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武術(shù)史上,曾有過不少武學大師。 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兩位:南有黃飛鴻,北有霍元甲。 兩位同時代的武術(shù)大師雖然并沒有過交集,但都留下過很多傳說逸聞,并依靠著后世的各種小說、影視改編作品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一代宗師。 其中關(guān)于霍元甲最著名的傳說是他曾力挫俄國大力士,也曾讓英國大力士奧匹音懾于其威名,臨陣不戰(zhàn)而逃,還曾經(jīng)帶領(lǐng)弟子擊敗過十多個日本武士和柔道高手,其事跡在天津至今被人們傳為佳話。  1910年的9月14日,霍元甲病故,享年只有42歲。對于一位正值盛年的武學宗師而言,他的去世在當時讓國人為之扼腕嘆息,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關(guān)于霍元甲的死亡之謎也一直流傳著各種傳言。 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種說法是因為霍元甲曾患有“熱疾”,也就是肺病,當時曾有一位日本醫(yī)生給霍元甲開過藥,哪知服藥后,病情不見好轉(zhuǎn),反而逐漸惡化。僅月余,一代武術(shù)大師就含恨離開了人間。也因此,當時有傳聞是日本人毒害了這位武林大師。 1916年,當時的《青年雜志》就曾刊發(fā)過一篇講述霍元甲生平的傳記《大力士霍元甲傳》,文章中提及了霍元甲是被日本醫(yī)生秋野暗害死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刊載文章的這個雜志《青年雜志》,很快就改用了另一個名字,一個震動中國百年的響當當?shù)拿帧缎虑嗄辍贰?/span> 這種說法得到了廣泛的支持。1923年,民國著名武俠小說家平江不肖生在自己的著作《近代俠義英雄傳》中,詳細描述了霍元甲的生平,其中霍元甲的生平經(jīng)歷已經(jīng)很像我們后世所知的傳說版本,之后這種說法被民間廣泛采用,成為了講述大俠霍元甲生平的同行版本。  雖然關(guān)于霍元甲死因之謎一直存疑,但毫無疑問的是,霍元甲在當時不僅僅是一位身手了得的武術(shù)宗師,更是清末民初社會凋敝時普羅大眾心中的民族英雄,他所推崇的“尚武”精神和一手創(chuàng)辦的精武體操會,更是影響深遠。 也正是因為霍元甲家喻戶曉的影響力,曾經(jīng)數(shù)次被搬上大銀幕。從早期李小龍電影《精武門》中作為故事背景,到八十年代風靡大陸的香港武俠劇《大俠霍元甲》,再到九零年代甄子丹主演的亞視版《精武門》,乃至新千年之后,李連杰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以及同時期的趙文卓、鄭伊健等都曾飾演過不同版本的霍元甲。  
甚至就連近年國內(nèi)網(wǎng)大片商們也頂上了這個武術(shù)屆的知名IP,隨手一艘霍元甲,就能見到各種畫風稀奇古怪的以霍元甲為主角山寨網(wǎng)大。  雖然已經(jīng)有過如此眾多版本的霍元甲,但影視圈的翻拍熱潮從不會停止。就在最近,又有一部《大俠霍元甲》開播了,主演更是請來了時隔18年再度出演這一角色的功夫演員趙文卓。 本期的新劇評薦,就來說說這部新版霍元甲究竟質(zhì)量如何—— 《大俠霍元甲》  該劇由國內(nèi)著名制片人郭靖宇打造,并擔任編劇。你可能并沒有關(guān)注過這個名字,但提到他出品的劇集你一定看過或聽說過。此公被譽為:國產(chǎn)劇傳奇劇王,在制造爆款劇上與于正有一拼。最厲害的是,他不像于正那樣拼流量拼主演顏值和服化道,郭靖宇的劇神奇之處在于,無論多抓瞎的題材,多寡淡的演員,多低劣的服化道,都能給你帶來收視奇跡。從早期奠定江湖地位的民國三部曲《鐵梨花》《紅娘子》《勇敢的心》,再到網(wǎng)劇開創(chuàng)時代的少數(shù)成功IP《靈魂擺渡》系列,甚至是極少數(shù)翻拍沒有翻車的金庸武俠劇2017版《射雕英雄傳》,可以說郭靖宇的每一部作品,都穩(wěn)居全國收視寶座,以至于被調(diào)侃為:比如:2018年的那部《娘道》因為生兒子、傳宗接代等爹味兒十足的惡俗觀點被各大媒體辱罵,喜提豆瓣2.5的超低評分,最后被釘在了國產(chǎn)雷劇的恥辱柱上。今年他又推出了一部翻拍自新加坡古早苦情劇的《小娘惹》,再次引發(fā)網(wǎng)友質(zhì)疑。說回正題,郭靖宇近年來致力于翻拍劇的創(chuàng)作,這部《大俠霍元甲》雖然劇情是重新創(chuàng)作,但能夠看到劇中不少致敬舊版的元素。比如:演員方面,曾在亞視版《精武門》中飾演霍元甲的演員高雄出演劇中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而舊版陳真的飾演者梁小龍也在劇中有出演陳真師父的角色,此外劇中也沿用了1981版《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本劇主角霍元甲由武打明星趙文卓出演,這并非他第一次出演霍元甲一角。早在2001年,趙文卓與吳樾、梅婷等就合作過電視劇《新霍元甲》,這版霍元甲將故事背景放在了民國初年,而2020版《大俠霍元甲》則將故事背景搬回了清末,這版霍元甲變回了清裝的造型。值得一提的是,在影視劇中作為霍元甲最知名徒弟的陳真一角,在本劇中由童星出道的釋小龍飾演,釋小龍版的陳真雖然還未正式出場,但從預(yù)告中已經(jīng)能夠看到他利落的身手。當年在《烏龍院》中的功夫萌娃,如今已經(jīng)成為30歲的青年,但功夫底子和精神面貌依然十足。故事背景倒是與2001版劇情有一定的相似,都是從戊戌變法失敗的社會大背景開始引入故事,引出青年時期的霍元甲出場,并將其再置于清末時代動蕩的歷史畫卷中,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霍元甲也從一介武夫逐步轉(zhuǎn)變?yōu)橹餍膽鸭覈煜碌娜嗜酥臼俊@寺膬号?、溫馨的父子情、肝膽相照的江湖情、詭詐的敵友情在劇中穿插交替。趙文卓飾演的霍元甲自幼體弱多病,父親霍恩第本想督促其讀書考取功名,讓家里出個秀才,但無奈擔心其夭折便同意學武,強壯體魄。雖然霍家拳不外傳,但霍元甲通過對霍家拳改進,揣摩出迷蹤拳,于江湖鮮有敗績,重情重義,結(jié)交有志之士,并收徒意將迷蹤拳傳承發(fā)揚光大。劇中霍元甲出場時是青年時期,還是一位醉心武學的愣頭青,一心想要和前輩大刀王五一較高下。此時正值百日維新失敗,大刀王五試圖勸說譚嗣同逃離京城,卻被拒絕,沒想到卻被前來比武的霍元甲纏上。兩人不打不相識,最終決定義結(jié)金蘭。與此同時,朝廷鷹犬首領(lǐng)鷹四想要捉拿大刀王五,卻沒想到被霍元甲意外阻攔,雙方就此結(jié)怨。霍元甲通過在京城牢獄當差的大弟子劉振聲,得知譚嗣同等人將在數(shù)日后被殺,鷹四則在大牢設(shè)下埋伏。為了救大刀王五,霍元甲只得阻攔他劫法場,最終被霍元甲一掌打暈。事后,譚嗣同被殺,大刀王五怪罪有苦難言的霍元甲。另一方面因為王五事件,霍元甲得罪了朝廷鷹犬鷹四,最終招來了鷹四的報復(fù),給霍家引來大禍,致使霍氏男丁盡死。霍元甲帶著妻子和徒弟被迫遠走河北滄州隱居,矢志為父報仇。此時的霍元甲還是一位一心報仇的武夫,但他身邊卻有一位思想進步的好友農(nóng)勁蓀。農(nóng)勁蓀勸說霍元甲,罪魁禍首其實是對外怯懦、對內(nèi)殘酷的清政府,鷹四只不過是爪牙,而一個當世之杰,要開闊自己的眼界,承擔起歷史的重擔。這些話對霍元甲來說顯得高深,很顯然,兩個人對亂世之事還有不小的差異。一年后,隱居滄州的霍元甲出山走鏢,卻不想又陷入仇家圈套之中,費盡千辛萬苦,雖然洗脫干系,卻讓他心灰意冷,他由此決定南下上海,并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精武門。依靠著霍元甲不凡的身手和膽識,精武門很快就在上海立住了腳跟,霍元甲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這一過程中,霍元甲逐漸成長為民族英雄,決定以中華武術(shù)精神抵御外國勢力,捍衛(wèi)民族尊嚴,為國為民請命。這讓已經(jīng)將侵華列為國策的日本人十分不滿,面對日本人的挑釁,霍元甲帶病上陣,在與日本人的最后較量中斗智斗勇,最終憑借過人的膽識挫敗了日本人的陰謀……從劇情而言,這部《大俠霍元甲》將劇情側(cè)重于霍元甲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國仇家恨,片名中的“大俠”二字道出了此劇的核心,一如金庸先生筆下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所以該劇的整體劇情風格都偏向于歷史正劇風,武打場面雖然也不少,但更偏嚴肅悲情,感情線雖然也有但基本只是陪襯,以至于被很多觀眾評論為:劇情最虐的一版。劇中以霍元甲為代表的的正派一方多磨難,從出場譚嗣同被砍頭開始就不斷的死人,霍家更遭滅門,而以鷹四為代表的反派作惡多端,卻活得逍遙自在。再加上主角霍元甲不斷被栽贓被利用,一身好武藝卻總是含冤受屈回擊乏力,甚至在最新幾集的劇情中因為被人陷害,而染上了大煙煙癮。本來編劇設(shè)計這種成長劇情線應(yīng)該是為了塑造英雄崛起的過程,但因為劇情過于壓抑而看得讓人很是憋屈,其實這種說教主題并不是不可以,而是該劇在主線劇情過于平淡之后,加入了太多迂腐保守的價值觀傳遞,而且刻畫得非常單薄刻板。很多角色從一出場就苦大仇深,加上所有角色都滿口大道理,動輒就長篇大論給人上課,顯得有些為了說教而說教。至于配角塑造更是非常單薄?;粼追蛉送踉朴埃瑳]有見過霍元甲,卻可以生死不離,“生是霍家人,死是霍家的鬼”,卻又明大義識大體,比新式女性還思想開明,偏偏又對老公百依百順……你這是為男人量身定做的“完美老婆”嗎?其他配角也一樣,他們的性格、遭遇、命運,完全是想咋來就咋來,只要牽住觀眾的鼻子走就好!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個鮮活、真實的人物,他們只是刺激觀眾讓觀眾心潮澎湃的工具人。此外,說到郭靖宇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的「究極弟控」的標簽。因為在郭靖宇的大部分作品中,讓他的弟弟楊志剛做男主,不管合適不合適,不管角色演得尷不尷尬,反正就是要明著捧我弟弟,于是活躍在郭靖宇劇集宇宙中的終極杰克蘇男主“志剛歐巴”橫空出世。所以在這部《大俠霍元甲》也不例外,我們的志剛歐巴在前兩集飾演清末著名仁人志士譚嗣同,劇集一開始就作為第二個角色出場,不僅正氣凌然,而且說話語調(diào)慷慨激昂,雖然舉手投足都帶著一種用力過猛的浮夸感和油膩感,但居然還能演得一本正經(jīng),演技十分感人。劇集一開場就以戊戌變法失敗為背景,清末豪俠大刀王五獨自來到京城的譚嗣同官邸,想要勸說譚嗣同離開,鏡頭跟隨大刀王五進入譚府,只見廳堂當中正端坐著一位批閱公文的官員。導(dǎo)演現(xiàn)實安排了一段先聞其聲、再見其身體的局部特寫,然后再以焦點虛化的方式出現(xiàn)在畫面的背景里,如此鋪墊兩輪后,楊志剛版譚嗣同的清晰樣貌才得以出鏡。漫長的鋪墊引出人物之后,我們的志剛歐巴義正言辭的展現(xiàn)了一位嘴炮王者的實力,此后這個角色的幾次出場也都是這種狀態(tài),張嘴就一番大道理,跟詩朗誦一樣的臺詞,似乎每一個鏡頭每一幀畫面都在強烈得告訴觀眾,看啊,我們的志剛歐巴多么正氣凌然,多么慷慨激昂?。?/span>無怪乎網(wǎng)友會吐槽:沖著趙文卓而來,結(jié)果開場就被楊志剛勸退!當然,如果說對于一部武俠劇的劇情過于吹毛求疵顯得有些過分,那么再說本劇的另一大看點,武打場面也顯得乏善可陳。主演趙文卓雖然是武術(shù)冠軍出身,曾經(jīng)出演過不少經(jīng)典武俠電影和動作片,諸如黃飛鴻、方世玉、霍元甲之類的大俠角色可謂駕輕就熟。近年更因為徐克電影《青蛇》中飾演的那位“大威天龍”的法海一角而爆紅網(wǎng)絡(luò)。但問題是,趙文卓今年已經(jīng)48歲了,所以眉宇間還是難掩一種疲態(tài),飾演青年霍元甲顯得違和感很嚴重。更不要說,他的身手也遠遠不及當年瀟灑利落,很多場面都能夠看到替身的蹤跡,而且本劇的武打設(shè)計也相當俗套,各種畫面的剪輯拼接以及慢鏡頭的泛濫使用,其實是如今的國產(chǎn)武打劇的通病,本劇也未能避免這種問題。最令人唏噓的還是該劇主演趙文卓的命運。同為武術(shù)冠軍出身,但趙文卓的演藝之路幾乎從未擺脫前輩李連杰的光環(huán)。從出道接演《方世玉》開始,趙文卓就頂著李連杰第二的人設(shè)。好不容易熬到了新千年,結(jié)果又因為香港電影業(yè)衰退,而只能回到大陸接演電視劇。期間雖然也有《風云雄霸天下》、《大醉俠》這樣的精品劇,但隨著武俠劇的逐漸式微,趙文卓的戲路開始變得越來越窄。2012年,趙文卓因為在《特殊身份》劇組被指“耍大牌罷拍”最終解除合約后,又爆料甄子丹是“戲霸,成為娛樂圈的一樁著名公案。此后趙文卓的演藝之路每況愈下,到了近幾年甚至只能混跡于各種山寨網(wǎng)大,繼續(xù)吃老本飾演黃飛鴻這樣的一代宗師形象。當后輩吳京都已經(jīng)成為中國影壇第一人的時候,趙文卓卻只能繼續(xù)演自己演過的角色,再一次和年輕人們過招。縱觀趙文卓目前所有作品,印象依舊停留在很久之前的“黃飛鴻”、“九門提督”,一個重量級的大獎都沒有,除了消費過去的情懷之外,也只剩下情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