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者”、“研究型幼兒園教師”逐漸成為許多幼兒園教師熱衷追求的一種職業(yè)理想,或者說“成為研究者”、“成為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已成為幼兒教育界的一種時髦口號。為此,“人人都有研究課題”成為時下評價幼兒園及其教師業(yè)務(wù)素質(zhì)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biāo),“做課題研究”成為許多幼兒園對其教師工作的一項基本要求,許多幼兒園還將“科研成績”當(dāng)作年終評獎的重要依據(jù),許多幼兒園及其教師在不斷地向外炫耀他們正在做“國家級課題:×××研究”、“省級課題:×××研究”…… 我覺得,如果這些所謂的研究與當(dāng)前本園面臨的保教問題無關(guān),那么,這種研究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幼兒園教師成為“研究者”,其應(yīng)有之義是“教師要形成研究的習(xí)慣,教師要以其工作及其工作對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成為其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其研究是為了改善保教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幼兒園教師所進行的教研活動必須與其具體的保教工作緊密結(jié)合,它必須是基于保教實際工作需要的研究——“在保教中,通過保教活動,為了保教活動”,其主要目的是解決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尋求真實的答案或改進性的措施。 幼兒園教研活動就是幼兒園教師將教研活動與其具體的保教工作緊密結(jié)合的一種有效方式。它旨在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效率,它著力于解決幼兒園教師保教工作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而提高其工作的勝任感和幸福感——如果真能這樣,對幼兒園教師而言,就從別人“叫我成為‘研究者’”變成發(fā)自內(nèi)心地“我要成為‘研究者’”。 當(dāng)前許多幼兒園教師對“研究工作”十分抵觸和厭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所謂的“研究工作”遠(yuǎn)離了幼兒園工作的實際需要,大家從“研究工作”中沒有得到任何真實的“好處”——它對改進工作不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fù)擔(dān)。 幼兒園教師不是專業(yè)研究工作者,他們工作的核心就是將幼兒帶好。我們堅決反對不顧幼兒園教師的保教工作實際需要去要求他們進行所謂的研究。幼兒園教師的教研活動必須圍繞如何“帶好幼兒”這一核心,必須為這一核心工作服務(wù),而不應(yīng)讓幼兒園教師過多地“分心”。 本書試圖闡明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性質(zhì)、特點、目的及意義,強調(diào)從解決幼兒園保教工作實際面臨的問題出發(fā),有效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讓幼兒園教師從中得到“好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專業(yè)能力,讓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增強職業(yè)幸福感。 由衷地希望教研活動成為每位幼兒園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向往的一種活動! 莫源秋 2014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