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都有半夜腿抽筋,經常腿酸脹,甚至走路腿發(fā)軟的情況,很多人都以為是缺鈣或者著涼導致的,但是有種腿抽筋卻和血管有關,嚴重可引發(fā)心梗!那么有什么自測法,能讓我們早日發(fā)現隱患?專家又帶來什么樣的名醫(yī)方? 在中醫(yī)理論中有“不榮則痛、不榮則涼”的說法,下肢血管的狹窄、堵塞、硬化,導致下肢動脈供血不足,造成肢體的疼痛,表現為腿怕涼、抽筋、酸痛、緩慢脹痛。 【自測方法】我們可以徒手測溫差,比較雙腿同一位置的外踝、小腿中段三分之一處和小腿上段的溫度,如果有一側腿明顯偏涼,那么需要注意下肢動脈可能出現狹窄、硬化等的異常。 45周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曾經患有有頸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腦血管,更容易出現下肢動脈硬化的問題。 陳淑長老教授提出,“血不利則為水,血運行不利滲出脈外?!?strong>血運不暢,導致肢體的水濕下注,再形成水腫脹。這是下肢靜脈疾病的根本病因,表現為酸腫、疼痛。 下肢靜脈淤滯的特點: 1、單下肢為重,例如一側腿水腫; 2、晨輕晚重,水腫早上癥狀輕,晚上更加嚴重; 3、久立后腫脹加重,平臥休息后緩解。 此外,專家教大家檢測下肢靜脈的方法,不用花錢30秒出結果,中老年人一定要會,因為如果不及時發(fā)現下肢靜脈問題,再加上錯誤的按摩,可能導致肺栓塞。 【下肢深靜脈血栓自測】測試小腿肚在放松狀態(tài)下是否緊繃:坐在椅子上雙腿放松,用手輕拍小腿肚,測試兩腿的小腿肚是不是一樣松軟波動,如果一側的小腿肚呈緊繃狀態(tài),可能是下肢靜脈淤滯,建議及時就醫(yī),切忌自行按摩。 有一個簡單易學的呼吸操,可以預防靜脈淤滯,促進靜脈回流,鍛煉肺臟。 第一個動作:上身后傾展雙肩,盡量雙手往外往下,吸氣2秒鐘;前曲收腹?jié)釟庑?,吐?秒鐘。一個動作做四次。 第二個動作:單臂外展攬日月,吸氣;回手重按神闕穴(肚臍),吐氣。左手兩次,右手兩次。 第三個動作:伸懶腰打哈欠,吸氣;回壓腹部,吐氣。一個動作做四次。 ▼靜脈呼吸操 最后專家推薦一個名醫(yī)泡腳方,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溫陽止痛,適合大部分腿疼腿抽筋人群。 【材料】蘇木、紅花、艾葉、伸筋草、透骨草、桂枝、澤蘭 【用法】以上7味,每味60克,不銹鋼盆熬藥,先用涼水泡30分鐘,武火煎開,改成文火煎30分鐘,煎出約3000毫升藥液。待水溫將至38攝氏度左右時,可以泡洗,每天1次,每次30分鐘。 蘇木和桂枝,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急性的扭傷、血瘀等銳利、刺激的疼痛;紅花、艾葉、伸筋草、透骨草、澤蘭有利濕活血、溫經通絡的功效,對鈍痛、持續(xù)的酸脹疼痛有改善作用。 這個泡腳方既適合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的問題,也適合下肢靜脈淤滯,血液回流不暢的問題。 【專家提醒】如果膝蓋泡不住,可以用毛巾沾泡好的藥水,濕敷膝蓋。注意,腳部有傷口的患者,需遵醫(yī)囑。 專家出診信息 曹建春 東方醫(yī)院方莊院區(qū) 周圍血管 周三下午 東方醫(yī)院經開區(qū)院區(qū) 綜合外科 周四上午 綜合外科(特需) 周六上午 備注:突發(fā)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yī)院當日公布為準。 |
|
來自: 昵稱29955596 > 《養(yǎng)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