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河北遵化,被聯(lián)合國評為千年古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自古便以“風水寶地”而被世人所稱道。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美譽,請看遵化在大清乾隆年間繪制的遵化文廟圖。 遵化被聯(lián)合國評為千年古縣 學宮——舊指學舍和縣里的孔廟,又指儒學教官的衙署學校。文廟,學宮,儒學,孔廟一般都是指一個地方,本文以最通俗的名稱文廟命之。 遵化學宮(文廟)位置圖 文廟,系封建王朝奉祀孔子的廟宇,又稱孔廟、學宮、儒學、宣圣廟等。遵化文廟坐落于遵化城內(nèi)西南,規(guī)模宏大,始建無考,增建于金代正隆三年(1158年),明清時期屢次修葺,建國后拆毀,改建醫(yī)院、糧庫,今為遵化人民醫(yī)院老院址西側(cè)。 大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繪制的遵化文廟整體圖 遵化文廟有大成殿、尊經(jīng)閣(即古圖書館)、明倫堂、文明樓、欞星門、鄉(xiāng)賢祠、名宦祠、文昌閣等。在明倫堂后建尊經(jīng)閣,建起魁星樓來映襯文昌閣,又架構(gòu)了一座高出水面的洗心亭。 1597年始建,1864年重修的遵化文廟魁星樓(1928年圖片) 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間,時任縣令的李杜等又進行一次擴建,殿廡齋堂各增,高大的啟圣祠、敬一亭建于尊經(jīng)閣東,并建座魁星樓。這在歷史上是備受邑人崇敬的。當時,曾任兵部左侍郎而還家的賈應元,特為此事寫了篇文章,刻石立于學堂之內(nèi)。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尊經(jīng)閣,籌集的款項也非常多,象兩廡,魁星樓,和名宦鄉(xiāng)賢祠。歷次重修的古碑多個,碑刻不知是否在世。 后記:千年古縣遵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歷史古跡,距今260年前的大清乾隆年間遵化文廟圖再現(xiàn)了遵化歷史底蘊。 編者:王亭貫 遵化文史,探尋歷史遺跡,挖掘過去的輝煌,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公眾號! 遵化文史,預約挖掘歷史與傳說、人物故事、企業(yè)和個人,宣傳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