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nèi)江人,祖籍廣東番禹,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全才畫家,與齊白石、溥心畬分別稱并稱“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并稱“渡海三家”,20 世紀50年游歷世界,與畢加索等西方畫家交流切磋,被西方藝壇稱為“東方之筆”。 這里匯集了網(wǎng)上流傳的大部分張大千山水畫作圖片(不含潑彩作品)。 以下按作品標題拼音順序排列(M—Z) 明月峽 1939 莫干新夏 1935 摩詰山圖 木葉含風靜 1947 暮江歸帆 1946 內(nèi)金剛之摩訶衍圖 1945 南峰絕頂 1935 南岳祝融峰 1938 擬北宋人畫 1945 擬北苑溪山云屋圖 1947 擬大滌子畫意 1932 泥蕩風景圖 1979 擬漸江筆意 1938 擬巨然觀泉圖 擬巨然湖山圖 1944 擬盛子昭山水 1954 擬石濤煉丹臺 擬石濤山水 1935 擬石濤山水 1936 擬石濤山水 1933 擬趙大年湖山清夏圖 1947 擬子久浮巒暖翠 1947 奇峰觀瀑書畫一堂 1959 青卞隱居圖 1937 青城南望圖 1944 青城山戀 1948 青城山色 1940 青城山色圖 1940 青城山上清宮 1949 青城勝概圖 1946 青城勝概圖 1946 青城勝景 清澗閑話 1930 清江行舟 青綠山水 1938 青綠山水 1944 青牛山色 青山獨釣 1947 青山飛瀑 1973 青山紅樹 1940 清溪垂釣 1940 清溪釣艇圖 清溪放漁 1938 晴靄仙閣 1947 晴岳參云 1946 晴岳參云 晴岳參云 秋風舊痕圖 1943 秋壑鳴泉圖 1949 秋壑鳴泉圖 1949 秋壑鳴泉圖 1949 秋壑鳴泉圖 秋江釣艇 1953 秋江釣艇 秋江獨釣 1942 秋江獨釣 1947 秋江獨釣圖 1948 秋江帆影圖 秋江泛游 1944 秋江野鶩圖 1946 秋孟 仿黃鶴山樵筆意 1943 秋日登山圖 1947 秋山寒林圖 1932 秋山紅樹圖 1932 秋山圖 秋山圖 1979 秋山蕭寺 1940 秋山野隱 1947 秋水暢游 1947 秋水暢游 秋水暢游圖 1947 秋水野航 1945 秋霧游山圖 1948 秋陰垂釣 日落山空圖 1953 日暮行吟圖 1948 瑞士紀游 1961 瑞士紀游 1961 瑞士山色 1959 瑞士勝概 1961 山巔閒話 1958 山居清話圖 1947 山高水長 1961 山居圖 1954 山居圖 1948 山林隱居 1948 山色映孤村 1940 山水 1932 山水 1939 山水 1940 山水 1944 山水 1945 山水 1946 山水 1946 山水 1978 山水 山水清幽圖 1948 山水人物 1931 山水圖 1945 山水圖 1945 山水行舟圖 1935 山陰后游圖 1960 山雨催泉圖 1946 山園春興 1959 山中鳴籟 深壑尋幽圖. 1945 深山飛瀑 1959 深山古寺 1929 十里危灘 1931 石壁翠屏 1948 石磴連云 1935 蜀山春曉 1953(溪山初雪) 蜀山春曉 50年代 蜀山行旅圖 1939 雙松平遠圖 1960 水云居 1949 松木高士 1960 松山隱居 1945 松山隱居.1945 松下觀瀑圖 1948 松陰滴翠 1948 松蔭策杖 1948 松蔭獨釣 1948 松蔭觀瀑 1944 松蔭觀瀑 松蔭觀瀑 宋人山寺圖 宋人詩意圖 太魯閣 1959 泰山松云 1930 太乙觀泉圖 1946 太乙觀泉圖 陶圃松菊 1937 天都萬仞圖 天際識歸舟 1982 桐蔭清閟 晚晴圖 1947 晚山看云圖 1946 晚山靜悠 1979 萬壑坐晤 1948 (翠巖千嶂) 望廬山瀑布 1943 為王新衡作華岳高秋圖 1958 為謝玉岑作魏塘圖 1932 為曾履川作峨眉洗象池圖 1956 渭濱漁隱立軸 1960 巫山 1934 巫山十二峰 1939 巫峽清秋 1936 巫峽清秋 1934 巫峽清秋 1942 巫峽清秋 1934 巫峽清秋 1934 巫峽清秋 1936 巫峽清秋 1938 巫峽清秋圖 夕陽千疊山 1948 西嶺春云 1948 西山遠矚 1938 溪山扁舟 1936 溪山初雪 1949 溪山訪友圖 1943 溪山蘭若圖 1947 溪山茅茨圖 1947 溪山仙閣圖 1948 溪山蕭寺 1979 溪山云屋 1946 溪山云屋圖 1944 溪山云屋圖 1946 西臺慟哭圖 1959 洗硯圖 1948 峽江歸帆 1963 峽江勁槳 1963 峽江勁槳 1963 夏日山居 1946 夏日山居 1947 夏山高隱圖 夏山圖 1948 夏山蕭寺 夏山隱居 1940 險峰松舍 1968 閑吟策杖倚天風 1943 閑吟策杖倚天風 1943 向晚垂釣圖 溪山蕭寺 1979 削玉出塵 1929 瀟湘勝景 瀟湘水 1946 攜琴訪友 1935 攜琴訪友圖 1965 攜琴訪友圖 1946 行舟圖 1949 雪江歸櫂圖 1952 崖上青山崖下泉 雅宜山齋圖 1947 雅宜山齋圖 1947 雅州高頤闕 煙江疊嶂 1948 煙雨清言圖 1928 嚴子陵釣臺 1949 陽朔小景 1944 野水參差落漲痕 1946 野水歸棹圖 1934 夷陵山寺 1930 倚仗巖頭圖 1941 憶峨嵋 1953 瀛海勸歸圖 1933 詠孟端溪山漁隱 1943 幽江獨釣 1928 幽居初夏 1941 游麥積山 1944 游山圖 1963 漁隱圖 漁舟更比白鷗閑 1948 漁村夕照 1935 云壑幽窗 1960 云柯翠屏圖 1948 云領秋意鏡心 1960 云門雙峰 1932 云山圖 1960 云山仙閣圖 1948 云樹秋高 1947 云巖圖 1933 云嶂霧靄圖 1930 載酒尋仙 1932 贈臺靜農(nóng)摩詰山園圖立軸 1961 載酒尋仙圖 1947 張大千、溥心畬 江寺靜遠圖 張大千、溥心畬臘月山水畫 1945 舟閑詠白云 1948 竹溪六逸圖 1939 煮茶圖 1947 醉翁亭記 1936 坐看松泉 1967 |
|
來自: luzhoutj > 《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