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書迷,每次出門都要去書店逛一圈,買兩本自己喜歡的書回來。天長日久,我的書柜就有了近千本藏書。 買書是為了閱讀,可近兩年買回來的書基本上都沒有仔細看過,粗枝大葉翻上一遍,擱在書柜里永久珍藏了。 如今,一部手機完全可以滿足文化生活需求,還是動態(tài)文化,抱著磚頭厚的書本一頁一頁過目,味同嚼蠟,感覺枯燥乏味。雖然沒有認真閱讀習慣了,但買書的習慣依然如故,出一次門不帶本書回來,心里不踏實,老覺得丟了什么似的心慌空落。 喜歡的書還經(jīng)常去翻,磨損也嚴重,不喜歡的書很少翻動,保存比較完好,整整齊齊的排列在書柜中。 網(wǎng)絡圖片 慚愧的是,既是我喜歡的書也沒認認真真去讀。書沒讀透,人也就沒讀懂,我的人生自然過的一塌糊涂。 讀書,有人生吞活剝,有人囫圇吞棗,有人細嚼慢咽。這三種讀法,唯有細嚼慢咽,才能把書讀透,咀嚼消化,全面吸收。 讀書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數(shù)人都是生吞活剝,囫圇吞棗的讀,能細嚼慢咽去讀的人很少,凡這么去讀者日后必然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風流天下。 網(wǎng)絡圖片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的確如此,讀書讀到一定程度就知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是沒有一點雜質(zhì)的真理。讀書,可以給予你力量,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把書讀透,把人讀懂,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境界。 要想活得比別人有品味,就得多讀書,讀好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幾本好書,讓書香滲入你的身體以及靈魂,乃至生命,來一次脫胎換骨。 書是精神的源泉,生命的靈氣。古往今來,天下風流人物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把人讀懂,其實就是要學會識人,學會怎么交往人,達到知人善用。識人是一門學問,交人是一門技巧,用人是一門藝術。識人用人首先得要讀懂人心,知其心底善惡,才能放心交往和使用。 網(wǎng)絡圖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都在心里自己對自己說:假如讓我們重新開始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周圍的人,讓我們重新開始生活,重新開始社交,我們一定能更清楚的認識世界,更徹底的看清一個人,自然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但是,人生永遠不可能重新開始。 那么,能不能用一個辦法,幫助我們及早的認識世界,看懂人心,從而更好的開始人生?有呢,這個辦法就是閱讀。從書中認識世界,識別人心。先哲們的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與人生的燭光,是我們走好人生之路的燈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