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告別 不要跟家長說:“沒事的,過幾天就好了?!币驗檫@樣不僅不能降低孩子和父母的焦慮,還會讓家長覺得老師將孩子哭鬧不當回事,另外,還暗示孩子還要哭幾天。 老師跟孩子孩子說:“牛牛跟媽媽說再見!” 媽媽:“牛牛再見!媽媽四點半來接你。” 2.家長要克服自己的焦慮 入園焦慮很大程度決定于媽媽的態(tài)度?;仡^一次,哭多一個月。“牛牛,再見!媽媽四點半來接你。”說完就走,別回頭,回頭一次多二周,回來抱一次多一個月。不要流淚著跟孩子說:“媽媽不上班就不送你上幼兒園了,委屈你了。” 孩子交到老師手里后家長最好離開幼兒園,不要中間探望,孩子哭鬧過程如果看到家長會哭鬧的更厲害(因為平時孩子經常通過哭鬧達到目的),而且適應期會加長。 孩子送到班級,和老師交代清楚后迅速離開,不要和孩子糾纏時間太長,尤其是老人送孩子,孩子里面哭,家長外面哭,只能增大適應期的難度。 3.態(tài)度一致且堅決。 送的時候態(tài)度一定要堅決,家庭意見一定要一致,不要讓孩子感覺到通過哭鬧可以達到不去幼兒園的目的。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堅持送。 5.科學飲食 孩子在園因為哭鬧導致飲食不規(guī)律,老師會盡量多給孩子喝水,回家后家長也要多讓孩子喝水,晚飯在家可以再吃點,以清淡類和水果為主,不要太油膩,也要避免一次吃太多。 7.積極暗示和引導 接孩子回家時,當孩子看到家人后又會哭鬧。家長除安撫外,應多給孩子正強化的暗示,比如說“寶寶真乖,寶寶長大了,在班里吃飯、喝水、睡覺,老師和小朋友可喜歡你了,老師還表揚寶寶懂事?!薄坝變簣@那么多玩具多好玩呀,明天和小朋友一塊玩”等。 避免用消極的語言暗示,比如“哭了一天吧”“老師煩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給你東西吃了嗎”“等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再哭不接你了”“不聽話就把你送幼兒園去”等消極暗示會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更加恐怖。 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孩子的哭鬧也揪著家長的心,孩子在園還哭嗎?喝水了嗎?老師煩我們了嗎等等,家長的心情老師們非常理解,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完成邁向社會的第一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