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的小山(外二章)
文/朱玉華
低矮,但不卑微,不失青翠,更不失韻味。灌木叢藏著童年的樂趣,茅草蔸里的野雞,唱響農(nóng)人的詩情畫意。
小山是家的屏障,冬,將北風(fēng)阻擋;夏,遮檔烈陽;秋天野果飄香;春天的花朵裝扮成新娘的模樣。
小山是我小時候的游樂場,摘山果,採蘑菇,掏鳥窩,捉迷藏。常常忘了炊煙的呼喊,招來媽媽尋找的慌忙。
小山的四周,圍繞著寬窄不一的田疇。夕陽下涌動金色的稻浪,小山就是迷人的綠洲。在頭頂碩大的石壁上,我們或坐或躺,扯一把夏夜的月光,包上青春的幻想,隨風(fēng)飄向遠(yuǎn)方。
如今的小山呀,讓游子魂牽夢想。聽說早就沒有了昔日的模樣。脆弱的軀體,怎經(jīng)得機(jī)械化的魔掌!開荒建房,遍體鱗傷。只有那塊石壁,仍然忠于職守,坦胸露肚,用彌勒佛悠然的心態(tài),分享農(nóng)人的喜悅。
門前的小溪
從泉水坡一路走來,婀婀娜娜,清清爽爽,溫馴得像頭小綿羊!雖然難見洶涌澎湃,但一樣的向往江河湖海,一樣的迷人,不一樣的精彩。
清澈見底,悠然流淌。漂動的水草,就像少女的秀發(fā),游走的小魚小蝦,是少女美麗的發(fā)夾。溪水、水草和魚蝦,捉迷藏的螺和螃蟹,還有花瓣的探訪,組成最溫馨的一家。
爸爸用勤勞壘砌的壩閘,讓奔騰的溪水激情四射。田野菜畦,用青黃交遞的色彩裝扮著季節(jié)。年年歲歲,上演秋收冬藏的喜劇。
溪水挽手時光,流進(jìn)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兒孫們掬一捧溪水,撒向遙遠(yuǎn)的他鄉(xiāng)。不論游走到何方,家門前的小溪啊,纏繞著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
石拱橋
從深山走來,不懼千錘萬鑿,只為與流水相守。忍辱負(fù)重,駝背躬腰,兩岸的精彩因你自豪。
見證歲月的滄桑,享受流域的安祥。一頭連著豬綜嶺的炊煙,一頭連著大園洲的沃土。炊煙滿含溫馨,沃土生長繁榮。夜聽水流潺潺,日聞書聲朗朗。
夕陽的余輝牽引著爺爺,爺爺牽引著老黃牛,悠閑地走過春華秋實,四季枯榮。
父親挑著生活的重?fù)?dān),在橋頭歇腳。眼望著潺潺流水揚長而去,思索人生的希望。
我背著裝滿鄉(xiāng)愁的行囊,游走他鄉(xiāng),石拱橋是我抹不掉的念想。夢中的石拱橋,就像疲倦了的老人,靜靜躺在朝夕輪回的光陰中,守望用汗水澆灌的鄉(xiāng)村。
2018.8.31于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