  組合構建相對分散

  好的公司越來越多

  買的也越來越多

  目前組合的構建是怎樣的?

  方緯: 我的組合其實是相對比較分散的,可能很多人的組合集中度非常高,但我的集中度會保持比較低的水平。

  如此分散的組合,實際上管理難度是更高的。

  對于我來講,過去這么多年來,從我開始做投資到現在,一直是這樣的管理模式,背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我覺得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使整個組合的波動率和組合的回撤控制,比集中持股會更好一點,持有人的感受會更好一點。

  另外,在回撤之后重新上漲的時候,相對來講, 分散的組合能夠跟上市場上漲的節(jié)奏, 基金持有人的感受也會略好一點。

  你覺得分布的更均衡相對來講能更跟得上市場節(jié)奏。

  方緯: 對。之前有講到,對市場要有一種弱者思維,或者說你要尊重這個市場。因為有時候執(zhí)念比較深,你會覺得我看到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但可能不是這樣的。

  這跟管理的規(guī)模有關系嗎?

  方緯: 有一點是因為(持有的股票)漲得多了之后,你就不太愿意持有得那么重,不像以前比如說在底部的時候,可以拿得更多一點。

  還有一個是現在優(yōu)質的公司也更多了,你看新上市的公司更多了,包括創(chuàng)業(yè)板、科創(chuàng)板。

  我現在特別喜歡看新股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股帶來新的產業(yè)趨勢或者新的商業(yè)模式可能會更多一點。

  當新股票上的越來越多,你會發(fā)現好的東西越來越多,然后你買的也越來越多。

  你單只股票倉位不會拿得很重?

  方緯: 因為好公司多,我不那么執(zhí)念,倒并不是說害怕重倉。

  因為在A股,就算你特別看好某一家公司,對于公募來說持倉最多也就10個點。

  投資要有時代感

  科技創(chuàng)新可能是資本市場未來20年最重要的主題

  未來會重點關注哪些方向?

  方緯: 科技股的趨勢應該是比較明確的,現在應該只是一個開始。

  我覺得投資要有時代感,是時代賦予了我們一些機會。

  總體來講,過去十幾年中國的增長體現在周期性特點非常明顯,主要是以房地產為代表的一種周期性增長。

  以地產為首,后面比如基建,然后再帶動所有的下游產業(yè),銀行也是依附在房地產上面的。

  你可以看到,銀行和信貸掛鉤的東西,可能底層資產大部分都是房地產。

  實際上這個產業(yè)在過去十幾年當中,也誕生了非常多的牛股。那個時候大家非常追逐這些周期的龍頭股。

  站在現在這個點上來看,我覺得科技創(chuàng)新可能是資本市場未來 20 年最重要的主題。

  這個是中國能不能繼續(xù)為全球做貢獻,人民財富的積累能不能再往上積累的一個很重要的突破,當然這個突破現在實際上也面臨著外部很大的壓力。

  但是必須要實現突破,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20年,現在你看到的科技股應該只是個預演,現在更多還是模仿性質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覺得中國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上,在這個賽道上也才剛剛開始,因為還沒有真正走出引領全球的公司出來,除了華為。

  華為雖然沒有上市,它在5G領域上確實是引領全球,因為美國沒有很好的5G技術。但是,我們整個技術產業(yè)沒有跟上,比方說在芯片制造端或者在芯片設計端并沒有完全跟上。

  但我覺得,這種進程在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應該會持續(xù)不斷,會有各種各樣的公司或者新的技術或者新的商業(yè)模式去引領全球,不再單單是去模仿、去跟隨別人,而是去超越。

  當前部分高估值品種需要一定時間來消化估值

  長期看,成長股收益遠超低估值公司

  科技板塊近2年整體漲幅非常大,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方緯: 從估值上來看,這些公司包含了投資人比較多的預期和期望,確實是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

  A股現在4000多家上市公司,實際上很純正的科技股,比如半導體或者電子的這類科技公司,估值比較貴。

  但是,也還有一些相對傳統(tǒng)的公司,實際上它的技術也是非常領先的,也有很強的技術含量。

  這些公司通過自身技術的積累,或者產品的開發(fā),這么多年下來在相關領域已經形成了很高的壁壘,有很高的護城河,實際上它們的估值相對來說是比較便宜的。

  從我的角度來看,它未來的收益率會比大家之前所看到的,目前在聚光燈下的公司,要高很多。

  現在部分公司因為漲得 比較 多,估值也 比較 高,確實需要有 一些 調整和或者說需要 一些 時間來消化估值,我覺得有這樣的需求。

  像今年這種估值這么分化的情況你怎么看?

  方緯:歷史上是有很明確的風格輪換的,但經過那么多輪次風格輪換之后,你會發(fā)覺,成長股的收益遠超低估值的公司。

  歷史上看,都是這樣,不單只是現在。即便是在美國市場,也是如此。比如說最近10年,FANNG那幾家公司的漲幅遠超其他公司,包括去看全球,都是這樣一個情況。

  其實,我發(fā)現現在單純用低估值和高估值來區(qū)分上市公司,已經不能完全去刻畫低估值和高估值所帶來的收益率區(qū)別了。

  你可以看到, 在低估值里面也有非常優(yōu)秀的公司一直在漲, 甚至在銀行里面,有些銀行就是比其他銀行股走的要強,估值要略高一點。

  所以, 并不是低估值就一定對應著未來有比較好的收益率,現在整個市場 會 區(qū)分你是優(yōu)質的公司還是劣質的公司。

  市場對這種優(yōu)質公司的認同度是極高的。拉長了看,如果以5年、10年甚至20年的維度,是有比較大區(qū)別的,因為它未來的收益率一直貼現到現在,這種差異挺難去縮小的。

  現在A股有一些公司確實很像美股,你看美股里面有些公司,過去十幾年一直在穩(wěn)步上漲;中國的不少優(yōu)質公司現在走得也非常強勁。

  我覺得這是一個時代,大家對投資的認知和以前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跟這幾年外資進入有一定關系嗎,還是有些什么其他因素?

  方緯: 我覺得資金的關系不是那么大,很多人會說市場波動性大是因為資金波動性大,我覺得不完全是。

  因為企業(yè)在過去十幾年或者過去幾十年當中,不停競爭、不停淘汰之后,整個產業(yè)的格局、競爭的格局已經穩(wěn)定下來,優(yōu)質的公司已經跑出來了。

  到今天,有些龍頭走出來了,其他公司可能很難再從這個行業(yè)走出來,就是說現在格局是非常清晰的。

  到今天這個位置,產業(yè)格局變清晰了之后,投資人的投資目標也變得更清晰了。也因為有這樣一個結果,所以你看到這些股票也變得比較穩(wěn)定,因為它的盈利變得比較穩(wěn)定,不像之前那么波動。

  其實還是思路發(fā)生了變化。

  可能以前大家只看一年或者兩年,比如一年只有15%~20%的增長,那可能覺得這個估值不合適。但是,如果說看未來10年或者20年的增長,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公司,確實是角度發(fā)生了變化。

  不過,這里面也有存在風險,就是一旦它的競爭地位、競爭格局受到破壞,或者說它本身的競爭力受到一定影響,那跌起來幅度可能也比較大。

  思路轉變

  從關注增長到關注增長的可持續(xù)性

  說到思路變化,你覺得從券商研究員開始到現在,投資上有沒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

  方緯: 其實還是有一些變化的。

  最早做研究員,其實當時對怎么做投資,或者說什么樣的股票有可能會上漲、會產生超額收益,心里感覺是比較模糊的。

  后面開始做投資時,那時市場把公司分為價值類和成長類。

  在我的理解,可能成長類公司雖然估值貴一點,但是,如果它每年有50%的增長,持續(xù)3年之后,你會發(fā)現它的估值可以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也就是說,高成長能夠消化高估值。

  所以那個時候我的投資傾向于用PEG的這種方式,關注未來幾個季度的變化。

  回過頭來看也有一個背景, 應該說當時整個經濟增長是比較快的,也能比較多的找到快速增長的上市公司。

  再到后來,經濟增速往下降一個臺階的時候,這類快速增長的公司越來越少,而且增長的波動性也開始加大。

  你經常會發(fā)現, 有的公司只是某幾個季度有非??斓脑鲩L,過完這幾個季度就沒有了。

  從那個時候,我開始關注有哪些公司的增長是能夠持續(xù)時間比較久的,開始更關注這種增長的可持續(xù)性,更看重公司盈利的質量,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記得你是在2014年開始做基金經理。

  方緯: 那個時候實際上比較關注成長性,只盯著成長性看,這種投資的模式會非常注重一個季度或者幾個季度的盈利增長,但是并不關注公司增長的可持續(xù)性。

  比如這個公司現在有個業(yè)務,這個業(yè)務也看不了很長,只能看一年或者兩年,但是可能現在有個非常大的訂單,能夠讓這家公司在未來兩年或者三年業(yè)績保持較高增長,如果有這樣一個訂單,那它的股價就能有非常好的漲幅。

  現在,其實大家都不太看這種東西了。

  對于一次性的收益或者利潤的變化,大家會給一個比較低的權重,不像以前給那么高的權重,如果一個訂單的變化并不能提升公司自身的實力,市場給它的估值水平會是比較低的。

  是什么促使你進行這樣的調整和轉變?

  方緯: 每個人成功都是有依賴路徑的,我覺得我做成長股還可以,至少風格沒有漂移。

  比方說2014到2015年成長風格占優(yōu),我的組合表現比較好,2016到2017年成長表現比較差,我確實那段時間業(yè)績也不好,我覺得成長表現弱的時候,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表現特別好是有問題的。

  但是,在2017年發(fā)現不對的時候,也確實是遇到瓶頸,那就要去學習,重新改進投資體系。

  為什么價值增長這只基金之前一直做得還不錯,因為它是一直在成長這個賽道不停耕耘。

  當看到傳統(tǒng)的優(yōu)質藍籌股從折價走到溢價行情,是否還要繼續(xù)買入?

  對于我來講,我就選了另外一條賽道——在當時看來不那么起眼的科技類的公司,包括醫(yī)藥。

  那個時候這些預期沒那么充分的公司,買入長期持有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

  知識面需要不斷拓展

  團隊也很重要

  你現在會怎么來定義自己的能力圈,又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方緯: 其實我投資的方式跟方法一直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就是去尋找這一類公司,它實際價值是遠高于遠市場交易的價格。

  以房地產公司為例,比如某些房地產公司現在所擁有的房地產項目估值是1000個億,這家公司現在以500億的市值進行交易,那么它有一倍的空間。

  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行業(yè),大家對這個行業(yè)非常了解,很容易能夠看到,不管是現在一些個人投資者或者機構,都能看到地產行業(yè)比較便宜,同樣,也能看到銀行股比較便宜。

  但是,有一種是大家不太容易甄別的,這需要你有一定研究能力。

  比如醫(yī)藥行業(yè),假設某些公司現在市值是100億,但是,它的整個產品管線估值是200億或者300億,其實它同樣也是便宜的。

  雖然可能你看到 PE 比較貴,甚至可能有的公司還是負的凈利潤。

  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研究實力。也確實需要自己不停拓展知識面,拓展自己的能力。

  對我們基金經理來講,掌握的還是方法論上的東西,而且還要去看,比如現在這種低估,將來有沒有可能回歸到正常水平?在什么時候能夠回歸到正常水平。

  向內索取,向外布施

  平常有什么愛好?

  方緯: 我現在可能是看看佛經,需要平靜的力量去撫平內心,如果你能從中悟到一些東西,那就更好了。

  用三個詞總結一下自己。

  方緯: 可能也是我從佛經中悟到的一些東西,在投資上的體現就是: 向內索取,向外布施,不著相時福德無量。

  怎么來理解呢?

  這其實也是選股的一些標準,很多公司它是非常執(zhí)著地在自己的領域默默耕耘,然后默默地給社會做貢獻,并不是那么張揚,這種公司你投資它,往往能給你帶來一個比較好的回報。

  再說現金流,我們希望投的公司能夠有比較好的現金流, 用自有資金投入研發(fā)(向內索?。?, 而不是在二級市場不停圈錢,然后 給投資人帶來更好的回報(向外布施) 。

  對于上市公司來講,這種向內索取,然后又能給社會做出貢獻的公司,自己也會有很寬闊的發(fā)展前景,對于投資人來說也會有較好的回報。

  你會發(fā)覺,歷史上融資很少、又能創(chuàng)造很多現金流的公司,拉長周期看,它的股價是非常強的。

  當然,我也并不回避一些因為特殊性質必須要融資才能做大規(guī)模的公司,這里面肯定也有投資機會,但我更希望自己持有的公司能夠自身創(chuàng)造現金流,通過自我迭代成長起來,然后去貢獻社會。

  聰明投資者通過定量指標+定性調研,形成了“聰投TOP30基金經理”榜單后,統(tǒng)計了他們管理的99只基金的所有持倉,以及22家頂級“聰投嚴選私募”管理人的重倉股,合計共 389 只個股。同時我們根據這個數據庫,應用我們的重倉股策略構建了兩個股票組合,回溯業(yè)績均十分出色,遠遠戰(zhàn)勝市場和基金平均水平, 點擊下方小卡片,立即查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