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把孩子當蝸牛養(yǎng)后,我整個人好很多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節(jié)奏,體會了催促的弊端,選擇慢下來,等一等孩子。 作者:spirit(爸媽進化論主筆) 前幾天,在地鐵站看到一位媽媽正在訓斥兒子。 媽媽咆哮著說:我不罵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師怎么罰你。 在她身后,是看上去才4歲,背著書包的可愛小男孩。小男孩低著頭,滿臉沮喪不敢吭聲。 媽媽沒看孩子一眼,繼續(xù)旁若無人的開始發(fā)泄:7點叫你,結(jié)果磨蹭到8點才起床。8點半才洗漱好,早餐都來不及吃。現(xiàn)在好了,遲到半個小時。 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去給老師解釋為什么遲到!是不是媽媽沒叫醒你,還是你自己拖拖拉拉?最好讓老師罰你抄十遍試卷! 這位媽媽從站臺一直罵到地鐵車廂里,從上車一直罵到下車。 雖然很心疼這位小朋友,但對這位媽媽的煩惱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因為我們家也有一個“拖拉”大王。 我兒子今年小學三年級,每次他寫作業(yè)對我來說都是一場硬仗,尤其是默寫。 每次默寫時,他總是擦了寫,寫了又擦,一共就二十個詞語,他硬生生地寫了一個小時。 然而我批改過后,他竟然錯了一大半,修改時,他仍十分磨蹭,筆畫一頓一頓,慢吞吞,等徹底修改完后,又過了一個小時。 因為他做事太慢,我總是接近十二點才能休息,本就忙碌的工作的我更累了。 一想到這些,我心里就十分生氣,雖然總催促兒子加快速度,但是從來沒有效果。 最后,無奈的我選擇與自己和解:把孩子當蝸牛養(yǎng)。 我接受了兒子慢吞吞的寫作業(yè)風格,也是從那之后,我整個人好了很多,也漸漸開始理解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節(jié)奏 昨天,閨蜜來到我家堅定地告訴我說:她以后再也不管兒子的學習了。 閨蜜的兒子小杰正在上小學,性格溫和,從小到大一直很聽話,學習也很自覺、認真。 小杰的英語成績十分出眾,其他科的成績非常普通。 有一天,閨蜜看到小杰在背英語單詞,就告訴小杰說:你學學數(shù)學吧,英語已經(jīng)學的很好了,多用點時間在數(shù)學上。 聽話的小杰沒有反駁,放下了手中的英語書,開始學起了數(shù)學。 漸漸地,閨蜜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只要看到小杰學英語,就讓他學別的科目。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小杰的名次不僅沒有上升反而降了。 令閨蜜更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小杰的英語成績退步極大,其他科的成績也沒有增長很多。 從那之后,閨蜜再也沒有打亂小杰的學習模式,讓小杰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 沒過多久,小杰的成績重新上升,甚至達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高度。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家長的過多干預,有時候并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會打亂孩子的節(jié)奏。 有時候選擇接受孩子的節(jié)奏,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好處。 催促會使孩子變得更慢 有一次,我去鄰居家做了一次家訪。 鄰居家的孩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我是他的班主任。 當我去他們家時,孩子正在寫作業(yè),媽媽在旁邊陪同,爸爸在客廳招呼我。 我和孩子爸爸剛聊了幾句,就聽到媽媽訓斥孩子的聲音:你怎么這道題還不會,我給你講過幾遍了,你用點心行嗎? 可媽媽的話,并沒有讓孩子學會那道題,反而在那道題上重新反復斟酌。 看到這里,媽媽更生氣了,沖著他咆哮到:擦了寫,寫了又擦,今天晚上又要寫到幾點,我告訴你,你今天要是十點之前寫不完,我就不陪你了。 孩子眼中含著淚,奮筆疾書,可是一寫快,字就歪歪扭扭。媽媽立刻又說:你看你這寫的什么,能看嗎? 孩子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流,媽媽又大吼到:哭哭哭,你自己寫不好作業(yè)還哭,剛寫好了,又被你毀了…… 他的作業(yè)寫了多久,媽媽的話就催促了多久,一刻也沒有停歇。 聽到媽媽怒斥的話語,我心中不免有些心疼。 試著換個角度,在我們大人工作時,如果旁邊不斷有人催促都會使我們心煩意亂、效率變低,更何況是孩子呢? 在我與朋友的建議下,希望媽媽可以給孩子自己思考、學習的時間,減少自己的陪同與催促時間。 因為媽媽的催促變少,孩子的學習效率越來越高,成績越來越好,甚至獨立能力也越來越強。 事實證明,家長的催促不僅不會使孩子的學習效率變高,甚至會打擾到孩子的學習。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家長減少對孩子的催促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放慢腳步、等等孩子 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匆忙變成了人生常態(tài),但對于生理和心理還發(fā)育不完全的孩子來說,匆忙成了一大難題。 有句話曾說過:不是孩子太慢,而是家長太快。 所以對于家長來說,放慢腳步、等等孩子是每一位快節(jié)奏家長必做的事情。 1、孩子哭鬧時,請等一等 在綜藝節(jié)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與兒子小魚兒在超市中的情景讓我記憶猶新。 胡可帶兒子小魚兒去逛超市,小魚兒堅持要打開恐龍蛋,胡可明確地表示“付完錢后才能打開”。 但小魚兒突然情緒爆發(fā),哭鬧不止,于是胡可靜靜地看著他,等到他情緒平復了,再好好說理。 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先要接納他的情緒,不要和孩子產(chǎn)生激烈的沖突,應該耐心地等一等,等到孩子情緒平復,再進行說理。 2、孩子頂嘴時,請等一等 曾經(jīng)一檔綜藝節(jié)目《變形記》中城市主人公錢之達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 錢之達是家里的叛逆少年,獨自一人在英國倫敦留學。 暑假期間,錢之達回國,母親想讓他將考取證書,這樣更有利于他的發(fā)展。 可錢之達并不聽取母親的建議,直接回懟了母親。 母親十分生氣,但是她并沒有選擇與錢之達吵架或者爭論,而是走出了房間,給予他自己思考的時間。 孩子頂嘴時,父母要積極“暫?!保苊庥谩绊斪臁被貞⒆?。給予雙方冷靜的時間,才會更好的解決問題。 3、孩子犯錯時,請等一等 知乎有個網(wǎng)友曾講過自己的故事。 上初三時,他曾和舍友一起在校外吃麻辣燙,因為時間緊迫,他和舍友在宿舍鎖門前一分鐘跑了進去。 可是同他們一起到的,是幾個在校內(nèi)抽煙被抓的學生,于是他與舍友就被誤當成了一起抽煙的學生。 學校通知了家長后,他媽媽不聞不問,看到他直接上來打了他一巴掌。 那一次的誤會成為了他心中一生的烙印。 孩子犯錯時,請你先把火氣壓一壓,“等一等”孩子的解釋,千萬不要讓誤會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 把孩子當蝸牛養(yǎng)后,我整個人好很多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節(jié)奏,體會了催促的弊端,選擇慢下來,等一等孩子。 在等孩子的途中,我理解了他,也與自己和解。 作者簡介:spirit,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寫作營第6期入門1班學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