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jì)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呂延梅 無花果有花,并且很多,細(xì)細(xì)密密簇?fù)碇?,包在果實里面,有一個小小的孔與外面通著,人們看不到。這樣的植物,伸展著比手掌還大的葉子,在人家院落里兀自生長著,濃密的樹蔭,累累的果實,從早春到深秋,溫暖著所有的疏離和孤寂,有一絲溫柔的優(yōu)雅,有一些輕輕淺淺的安詳。 到市場上買菜,賣無花果的攤子上,扁圓形的果子堆在那里,價格不菲。在胡同里走,墻里的植物茂盛,大半個身子探在墻外。這些植物里,往往有葉子大而茂盛的無花果樹。但,我總覺得它們的果實纖小,稀疏,不像母親小院里那株無花果樹那樣,幾乎每個枝椏上都掛著一枚飽滿的果實,泛紅的,微黃的,青的。 每年七八月間,我回到父母身邊,天天在小院子里徜徉,欣賞院中這棵無花果樹的風(fēng)姿,摘食它的果實,感慨它的賜予。 居住在父母的小院里,心境輕松,月明風(fēng)清,步履松弛,時光漫流。與母親有一搭無一搭地說著家常,與父親喝著茉莉花茶,清談著歷史、文學(xué)及當(dāng)前的形勢。夏日的陽光,把小院照得如鍍了一層金光,小院有一棵高高的柿樹,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樹枝,每當(dāng)下雨天,有不少未成熟的果實,在喧囂的大雨中穿林打葉,砰然落地。屋檐上爬著幾棵絲瓜的藤,蜿蜒盤旋的瓜蔓兒,在墻頭上,晾衣繩架上尋尋覓覓,有的攀到屋頂上,挑著粉嘟嘟的黃花兒吹風(fēng),小蛇般彎著身子的嫩瓜,掩映在一片濃密的葉子里。若不仔細(xì)找,等它長老了,想把它做成廚下佳肴,是不可能的了。只能任它風(fēng)風(fēng)光光掛在那里,等秋后寒霜過后,葉子枯萎了,它們還英雄一般懸在架上,迎接著冰雪的到來。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那些遮天蔽日的葉子呢?早已被凜冽的北風(fēng)吹破了,甚至連一點枯黃的色彩也沒留下。 柿樹和絲瓜藤,僅僅是背景和陪襯,無花果樹才是小院的主人,才是最主要的風(fēng)景,小院的魂魄。 一棵無花果樹占去了院子大部分空間,如泛濫的河水肆意擴(kuò)充著自己的地盤。它是幾年前,母親從鄰居家移來的一棵小苗,壓枝長成的,手指般粗細(xì)。鄰居家的叔叔是教政治經(jīng)濟(jì)學(xué)的老師,幾年前因病去世了,小兒子在上海,很少回來,大兒子雖家在小城,也很少來。阿姨一個人守著小院,一棵無花果樹一直陪伴著她。如今,母親移來的小樹苗已有碗口那么粗,茁壯茂密,枝葉橫行。把柿子樹的枝葉擠到高處發(fā)展。生命力旺盛的它,是在圍欄里栽種的,可是它越來越側(cè)身欄外,遮住大半個院子,走路都得躲著它。一不注意它粗糲的葉子摸上你的臉頰,像被砂紙打磨過 一般,絲絲縷縷的疼。去年母親修剪了一回,砍去橫亙在院中的枝椏,今年它又隨心所欲地長滿了。 院子坐落在小城父親工作的單位里,紅磚瓦房,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我上大學(xué)時父母新住進(jìn)去的。從那以后,幾乎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回到那里。后來單位蓋了樓房,原來居住在小院里的人大部分搬進(jìn)樓房了,如今左鄰右舍都空著,雖然院子里幾棵果樹還郁郁蔥蔥,但早已是大門緊鎖,人去院空。唯有古稀之年的父母親,不離不棄,堅持住在那里。我從小生活的村子,如今已成為城中村,老家有一座三層的樓房,明亮寬敞??墒歉赣H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搬回去住,兩個老人安靜地住在這里,母親一直體弱多病,失眠,咳嗽,哮喘,腸胃失調(diào),父親多年來默默地守護(hù)著母親。父親退休后,一開始一個人跑去城里代課,掙點辛苦錢,也消解了退休的落寞。因為實在放心不下母親一個人在家生活,才放棄的。如今他們年事越老越高,在這光線暗淡,低矮潮濕的平房里,與小院里的植物一起度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假期回來,同事們議論著旅游的事。問起我去哪里旅游了,我回答,回老家呆了一段時間。每年夏天,我都會與無花果樹約會。初見那一樹葉子,內(nèi)心驚喜和悸動,我冥想中,它們就是菩提的葉子。到南方旅游,有人指著不知名的樹告訴我那就是菩提樹,我看了一眼,過后就模糊了它的印象。與我無緣的事物,不能產(chǎn)生難以割舍的感情。今日滿目蔥綠的葉子和飽滿的果實,清風(fēng)徐徐,浮動著隱隱的清香。沒有蜂蝶,卻有甲殼蟲嚶嚶嗡嗡,它們鉆在蜜甜的果子里,飽食而眠。這些油碧的葉片,如天使舒展的翅膀,擾起一陣陣風(fēng),掀起層層葉浪,驚起一道道波痕,將美好蕩漾在靜謐的時光里?!耙换ㄒ皇澜纾蝗~一菩提?!钡⒂诨孟氲奈艺J(rèn)為,大自然賦予萬物以生命氣息,世界也變得真實而生動。這無花果樹,便如玉樹臨風(fēng)的君子,翩然起舞。 如果我是一棵樹,會如它一般茂盛茁壯,默默守候一隅嗎? 我在父母慈祥的目光,拉扯著枝葉,摘下一枚熟透了的無花果。陣雨之后,葉子和果子濕漉漉的濺著水滴。我輕輕地掰開這柔軟的心形果實,一股香甜彌散開來,絳紅的果肉,誘人的色彩,令我垂涎欲滴。送一塊入口,味蕾大開,一股蜜甜在舌尖游走,久久不去。 小院里的無花果,這味道,是果實的味道,還是土地的味道,我不知道。 但在我心里住下了,這帶著故鄉(xiāng)氣息的植物,不開花的樹,如夢中的一片綠色的海洋,是我靈魂靜謐的港灣。無花果,屬于小城這座寧靜安詳?shù)男≡海赀~的父母,也是屬于這棵樹的。我,時光的過客,離鄉(xiāng)的游子,也是樹的孩子,我要為她而歌。 年年如此。 人應(yīng)該與植物保持近距離。因此要走出城市,走進(jìn)田野,樹林,同它們直接接觸,或者深入鄉(xiāng)野,感受當(dāng)?shù)厝说娜粘G槿?。其實,就在高樓林立,水泥澆筑的建筑群里,哪怕是路邊的一樹一木,花盆里的花花草草,只要靜心觀察,深刻的生命含義即在其中。 端詳花盆里的每一株植物,更準(zhǔn)確地說,是凝視每一個生命的呈現(xiàn)形式。它們泛著清新的光澤,在室內(nèi)并不太明亮的光線下熠熠生輝。眼前一盆枝葉蓬勃的吊蘭,我想起它最初的形態(tài),一棵嫩芽,長寸許,在人家儲藏室門前僅有的一點地方,半枯萎狀,匍匐在干硬的土地上。 任憑寒風(fēng)肆虐,任憑土地干涸,你忍受著,渴望著,等待著。一個陰冷的黃昏,我拎著大包小包的蔬菜路過那里,注意到,在灰禿禿的土地與建筑的底色里,有那么一抹深沉的綠色。我蹲下來,發(fā)現(xiàn)這里幾乎沒有陽光的地方,一株蘭草生長在那里。 我采下一束,小小的,拿在我手里,如小時候在麥田里剜到一棵野菜。在辦公室里,我把它種在閑置的花盆里。 剛開始,葉子無精打采。幾天后,它仿佛打了個激靈,挺起了胸脯,在窗前浮綠泛金。之后,生機(jī)漸起,新的葉片不斷生長,吐納清新的氣息。室內(nèi)的花草,也無法避免害蟲的侵襲,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葉子豁齒一般,傷痕累累。仔細(xì)查找,一條黝黑的肉蟲貼在莖部。 我預(yù)測它種種未來。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不斷舒展新的葉脈,豐碩壯大,人見人夸,我也在他們欣賞的目光里,喜悅之情如朝露在草葉上滴落。最愜意的是我,我坐在轉(zhuǎn)椅上,端著茶杯,啜著香茗,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靜靜地看著你,綠色仿佛是我身體血液,平靜地流淌,任時間停滯,生命荒蕪。 窗外,也是一片綠色的。一棵樹高高的樹枝窺視著我的秘密,我很少關(guān)注它們,桌上的紙頁總是很霸道,綁架我,占據(jù)著我的時間。在落雨的時候,葉子們在竊竊私語,我側(cè)耳細(xì)聽沙沙的聲響,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夏天的濃蔭下,鳴蟬的長嘯誘惑著你,你努力翹起枝葉,追逐窗外的世界。等一場秋風(fēng)過后,天氣涼爽起來,秋蟬凄切,代之以草叢里眾蟲的合鳴,噓噓簌簌,沒完沒了,濃黑的秋夜不再單調(diào)。 你的綠意漸漸黯淡了,疲憊地低垂,有一道淺淺的黃侵蝕著葉脈。你慢慢枯干,失去重量,隱去身姿。等到又一個新芽綻開新綠,你已經(jīng)萎縮在泥土上,成為土顏色了。 這就是自然,不只是一片葉子?;ㄩ_花謝,四季輪回。一片葉子的誕生和消亡,標(biāo)志著植物在世間不停息地流轉(zhuǎn)。 人類亦是如此,一個人的死關(guān)聯(lián)著其他人的活。死亡,是萬惡的,但誰都擺脫不了。只有珍愛生活,珍惜他人,當(dāng)你生命漸盡之際,你才會安然離開。這就是身邊的植物給我的啟示,一次次向我傾訴的故事。 (作者系濟(jì)寧一中語文教師) 濟(jì)寧文學(xué) 原創(chuàng)作品 孔孟之鄉(xiāng) 運河之都 文化濟(jì)寧 微信ID:we-05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