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有三個步驟——佛陀是一個非??茖W的思想家,他從身體開始,因為那是最容易觀照的地方,很容易觀照我的手在移動,很容易觀照我在舉手,我能夠觀照我自己走在路上。當我在走路的時候,我能夠觀照每一個腳步。當我在吃東西的時候,我能夠觀照。
所以味帕沙那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觀照身體的行動,那是最容易的步驟,任何科學方法總是從最容易的開始。
當你在觀照身體的時候,你將會驚訝于新的經(jīng)驗,如果你在移動手的時候能夠觀照、能夠注意看、能夠保持警覺、能夠有意識,你將會感到你的手有一種優(yōu)雅和寧靜,你也可以不要有觀照地移動,它將會移動得更快,但是它將會失去它的優(yōu)雅。
佛陀走路很慢,人們常常問他說為什么他走得那么慢,他說:“這是我靜心的一部分……永遠都要好象你在冬天走進冰冷的河流里一樣地走路……慢慢地、警覺地,因為河流非常冷;你要很有覺知,因為那個流非常強;你要觀照你的每一個步驟,因為河流里的石頭很滑,你可能會滑倒。”
在每一個不同的步驟里,只有客體改變,方法則維持一樣。第二步是觀照頭腦,現(xiàn)在你進入了一個更微妙的世界——觀照你的思想。如果你觀照你的身體觀照得很成功,那么觀照頭腦的時候就不會有任何困難。思想是微妙的波——是電子波、是無線電波——但是它們跟你的身體一樣是物質(zhì)的。它們是看不見的,就好象空氣也是看不見的,但空氣跟石頭一樣是物質(zhì)的,所以你的思想也是一樣,它是物質(zhì)的,但它是看不見的。
那是第二步,是中間的一步,你移向那個看不見的東西,但它還是物質(zhì)的……觀照你的思想,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判斷。不要判斷,因為你一開始判斷,你就會忘記觀照。
并不是對判斷有什么敵意,它之所以被禁止是因為你一開始說“這是好的思想”——就在那個判斷的片刻,你就沒有在觀照。你開始思考,你就涉入了,你不能夠保持超然,你不能夠站在路邊看著交通。
不要變成一個參與者,不要估量、不要評價、不要譴責;對于經(jīng)過你頭腦的任何東西,不要采取任何態(tài)度,你必須把你的思想看成好象天空上經(jīng)過的云這樣來觀照,不要對它們加以判斷,不要說這朵烏云看起來非常邪惡,這朵白云看起來好象一個圣人。云就是云,它們既不是邪惡的,也不是善良的。
思想也是一樣,它只是一個小小的波經(jīng)過了你的頭腦。不要帶著任何判斷地觀照,你將會再度有一個很大的驚訝。
當你百分之百不判斷,只是觀照,它意味著你變成只是一面鏡子,因為一面鏡子從來不作任何判斷,即使一個長得很丑的女人來照它,鏡子也不會有判斷;一個很美的女人來照鏡子,她對鏡子來講也是一樣的;當沒有人照鏡子的時候……它會跟有人在照鏡子的時候一樣地純,鏡子在有反映和沒有反映的情況下是一樣的。當你保持純粹的觀照,你就變成一面鏡子。
這是靜心最大的成就。你已經(jīng)走在半路上,而這是最困難的部分,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知道了那個奧秘,你只要將同樣的奧秘應(yīng)用在不同的客體上。你必須從思想移到更精微的經(jīng)驗——感情、感覺、和心情……從頭腦到心,用同樣的方式:沒有判斷,只是觀照,你將會感到很驚訝,那些占據(jù)了你大部分的感情、感覺、和心情……
如此一來,當你覺得悲傷,你就變得真的悲傷,你會被那個悲傷所占據(jù);當你覺得生氣,它并不是某種只是一部分的東西,你會變得充滿憤怒,你整個人的每一根纖維都跟著那個憤怒在跳動。
注意觀照你的心,那個經(jīng)驗將會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占據(jù)你。悲傷來了又去,你不會變成悲傷的;快樂來了又去,你也不會變成快樂的。任何在你內(nèi)心深處移動的東西都根本不會影響你,你會首度嘗到某種奧秘的東西。你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被推來推去的奴隸,你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任何感情、任何感覺能夠打擾你的人,你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任何人用任何一件小事就能夠打擾你的人。
當你在第三步變成一個觀照,你將會首度變成一個主人: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打擾你,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凌駕在你之上,每一樣東西都離得很遠,每一樣東西都好象在底下的深處,而你是站在山頂上。
這就是味帕沙那的三個步驟。味帕沙那有很多種方法,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佛教傳遍了整個東方的亞洲,所以遠東的味帕沙那具有一種不同的結(jié)構(gòu)。在日本,它是在你呼吸的時候觀照肚子,所以日本的佛象都挺著一個大肚子,而印度的佛象就沒有大肚子,那是不象運動員的身材,它看起來不美。
但是日本的佛必須有一個大肚子,因為味帕沙那的整個方法就是要練習肚子鼓起來,而不是胸部鼓起來。胸部保持寧靜、不動,當你吸氣的時候,只有肚子鼓起來;當你呼氣的時候,只有肚子縮進去,觀照只有一個步驟。味帕沙那在日本很流行。
在錫蘭,他們有兩個步驟:首先觀照同樣的呼吸,不是觀照在肚子的點,而是觀照在鼻子的點。當你吸氣的時候,空氣碰觸到你的鼻孔,你要覺知到它。當熱空氣跑出來,你也要保持觀照,這是第一步。
然后第二步:當你吸氣的時候,就在氣折回的時候有一個空隙——有一個休息的階段,有幾秒鐘的時間。觀照氣不動的那幾秒鐘。如果你變得能夠觀照那些片刻,你就能夠在外面觀照它們。當氣呼出,在它要進入之前,有一個小小的間隔,那個間隔跟當你氣在里面的時候是一樣的,你也可以觀照它、覺知它。
在西藏,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在韓國,他們有另外的方法;在中國,又有另外的方法,但是主要的重點都在于成為一個觀照。我的感覺是,我所描述的三個步驟是最容易、最簡單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它,不需要任何學識或任何苦行,也不需要什么偉大的了解。在這三個步驟之后,真實的經(jīng)驗就會出現(xiàn),這三個步驟會帶領(lǐng)你到廟宇的門,那個門是敞開的。
當你對你的身體、你的頭腦、和你的心能夠保持完美的觀照,那么你已經(jīng)不能夠再做得更多了,接下來你必須等待。當前面三個步驟都做得很完美,接下來就是你要得到獎賞的時候,它是從心到本性——你存在的核心——的跳躍。你無法去做它,它會自己發(fā)生,這一點你必須記住。
不要試著去做它,因為如果你試著去做它,你一定會失敗。它是一種發(fā)生,你準備了三個步驟,第四個步驟是存在本身給你的獎賞,它是一種跳躍,你的生命力、你的觀照會突然進入你存在的中心,你就回到家了。
你可以稱它為自我達成,你可以稱它為成道,你也可以稱它為最終的解放。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比它更多了,你已經(jīng)來到了你追尋的最終點,你已經(jīng)找到了存在的真理以及它所帶來的最大狂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