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時代,而詩仙李白更是被我們所熟知的有名詩人。李白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李白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自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從他留下的詩詞中也可以讀出,他曾游歷祖國大好山川河水,足跡踏遍全中國! 豐富的游歷經(jīng)歷為他日后開創(chuàng)一代浪漫主義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后來李白寓居安陸達十年之久,并成為安陸的女婿。此后十年間,他又北上太原、西入長安、東至魯俊,在這十年間,他結交了眾多好友、寫下了不少流傳后世的名篇。 同許多文人騷客一樣,李白的一生,也是坎坷、壯志未酬的一生。始于隋朝的科舉制度發(fā)展到唐朝,已經(jīng)相當完善。統(tǒng)治者通過科舉制,廣納了一大批人才。但李白卻選擇了“終南捷徑”:入居名山,扮成隱士,等著當朝天子接見。但李白入朝為官卻是在天寶元年,因為玉真公主的推薦,他終于等來了入朝為官的機會,激動之余,發(fā)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感慨。 但對于李白來說,這并未讓他大展鴻鵠之志。此時的李隆基已經(jīng)不再是“開元盛世”的李隆基了,一個楊貴妃便足以讓他神魂顛倒。李隆基召見李白,不外乎寫歌功頌德的應景文章和憐香惜玉的柔詞,如有名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時的李白也是郁郁不得志,整日與長安的好友呼酒買醉,他不愿摧眉折腰侍權貴,在宮廷呆了不到兩年,便被“賜金放還”。 關于李白的死,歷來眾說紛紜,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李白死于飲酒過度,《舊唐書》里面寫道:“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钡诙N說法說是在李光弼東鎮(zhèn)臨淮時,61歲的李白主動請纓,希望在暮年之時,為國家獻身。后來因病中途返回,次年死于當涂縣令李陽冰家中。第三種說法多見于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與詩人性格很是吻合。說李白在當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不管李白是死與上述哪種原因,不可爭辯的是"白也詩無敵"。但對于李白來說,他狂傲不羈、恃才傲物的性格無法讓他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上如魚得水,他更適合做一個純粹的詩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