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月明 北緯32度線所經(jīng)過的區(qū)域,是地球上最亮麗、最神奇的地方。淮安,一條古淮河成了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一望之間,清江浦區(qū)下起了瓢潑大雨,河對面,淮陰區(qū)那邊只是飄了幾滴雨星星,地皮都沒有濕。風從水面吹過來,這邊很涼快,走上幾步那邊也許就熱了。 淮安地處淮河下游,是中國東部地區(qū)南北差異比較典型的地區(qū),這個地理過渡帶,其他地域無可替代。中國南北地理標志首先是自然地理氣候的區(qū)位條件,還要考慮這個地區(qū)過去的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淵源?;窗簿硟?nèi)"黃河奪淮",古黃河與古淮河匯為一體,穿城而過,自古就有"南船北馬"之說。作為一座兼具南北特征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于2008年8月正式開建,淮安,成為首個建設南北地理標志的城市。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是一個市民廣場,以南北地理分界標志雕塑為主體,結(jié)合展示館等配套設施一并建設。其中標志雕塑"紅橋"利用淮安市歷史遺存老橋墩進行修建。 橋當中的地球狀標志物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線位置,球體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調(diào)過渡,橋面也由此分為紅藍兩色,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征。以河道為界,南北兩個廣場也分別命名為淮河廣場和黃河廣場,種植南北方不同的灌木植物,市民從橋上穿越,直觀感受南北分界的差異。 缽池山公園每年由民政牽頭都要舉辦千人“鵲橋會”,單身男女們和又重回單身的男女們,在這里展現(xiàn)自我,相約緣分,尋找荷爾蒙驅(qū)動下的愛情。缽池山下的樹林和山子湖邊的綠茵,成了溫馨浪漫的“遇見之地” 有人調(diào)侃,既然缽池山公園打造成了締結(jié)婚姻的地方,何不將南北地理分界線兩邊的公園配套成男女緣盡分手的地方?好聚好散,分界線上揮揮手,從此南轅北轍;把人間痛苦裝飾成詩情畫意,不失也是一番神奇么? 沒人接茬,或許這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至少目前不行。中國人講究打離婚,不打怎么離婚?南北地理分界線如果成為離婚集散地,那橋的兩側(cè)的公園或許還得各建一個治安警務亭。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窗补鼟吨袊哪戏胶捅狈?,人的性格上,也同時兼有著北方人的大氣、豪爽、實在、熱情及南方人細膩、溫柔、聰明、含蓄。求新求精、質(zhì)樸善和、熱情包容、崇文尚義成就了大多數(shù)淮安人的性格特征。
張月明:簽約作家,清江浦區(qū)音舞家協(xié)會副主席。
▼▼▼ 采春的希望
擷秋的歡喜 撿運河文字 為了更好擴大本公號所發(fā)文章的影響,即日起本公號入駐360個人圖書館,所有作品皆自動同步到360個人圖書館終身收藏。不同意者請勿投稿,投稿視作默認此項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