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譯名,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另一部“同名”國產(chǎn)片。
活著導(dǎo)演: 張藝謀 編劇: 蘆葦 / 余華 主演: 葛優(yōu) / 鞏俐 / 姜武 / 牛犇 / 郭濤 上映日期: 1994-06-30(中國香港) / 1994-05-17(戛納電影節(jié)) 片長: 132分鐘 《活著》堪稱是一部中國當代野史,甚至和《霸王別姬》并稱華語電影雙峰。兩部電影同樣書寫了時代變遷下的個體,不得不說一個優(yōu)秀的編劇是多么重要。然而《霸王別姬》和《活著》雖然同是經(jīng)典電影,卻是兩種命運。《霸王別姬》當年票房大賺,在國內(nèi)就拿到了4800萬票房。據(jù)說是由于當年這部電影未經(jīng)審批開拍,并且擅自參加海外電影節(jié)而被禁止公映。幾年前張藝謀接受采訪時首次談到本片時,他只是淡淡地說道:“我個人在制度面前是渺小的,自己也覺得無能為力?!?/span>1994年在影史上是神奇的一年,很多經(jīng)典電影都誕生于這一年。外語片有《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等等,華語片更是有《大話西游》《重慶森林》《陽光燦爛的日子》,當然還有今天介紹的這部《活著》。《活著》無疑書寫了一段影史神話,葛優(yōu)也因此片也獲得了戛納最佳男主角。 截止到目前,國內(nèi)僅有兩位男演員獲得過戛納影帝的殊榮。電影在上映當年便斬獲戛納電影節(jié)三項大獎:戛納第47屆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人道精神獎。此外還收獲了一批重要獎項: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0大華語片之一、全美國影評人協(xié)會最佳外語片、洛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最佳外語片、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全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其實張藝謀最初想改編的,是余華的另一篇小說《河邊的錯誤》。但在看過余華大部分作品后,張藝謀卻被另一部小說深深感動,那就是《活著》,于是決定將它拍攝出來。余華的這部小說《活著》至今仍經(jīng)常登上圖書暢銷榜,它曾獲得意大利格林札納卡佛文學獎,并先后被譯成20多種語言在各個國家出版。值得一提的是,鞏俐和葛優(yōu)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更是堪稱教科書級。從主角年輕時一直演繹到暮年,扎實的演技無疑為整部電影注入了靈魂。在時代前進的車輪裹挾之下,個體面對這種人世無常的變遷常常只能隨波逐流,充滿無奈。《活著》講述的就是小人物福貴和他的家人風風雨雨幾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個時代的縮影。最后,他們的生活已經(jīng)變得麻木,失去的太多,面對生活大概只剩下“活著”。 影片露出一股悲憫情懷和傷感的黑色幽默,將歷史濃縮為個人命運,而命如螻蟻般的個人命運,只能是枉自興嘆的生命之痛。徐褔貴(葛優(yōu) 飾)原是地主家的少爺,然而他生性好賭懶惰,老父長嘆愚子不可教,妻子家珍(鞏俐 飾)也屢勸無果。褔貴長期遭皮影戲班主龍二(倪大紅 飾)設(shè)局暗算,屢賭屢輸,債臺高筑。懷有第二胎的家珍再也忍不下去,只得帶著女兒鳳霞一同回娘家,離開不長進的丈夫。福貴最終把家里的田產(chǎn),連同大宅子一起輸給了龍二。徐老爺在資產(chǎn)轉(zhuǎn)讓之日氣死當場,褔貴帶著年邁多病的母親離開大宅。褔貴離開大宅后,只得在路邊做起小生意,與母親勉勉強強活下去。 一年多后,家珍得知丈夫已去除賭癮,便帶同鳳霞和出生不久的兒子有慶回家,一家人在小屋開始新生活。為了生存,褔貴向當初贏盡自己一切的龍二低聲下氣,想借點錢做生意養(yǎng)家。龍二沒借錢,倒是把以前謀生的一箱皮影戲道具,借了給褔貴。他生平第一次自力更生養(yǎng)家糊口,也就這樣從地主少爺變成了手藝人。不料戰(zhàn)亂時分,褔貴的戲班子被軍隊逮到,抓作了俘虜。近距離直面死亡,令福貴第一次產(chǎn)生了,必須好好活下去的信念。直到解放軍到來,褔貴舉手投降,又轉(zhuǎn)為了解放軍俘虜。最終,他憑著皮影戲功夫為軍人表演鼓勵士氣,活了下來。新政府為家珍安排了一份燒水送水的工作,一家人以此為生。之前靠賭局贏走福貴家產(chǎn)的龍二被定性為“地主”,在“公審惡霸大會”上以“反革命破壞”之罪判了死刑。福貴這次是因禍得福,正因為當初賭博輸?shù)艏耶a(chǎn),才保住了性命。又一次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但這個“福”卻也很悲哀。因為它僅僅意味著你還能活著,但“活著”也正是整部電影的主題。50年代,全國發(fā)動“三面紅旗”運動,號召“全民大煉鋼”,小至學生也得參與。同樣幾夜未眠的區(qū)長倒車時,不慎撞倒土墻,墻磚落下將有慶砸死。轉(zhuǎn)眼來到60年代,全民參與“破四舊立四新”。之后在鎮(zhèn)長做媒下,鳳霞嫁給了跛腿工人萬二喜(姜武 飾)。在一片“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歌聲襯托下,鳳霞和二喜拜過毛主席像,結(jié)成了夫婦。當所有人都以為,終于可以好好過日子時,命運再一次展現(xiàn)了無常。 鳳霞即將生產(chǎn)之時,一家人滿心歡喜的準備迎接新生命。但醫(yī)院中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都被帶走批斗,剩下一堆從護理學院來的紅衛(wèi)兵學生當值。鳳霞成功把小男孩生出來,自己卻產(chǎn)后大出血。負責接生的紅衛(wèi)兵缺乏經(jīng)驗,對眼前的意外毫無辦法。福貴從反動牛棚找來的婦產(chǎn)科王教授,但王教授餓了太久,一時吃了太多饅頭,撐得當場休克。就這樣,病床上的鳳霞失血過多因失救而死,徐家又痛失一骨肉……影片結(jié)尾,福貴一家終于盼來了平靜的幸福生活。故事到這里,地主少爺福貴跌宕坎坷的一生,也已行至暮年。在經(jīng)歷了那么多無常的世事變遷之后,主角福貴果然應(yīng)了他的名字,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多少次兇多吉少的危難關(guān)頭,命運之手令他化險為夷;整部電影都伴隨著夸張的苦難和短暫的幸福,這也是余華這部小說的特點。大多數(shù)人也許不會像福貴一樣遭遇那么多的苦難,但需知命運的另一個名字叫“無?!?。畢竟,誰也無法預(yù)測不幸哪天會降臨在誰頭上。若是哪天命運的大錘真的砸到頭上,能做的也許只有“活著”。在經(jīng)歷了時代車輪的碾壓之后,作為小人物的福貴仍然對未來懷著憧憬。“雞長大就變成了鵝,鵝長大就變成了羊,羊長大就變成了牛,牛長大了饅頭(福貴外孫)就長大了,就過上好日子了”《活著》這部作品想要傳遞的,是一股內(nèi)在力量。正像余華說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span>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