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一向都是精忠報國的忠臣形象。岳飛是光榮而不平凡的一生,他對于宋朝有滿腔熱血,即使南宋的江山早已岌岌可危,但岳飛仍然有光復理想,熱血的寫下這首《滿江紅》?!澳乳e,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边@是一個臣子對于破碎國家最真實的愿望。在中小學教科書中,這首詩一直都是老師教學岳飛形象的重要詩篇,但是如今這篇《滿江紅》卻被教科書移除,而被秋瑾的《滿江紅》替代,這是為何原因呢? 岳飛無疑是一個優(yōu)秀的將領,他面對北方的金人,他想要復刻當年漢代霍去病北伐時封狼居胥的光輝成績,在岳飛的多次北伐中,多次與北方金人作戰(zhàn)都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收復南宋失去的國土。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被人嫉妒,朝中主和派在皇帝面前煽風點火,岳飛遭奸人陷害,被召回朝亂戴罪名賜死岳飛。 即使岳飛死后,他重現(xiàn)封狼居胥的理想沒能實現(xiàn),但是岳飛對國家的忠誠不屈服權(quán)貴的精神卻深深地烙印在中華精神之后,被后人所銘記。而岳飛這首豪情壯志的《滿江紅》在教科書中也給幾代人開啟了“家國情懷”的教育輪廓,從小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民族的精神。 但隨著時代的推移,教育專家們不斷地的研究,在教學中長期的實踐中,岳飛的《滿江紅》中包含了封建王朝時期對于少數(shù)民族不友好的稱呼“匈奴”等詞是不利于我們現(xiàn)在的民族團結(jié),不利于現(xiàn)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國情,再三斟酌下這篇文章就被 移除了中小學教科書。同理,被移除的詩篇還有《孔雀東南飛》、《石壕吏》等。 與此同時,也處于國家危難之際的清末優(yōu)秀女性秋瑾也寫下了一篇《滿江紅》,秋瑾這一生短暫且悲慘,但是她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將中華民族不屈的偉大精神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秋瑾生在舊時代,在封建家族背景下,她仍然不斷汲取西方新思想的洗禮,同盟會剛剛成立她毫不猶豫的加入了,后來經(jīng)人介紹加入了光復會。不僅自己加入,為了擴大革命隊伍她還成立體育會招募更多的有志青年,最后成立了革命軍隊,為起義做準備。 1907年,秋瑾在起義推翻清王朝的行動中,由于準備的不充分被清軍逮捕,且殘忍處死,她是第一個為了推翻封建王朝革命犧牲的女性。有些人死了,但她依然活著,秋瑾死后,她生前的精神卻影響了一代人,生前寫下《滿江紅》,“身不得,男兒烈。心卻比,男兒烈。”表達出秋瑾準備為革命付出所有的決心,這篇充滿民族情的《滿江紅》也順利地被中小學教科書收錄。 兩篇《滿江紅》都寫于國家危難之際,無論是否在教科書中我們都需要主動的去學習,不僅學習文字內(nèi)容,更是學習從文字中傳遞出的愛國情、愛國心,不忘前人為我們帶來的和平生活,更加努力為了更好的中國,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夢而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