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打是親罵是愛 薛榮俊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war between the birds and the beasts. No one knows what they fought about.The bat did not know whose side he should take ……” 這篇我上高中時高一的英語課文,叫《為什么蝙蝠只在漆黑的夜晚出沒?》,30年過去了,我?guī)缀跞€背得下來,原因不是記性好,而是當時的英語老師要求相當嚴格。 高一時,教我們英語的是L老師,過了知天命的年齡,花白的頭發(fā)一溜倒向腦后,中等個頭,身體略微發(fā)胖,操著一口濃重的江浙口音,臉上從來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兩只手上因為早年凍傷,留下片片顏色較深的斑塊……無論是自習,還是上課,眼睛只盯著黑板和課本,幾乎不看任何人的表情,更不用說窗外。 回憶起L老師,最大的印象是要求嚴格;再就是見了他十分緊張。 那時候早飯時間只有10分鐘,現(xiàn)在想想簡直無法形容。出完早操,急匆匆打水、買飯,路上全是一溜小跑,就是幾個同學合伙分工,也完不成那些程序,因此拿著饅頭,煎餅去早讀是常有的事。 更叫人緊張的是,L老師早早就進了教室,手里端著一個陶瓷茶缸,后來聽別的同學說,里面有時是茶水;有時是沖的雞蛋湯。L老師端著茶缸在教室里來回踱步,偶爾敞開缸蓋喝上一口,沒吃完飯的同學,趕緊把飯塞到書洞的最里頭,可以不拿《英語》課本,像早年私塾學子一樣,咿咿呀呀的合著眼背英語課文就是了,一條不明文的規(guī)定:早讀時間必須背英語課文,L老師從不計較別的任課老師的情緒。當L老師端著茶缸走向三班的時候,有同學趕緊從書洞里掏出早飯,狼吞虎咽吃上幾口,顧不上狼狽不狼狽了。 接下來的緊張在英語課。課文是必須背過的,幾乎挨個過關(guān),只要背不過,不管男生女生,好生差生,一律是巴掌打在后腦勺上,我肯定是挨過打的那一個,是女同學聰明?還是早有準備?很少見女同學挨過打。 聽同學說,L老師是江浙人,早年師范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文革”時期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農(nóng)場勞動,冬天駕駛拖拉機,把手凍傷……L老師從來不講這些經(jīng)歷,只認為他教英語,所有學生就得必須學好,他那雙凍傷的手還真打過學生……,還真管用,只要把課文背過,單詞記住,英語成績絕對差不了。就這樣,L老師教的兩個班英語成績一直在全校遙遙領(lǐng)先,從來沒有一個學生怨恨L老師的嚴厲。 后來,因為喜歡的原因,我的大部分業(yè)余時間都用在了學習英語上,成績節(jié)節(jié)升高。 再后來,我參軍、上軍校,英語成績一直不錯。 閑暇時,有時想念L老師,自己便走到田野,大聲背誦一下英語課文,高中生活時老師、同學的音容笑貌立刻呈現(xiàn)在眼前,漸漸地對恩師的思念與感激,隨著歲月逐步構(gòu)成“英語情結(jié)”。 作者簡介: 薛榮俊,《大西北詩人》簽約作家,《望月文學》會員作家,山東省散文學會、泰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業(yè)余愛好閱讀與寫作,作品散見于《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河南日報》《前衛(wèi)報》;《搜狐網(wǎng)》《散文網(wǎng)》;“作家平臺”“精品悅讀”“經(jīng)典文學導刊”“中國詩歌文學精品”“現(xiàn)代詩歌傳媒”“當代詩歌在線”“齊魯文學”“豫北文學”等報刊網(wǎng)絡(luò)平臺,詩歌散文多次獲獎。 孔孟之鄉(xiāng) 濟寧在線 濟寧文學 原創(chuàng)作品 孔孟之鄉(xiāng) 運河之都 文化濟寧 微信ID:we-05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