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幾天做了股票基礎(chǔ)知識分享,每一篇其實都要好好消化吸收,所以今天坤鵬論不準備再上硬菜了,隨便聊聊心得感受。 最近這些文章在公眾號里的閱讀量并不高,經(jīng)常只有200多,有老鐵便幸災樂禍地私信我們說,你們裝逼那么久,現(xiàn)原形了吧? 為什么寫文章非得要別人都看? 為什么寫文章必須奔著10萬+呢? 為什么寫文章就是裝逼? 先賣個關(guān)子,后面再細說坤鵬論為什么要堅持不懈寫文章。 中國的股票在許多人眼里就不是什么好東西,所以有老鐵不滿意,這個坤鵬論完全理解,您提意見沒問題,真沒必要把我們狠狠踩上一腳,以證明您是多么牛逼,對吧? 您可能不知道這些文章在雪球、頭條閱讀量都是成千上萬的,還連續(xù)好幾次得了頭條的青云計劃優(yōu)質(zhì)圖文獎。 所以,遇事千萬不要根據(jù)自己所看到的馬上下結(jié)論,因為大部分時候你看到的并不是全貌,只有看到的越多,聽到的越多,才會越接近事實,就像分析問題,一定要堅持用總分總分析法,其中的“分”就是要拆分和窮盡所有事實。 對于股票,不喜歡它的您完全可以換個角度想想,它就是一個客觀存在,世界上有那么多投資大師靠股票實現(xiàn)了財務(wù)自由,成了人生贏家,為什么要排斥呢? 而且在所有投資中,股票才是屌絲最易觸摸、進入的通道,只要摒棄投機,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優(yōu)秀的股票真的可以讓人實現(xiàn)“睡后收入”,躺著賺錢。 就像股市大跌,一片哀鴻時,價值投資者反而歡欣鼓舞,因為這是天降的絕好時機,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入優(yōu)質(zhì)上市公司的股票,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與企業(yè)共同成長,實現(xiàn)不菲的投資回報率。 坤鵬論在近三年的寫作中,寫了很多金融、經(jīng)濟、科技文章,其中更多是從表象看本質(zhì),幫助老鐵們提升認知水平,但總有點飄在半空,不太接地氣,很多時候,知識還是需要通過變現(xiàn)來產(chǎn)生價值的,而股票就是一個不錯的、門檻極低的選擇,說門檻低,一是投資起點不高,有個幾千塊錢就行,二是中國股市中韭菜太多,而且99%的人從來不看財報,不懂ROE,不懂市盈率,不懂自由現(xiàn)金流......那么您想一想,只要比99%的人多懂一些,再加上堅守價值投資,就可能比別人更容易淘到金子。 是不是眼前豁然開朗了呢? 用最樸素的價值觀看待,精通了股票也算多了門手藝,多了條生財之道,即使明天您就要面臨失業(yè),起碼在您的備選中多了一個可以馬上上崗的工作。 坤鵬論寫了快三年,感覺自己也快速成長了三年,今天就天馬行空,稍稍總結(jié)整理一下。 在開始寫自媒體前,坤鵬論剛剛經(jīng)歷了人生的低谷,再次面對人生選擇時,卻發(fā)現(xiàn): 正處中年,四處都在高喊中年危機,30歲的小盆友都哭著喊著自己危機了; 以前擅長的行業(yè)日暮西山; 曾經(jīng)創(chuàng)業(yè)的領(lǐng)域一片紅海; 上有老下還有小,不懂事的娃說,爸爸,你現(xiàn)在不掙錢,咱家全靠著媽媽吧? 人生最怕的是大起大伏的落差,很多人就跌倒在落差里,再也爬不起來了。 三年即將過去,坤鵬論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你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其實都是未來的財富,有句話說:上帝給我們贈送的每一份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那反過來想想,你人生中的磨難豈不是上帝從你那里的索取,只要挺過去,未來他都會連本帶利還給你。 有人說,你要的干貨,都在煉獄般的苦難之后!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悟到了學習是多么重要,重要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學習帶來的認知提升,毫不夸張地說,人的幸福、人的成功、人的財富全都拜認知所賜,命運是論認知行賞的,你沒有得到的,別怨天尤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的認知不到,見識太淺。 心理學上有個叫做達克效應的認知偏差現(xiàn)象: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產(chǎn)生對自己過高的評價;而能力較高的人,則會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些過度自信的人往往真實水平并沒有那么高,而真正水平高的人卻保持著謙虛的態(tài)度,這種謙虛的態(tài)度并不是惺惺作態(tài),而是見識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 前些天坤鵬論分享了芒格的全學科學習觀點,他一生都在盡可能多地去涉獵各個學科,學習各學科中所有的重要道理。 他說正是不斷學習各學科中所有的重要道理,并將它們運用到實踐中,才“讓生活更有樂趣,讓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讓我變得更有建設(shè)性,讓我變得非常富有,而這無法用天分來解釋。我的思維習慣只要得到正確的實踐,真的很有幫助?!?/span> 而坤鵬論僅僅觸摸了一些學科的皮毛,都感覺到自己受益匪淺,心胸不知開闊了多少倍,眼界更是上了幾層樓。 坤鵬論認為,學習的捷徑是無論學什么都先去探尋其本質(zhì),也就是芒格所說的,各學科的大道理,先尋道,再求技,否則就是無頭的蒼蠅,亂碰亂撞,事倍功半,再就是學習要轉(zhuǎn)化為認知,必須要知行合一,要實踐出真知,光是學習知識而不實踐,最牛的成就也只是個人肉圖書館而已,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樣的成就很可悲,因為即使是啥也不懂的人,只要百度一下,就能秒獲信息,比你更懂。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深深地體會到了自律對于成功是多么重要,自律就像一堵看不見的保護網(wǎng),讓你不斷奮進,遠離花團錦簇背后的無底深淵。 自律即自由,這是天大的真理。 坤鵬論的本職工作處于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領(lǐng)域,從2016年初對金融的懵懂,到現(xiàn)在只要是金融話題都能聊上幾句,經(jīng)常還可以戳中要害,這中間對金融的理解更是經(jīng)歷了三層境界。 第一層:金融離錢近,所以在這個領(lǐng)域創(chuàng)業(yè),利潤率更高,更不容易死。 第二層:金融的核心是風控,錢放得出去不是本事,收得回來才是真功夫,金融的本質(zhì)就是:永遠用你的錢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wù)。 第三層:金融離錢近,離監(jiān)獄更近,金融人士不到閉眼的那一刻,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生贏家。 這一兩年,坤鵬論看到了太多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金融人,最后鋃鐺入獄,失去了人最寶貴的自由。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越自律,越有話語權(quán),身體和人生都是這個道理。 談到自律,就不得不說手機,它越來越像人類的一個器官,據(jù)新聞報道稱,瑞典已經(jīng)有超過4000人在他們手指中植入了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芯片,這些人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登上火車、進入音樂會大廳,或者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坤鵬論相信,未來手機將會消失,其功能將全部縮小到一顆芯片被植入人體。 但是,手機正在成為人類思想和眼界的牢籠,天天抱著手機,很難跳出那些個APP的邊界,我們獲取什么樣的信息也被這些APP主宰。 所以,坤鵬論勸你,真不如大部分時間與電腦為伍,盡管互聯(lián)網(wǎng)一樣也是個大籠子,但至少有搜索引擎可以幫我們知道的更多些。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懂得了個人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自古以來,人總想著改變世界,改變別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歷史不過是世界身上那條無關(guān)緊要的盲腸,是人自以為是世界的主宰之后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自大的可笑的一種宣言,每一個節(jié)點上,都會有無數(shù)種可能,所以才會有那句“天要亡我,非戰(zhàn)之罪”的廢話。 很可笑啊,人只有到了絕境才會想起這個世界并不由他來掌握…… 實話說,我們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除了改變自己,什么都改變不了,甚至我們連自己的孩子都改變不了。 適者生存,這是多么偉大的名言警句,要想成功,要想活得幸福些,多想想如何適應才是王道,如果把改變的力量反作用到自己身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效果驚人。 人的記憶就像金魚一樣,只有7秒,不管是從前,還是當下,人總是覺得當下的自己才是最苦最難的,但從來不會想想紅軍長征兩萬五。 再加上眾多不知是何居心的負面文章滿天飛,更讓人類這個天生就悲觀的生物找到了共同語言,許多人整天在群里朋友圈里轉(zhuǎn)發(fā)那些個負能量滿滿的文章,不僅自己,也讓許多吃瓜朋友整日里人心慌慌,貌似明天的天就要塌下來了,結(jié)果明日復明日,天還是高高在上,人心里的天卻真的開始塌陷了。 當下真的有那么差,那么慘嗎?小時候經(jīng)常憶苦思甜,坤鵬論甚至覺得現(xiàn)在的人們真應該集體憶苦思甜一下了。 歷史上,不斷有人預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地球?qū)⒁獨?,或是大爆炸,結(jié)果都到了2018年了,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xù),每天的太陽照樣升起。 你不能! 那就別整個愁眉苦臉,苦大仇深了,你這種狀態(tài)根本就是沒有卵用,只能傷害自己,傷害你身邊的親人,你沒了幸福感,他們也不會快樂。 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個事實你要承認,如果不承認,那窮人的孩子是不是生下來就該自殺呢? 事在人為,屌絲逆襲的機會越來越少,只是現(xiàn)在屌絲可以憑借的外部杠桿——新科技進入了低谷期,這個時候,只能靠內(nèi)部杠桿來撬動自己,這個內(nèi)部杠桿就是自己的認知。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深深地體會了從焦慮、恐懼到淡定的過程。 很多情況下,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恐懼失敗,哪怕事實上他已經(jīng)具備了成功的條件:運動員害怕發(fā)揮失常、推銷員害怕遭到拒絕、投資者害怕判斷失誤…… 害怕失敗、害怕受人嘲笑、害怕沒面子,總之莫名其妙的恐懼讓我們錯失很多將要成功的機會。 這兩天看到一本書,名字叫《你所謂的焦慮不過是對未來的恐懼》,坤鵬論本以為它定是出自國人之手,沒想到偏偏是個日本人寫的,書的前言中有這么一句話:“三十來歲的人,很容易陷入焦慮?!?/span> 怎么這么眼熟、扎心? 哈哈,所以咱們別再妄自菲薄了,不管是哪個人種,身處哪個國家,其實都差不太多,我們總認為的與眾不同,更多的不過是自我這個潛意識在作怪。 而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恐懼根本不是你認為的血肉橫飛,真正的恐懼是你調(diào)動起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你自己嚇著了。 恐懼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如果沒有它,任何生命都無法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 它就像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肉警示器,幾萬年來呵護著弱小的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 凡是我們沒見過的東西,或我們的思維沒有感受過、沒有預料到的東西,都會增強人體的應激反應而產(chǎn)生恐懼。 恐懼源于未知,坤鵬論在《為什么人們都愛相信陰謀論》中曾說過,人類不能接受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越是未知,越是不太美妙的未知就越拼命想知道,于是總是沒有道理地利用自己的已知推斷未知,想的越多越不痛快,反而產(chǎn)生了對未來莫名的恐懼,當然這里面大部分是自己想著想著,然后真真地把自己嚇著了。 但是,你有沒有反思過,以前所憂慮的事情,最終有10%變成現(xiàn)實都算你有超強的預測力。 所以,你付出的100%憂慮,其中最少有90%是瞎耽誤功夫。 其實,生命中有一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你真的過好了每一天,明天還會不錯。 暢銷書作家朗達拜恩在《秘密》里提到一個“吸引力法則”的理念:你生命中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有時候并不是糟糕的生活決定了糟糕的心態(tài),而是先有了糟糕的心態(tài),才導致了糟糕的狀態(tài)。 過多規(guī)劃未來絕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如果一個人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事情上,那么他很快就會失去“現(xiàn)在”。 而生活中的大部分憂慮都源自瞻前顧后。 我們說規(guī)劃未來,是指讓我們的人生有一個方向,并不是將未來的每一樣事都確定下來。 如果我們硬要一種確定感,反而只會招致心神不安,結(jié)果既沒法確定未來,也丟掉了現(xiàn)在。 錢鐘書曾說過:目光放遠,萬事皆悲。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性的貪婪和恐懼與生俱來,誰都會有,只是認知水平越高,越能夠控制它們而已,所以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碼的,就看你給出的價格夠不夠。 只要有人參與的事情,都必須要考慮到人性,否則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經(jīng)濟的本質(zhì)就是人性,經(jīng)濟興衰的關(guān)鍵是人心,信用貨幣的本質(zhì)是信心。 世界經(jīng)濟歷史研究者拉斯·特維德的《逃不開的經(jīng)濟周期》里說:“除了逃不掉的經(jīng)濟周期之外,人性的周期里對于懶惰從眾和思維之繭的縱容同樣致命?!?/span> 人性就是金融屬性,就會造成波瀾壯闊的大漲和大跌行情。 經(jīng)濟學中有個詞叫預期,它很神奇,當人們預期好,真的就會很好,當人們預期不妙,真的就會壞起來。 所以,許多問題,研究到最后,不去從人性的角度審視,最終都解決不好。 在這近三年的寫作中,坤鵬論真切地認識到了,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才是必然的,成功從來也根本沒有秘訣,各種成功的故事都不過是幸存者偏差,然后為了證明為什么成功而人為地編成了神話故事。 所以,創(chuàng)業(yè)就是一場賭博,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那就是席卷全國的一次大賭博,只要是賭博,就逃不掉“無限財富”和“賭徒輸光定律”,在概率均等的情況下,誰的資本大,誰的贏率高,你看你看,現(xiàn)在還活著的那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基本上都是該領(lǐng)域融資規(guī)模最大的。 如果非要說成功有什么秘訣,就一句話: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 和時間交朋友。 人們之所以很難成功,是因為不愿意慢慢做事。 人們之所以掙不到錢,是因為不愿意慢慢掙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