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評論里,大家就提出了一些建議。 

我覺得果果們說的挺對的,等我在七七身上看到效果,大家的孩子也都長大了,那時候分享的方法再絕對正確,大家也沒辦法從我的學習中受益。 那還不如我把自己做功課后,自己打算用或者正在用的方法分享,畢竟我會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都是查無數(shù)資料綜合得出的可能現(xiàn)階段最優(yōu)解,大家直接參考,多少應該還是會有幫助的。 今天先分享如何跟小寶寶說話吧,因為和小寶寶說話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在孩子出生前,神經(jīng)元就開始發(fā)育了,相關原理非常復雜,簡單來講就是孩子在剛出生到兩歲期間時,大腦里的神經(jīng)纖維以及連接他們的突觸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的,在發(fā)育的過程中,很少受到刺激的神經(jīng)元將會喪失突觸。(見下圖)孩子經(jīng)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正常發(fā)育,突觸會有大約40%被削減,從而達到正常成人的水平。要使這一過程順利進行,在突觸形成達到頂點的時期(0-2歲),對兒童大腦的適當刺激,非常重要。!教科書里有一個比較恐怖的例子:如果對剛出生1個月的小貓進行光剝奪,哪怕只有3~4天,這一腦區(qū)也會退化。如果把4周的小貓一直關在黑暗中,其大腦的損傷就會非常嚴重,而且是永久性的。對這部分內(nèi)容想了解更詳細的話,可查閱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那本《伯克畢生發(fā)展心理學》??傊褪歉嬖V我們,和孩子多交流,給孩子適當?shù)拇碳ぃ浅V匾?/strong>那就會有果果問了,現(xiàn)在都說孩子在玩的時候不要打擾,那怎么辦可以又多說話,又不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呢? 先看段視頻吧,是我?guī)咂吖涑袝r阿姨隨手拍的:不方便看視頻的話,我用文字大概描述的一下場景。帶著七七出去買菜(主要是他的小推車實在太好裝貨了),在經(jīng)過了一攤子綠油油的蔬菜后,緊接著出現(xiàn)的西紅柿異常顯眼,馬上就得到了七胖的關注,于是我就說:“七七你看,這個紅紅的圓球,它叫西紅柿哦,酸酸甜甜很好吃呢!我們來挑幾個買回家吃。(同時拿一個西紅柿在七七眼前晃一小下)”果果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羅羅是跟著孩子的關注點“西紅柿”來展開話題的,當他自己的注意力在“西紅柿”上時,從耳朵里聽到了媽媽的話,已經(jīng)得到一定發(fā)育的眼睛也看到了這個紅紅的,表皮有些光澤的球球一樣的東西。這個對話可以借鑒的點在哪里呢?羅羅可以搬出來兩個小理論:首先,4個月左右,嬰兒開始表現(xiàn)出“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即寶寶的眼光朝向成人所看的同一個方向(不過大概要到10~11個月,嬰兒才會知道別人的關注點會提供關于他們溝通意圖的信息)。同時,成人也會追蹤嬰兒的視線,告訴嬰兒他們看見的東西是什么。上面我就是在追蹤七胖的視線,同時告訴他看見的東西是西紅柿。劃重點!經(jīng)常經(jīng)歷共同注意的嬰兒和學步兒能聽懂更多的語言,做出有意義的手勢、說出詞語的時間更早,詞匯發(fā)展也更快!其次,因為溝通往往是多感覺通道的(同時有口語、視覺、觸覺刺激),嬰兒在分析言語時從其他感覺通道獲得大量支持。上面我在說到西紅柿的時候,真的從菜攤上把西紅柿拿到七胖的面前展示一下,就可以幫助七胖記住“西紅柿”這個詞和實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一句話總結就是,要跟隨著寶寶的注意力,就孩子正在關心的物品或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展開聊天。當我們的寶寶正在被某些事物吸引,而我們卻強行將其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這種育兒方式就可能具有破壞性,不但可能對孩子的詞匯學習造成負面的影響,甚至會破壞孩子專注力,使孩子更容易分神,難以專注于一件事情。雖然多跟孩子說話很重要。但孩子專心玩耍的時候就沒必要刻意拉著他對他說話了,就讓他自己玩,等他不想玩了,開始沒耐心了再加入對孩子說話?;蛘吆⒆酉胍覀兣闼?,主動邀請我們的時候再加入。一邊陪孩子玩一邊聊天才是最好的說話時機,當然,聊的話題要跟正在玩的東西有關。最好不要出現(xiàn)那種孩子正在玩積木,家長一會兒一句,寶寶要不要喝水呀之類的。當然了,有時候一些打擾是也沒辦法避免的,比如七七正在拉著我的手玩,我跟他說“七七拉著媽媽的手想干嘛呀?”的時候,六六突然在旁邊敲著鼓喊“小七小七,看鼓多好玩“!這種情況在二胎家庭肯定也很難避免,但家長平時有意識地控制著,別讓自己成為一個打擾者很重要。 在和小寶寶說話時,做跟隨者,而非打擾者,這簡單卻又很重要的兩點,你get到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