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定南縣定南一小三年級 繆虎宸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取材于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去竺(古代印度)取經(jīng)的事跡,由明代文學家吳承恩集合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等資料,經(jīng)過艱苦的創(chuàng)造改寫而成,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小說,具有驚人的藝術(shù)成就。 魯迅曾評價西游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小說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唐僧師徒四人在茫茫西行的取經(jīng)之路上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并將這些艱難萬險幻化為險象環(huán)生的九九八十一難。 師徒們還沒有取經(jīng)時都是大名鼎鼎的妖神,首先說師傅唐三藏,在天庭是頂天立地的金蟬子。孫悟空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一只妖猴,出來后當了花果山的大王。豬八戒是天蓬元帥,因為調(diào)戲嫦娥,被逐下凡間為豬妖。沙悟凈本是沙河的妖怪,當唐僧取經(jīng)時,成為了第四名取經(jīng)人。最后一個白龍馬,是海里的一條龍,化身為馬。每一個人物都非常鮮明。 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就是孫悟空闖入龍宮獲取金箍棒。猴兒們整日操演武藝,日子過得好不逍遙。一日空想,大王怎能沒有兵器?猴孫們說龍宮里的寶貝很多,要什么有什么,孫悟空便跑去龍宮向龍王要兵器。龍王拿出一桿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肢叉來。孫悟空試試說不夠重太輕了。龍王又臺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畫桿萬戟。孫悟空又試了試說還是太輕了。孫悟空看到龍宮外有一根柱子,龍王大叫,那是定海神針,不能拿,一向不服輸?shù)膶O悟空,過去直接把它撥起,變成針放進耳朵就獲得了金箍棒,從此,用它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 這一路上,他們求取芭蕉扇,翻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歷經(jīng)了千難萬險,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于取到了真經(jīng)成了仙。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體現(xiàn)出孫悟空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在歷經(jīng)時間錘煉的《西游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么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
|
來自: 中外作家網(wǎng)65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