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好友重逢,一般的詩人只會寫友情,但高手通常不是。 高手,能通過友情寫出更深的感情來。 韋應物就是這樣一位高手。 我們今天來讀《淮上喜會梁州故人》,看看詩人埋藏了什么樣的感情。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先看詩題。 淮上,指淮南,結合詩人的背景,我認為這里指滁州。 梁州,今天的陜西省漢中市,與長安不遠。 1、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江漢,就是指梁州,也就是漢中,位于漢水的中上游。 詩人曾經(jīng)到梁州作客,每次和故人相逢,都是喝醉了才回家。 還有一個背景:韋應物是長安人,長安離梁州不算太遠。 這是回憶過去相逢的情景。 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回憶過去呢? 他是要引出友情。 你們看,詩人為什么每次都要和朋友喝醉? 很簡單,說明他們的感情很深! 如果感情不深,還每次見面必喝醉的,那肯定是有銷售任務,對吧? 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寫友情很深? 接著往下看。 2、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離別以后,我們像浮云一樣四處漂泊;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匆匆就過了十年。 浮云,暗喻漂泊無定的生活狀態(tài)。 流水,暗喻匆匆流逝的時間。 這是寫兩人分別后的情景。 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寫的很形象,也朗朗上口。 感情很簡單:表達了詩人對四處漂泊和時間流逝的傷感。 這里非常奇怪,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 詩人并沒有寫對朋友的思念,而是寫自身的傷感。 這是為什么? 接著往下看。 3、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今日相見,我們談笑如故,感情依舊,但是我們都已經(jīng)白發(fā)稀疏。 這是寫重逢。 大家看,如果前面沒有寫“相逢每醉還”,那么這里的“情如舊”就沒有參照對象,就會很虛浮。 這是詩人為什么寫“相逢每醉還”的原因。 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寫“情如舊”呢? 大家想一想,經(jīng)過了十年,感情依舊,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他們的友情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感情不僅深,而且真摯。 今天是與好友重逢之日,詩人為什么要寫白發(fā)稀疏呢? 接著看后兩句。 4、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你問我為什么不回去?因為這里有秋山。 我們來仔細品一品。 朋友問:您為什么不回去呢? 回去哪里? 應該是長安,因為詩人的老家就在長安。 詩人回答:因為這里有秋山。 你們看,這里有問題: (1)白發(fā)稀疏,年老了不是更思鄉(xiāng)嗎?更應該回到家鄉(xiāng)去啊。 (2)回家之后,和朋友離得近,還可以像以前那樣相逢每醉還啊。 那么詩人為什么偏偏不回去呢?這說明什么? 這就說明,秋山比思鄉(xiāng)情和友情更重要! 這個邏輯沒有問題吧。 大家看,詩人和朋友之間那么深的友情,居然比不過秋山。 詩人之所以寫友情很深,就是為了襯托秋山的重要性。 這是巧設鋪墊法:詩人把友情寫得越深,秋山也就顯得越重要。 那么, “秋山”到底指什么? 是特指一座山嗎? 很顯然不是,如果是特指某座山,詩人一定會寫得很詳細,不會這么模糊。 不難推測,秋山肯定是詩人在這十年里喜歡上的一個事物。 那么,這十年發(fā)生了什么? 這首詩告訴我們了:漂泊無定,白發(fā)稀疏。 這都是不好的事情,詩人不喜歡。 詩人喜歡的是秋山,那就說明秋山和它們相對。 所以我認為秋山是指:居有定所,安享晚年。 也就是說,詩人在這里找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定居之所。 再結合詩人的背景,我可以非??隙ǖ嘏袛?,這個定居之所就是指:滁州西澗。 回顧整首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表面是在寫友情,實際上是用友情做鋪墊,來襯托自己歸隱滁州西澗的感情。 你們看,韋應物是不是一位高手? 您認可我的觀點嗎? 歡迎您留言一起討論哦。 我是沉于古詩,為您解讀古詩的感情脈絡,讓您了解古詩中的感情表達方法。 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每天我都會為您解讀至少一首古詩。 #唐詩# #唐詩永昌# #我要上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