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被問到哪些是我最喜歡的書。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提問的人不自覺地把兩個不同的問題混淆了:
大部分我喜歡的書都不是關于個人發(fā)展的。我讀過的最好的書可能并不適合想要尋找鼓舞人心的/有用的人生建議的人。 盡管這樣說不太令人滿意,但對這個問題正確的回答是,最好的書教給你一些重要的、你還不知道的知識。因為每個人已知的內容都是不同的,因此一本可能改變你生活的書,在另一個人看來可能平淡無奇。 書籍的層次 因此,我不想提供建議,羅列什么是“最好”的書;相反,我認為讀書正確的方式是把書想成一個倒轉的金字塔。 在金字塔的底部,是進入一個領域最好的入門書。如果你閱讀量不大,或至少在這個領域沒讀過太多書,金字塔底部的這些書是很好的開始。 隨著閱讀的層級向上,書變得越來越“燒腦”,也越來越細分,但矛盾的是,也越來越“沒用”。這是因為它們提供了越來越復雜的細微區(qū)別,更加深入地構建世界的根本樣貌,填充更加深奧的細節(jié),而不是直接對基本問題給出答案。 事實上,如果你已經讀了足夠多較低層級的書,那么更高層級的書相當棒!相比于低層的書,它們提供了對更深層問題的具有思想性的解答。 問題在于,從任何處于金字塔中的人的視角來看,低于你自身水平的書往好了說是粗糙、簡單化的,往壞了說,則是完全錯誤的。那些書的假設以及所忽視的大量細節(jié),使它們很難被認真對待。 而高于你自身所處水平的書讀起來則感覺迂腐枯燥。書中關于瑣碎的細節(jié)、定義和深奧內容的論證,在真實世界中根本沒有人關心。你希望得到“是”或“不是”的答案,而那些書花了上百頁卻只能告訴你“可能?” 上升到更高層級 在我看來,任何終身學習的目標都是從一個較低層級開始,然后繼續(xù)提升到較高層級。 關于知識如何運作的錯誤印象是,認為學習的過程,或閱讀更高層次書的過程,是嚴格增加的。也就是說,在更高位置上看到的是和原來一樣的圖景,只不過清晰度更高。 但知識不是這樣工作的。確實,隨著你爬到更高位置,可以在已有的圖景中看到更多細節(jié)和精微之處,但同時也會開始認識到,原來的圖景下隱藏了多少假設、似是而非和錯誤的概念。 學習不只是充實已有的內容,也是重新組織已經學過內容的基礎架構。 快速地來看一個例子:我在年輕的時候讀了《窮爸爸,富爸爸》,并認為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在我看來,它教給我儲蓄和投資對積累財富的重要性。后來我看到一些評論文章,批評這本書贊成不動產、積極管理的投資哲學也許并非最適合一般投資者的。 問題:《窮爸爸,富爸爸》是一本好書嗎?我仍然認為,對于沒有深刻理解投資概念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錯的書。但對于已經掌握了這些概念的人來說,更具體的建議或許是錯誤甚至有害的。 我認為對于一本書是好是壞,不存在絕對的答案,而取決于你在金字塔中所處的位置。 什么是書的層級? 根據書的主題和讀書人的背景不同,金字塔每一層的具體書目也不同。 但從最簡單到最困難,我給出的粗略的指南會是如下這樣:
一開始從較低層級的書入門并不丟人。那些書可能對你最有用,并成為你繼續(xù)閱讀其他書的跳板。 需要糾正之前讀到的錯誤、簡單化觀點的現象總會出現。理想狀態(tài)下,前面幾層最好的書,是在讀到更高層級時需要糾正最少錯誤內容的書。但有時候如果一本超級有吸引力的書(因此讀起來很容易/有趣)能夠鼓勵你在這個主題下閱讀更多內容的話,即使之后需要糾正的錯誤多一些,也是值得的。 當然,有一些低層級的書錯誤和誤導得過于離譜,甚至還不如什么都不讀。這些書是應該避免的,雖然在你的水平更進一步之前很難判斷哪本書該讀、哪本書不該讀。(專業(yè)人士的評論會有幫助,但正如上文提到的,處于更高水平的人有時很難區(qū)分一本書是存在瑕疵但作為入門讀物仍可接受,還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漏洞百出)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理預期,當你學了更多、達到更高層級后,可能會更新或調整在較低層級時所學的內容。如果你開始任何學習活動時都帶著這樣的預期,即知識只是暫時的,那么當你達到一個更高層級時,就更有準備去應對知識的變化。 書的層級越高,思考問題的視角和理論大大增加,也就越來越難說什么是“正確”的觀點。一旦你深入鉆研更艱深的書,在第一層時看上去簡單直接的東西,就出人意料地變得有爭議了。 你應該閱讀哪本書? 到這里,我希望你可以明白這個問題是有誤導性的,因為通常不存在“最好”的書,而是根據你所處的層級,有許多不同的書。 這個問題的錯誤還在于,正確的方式不是閱讀“最好”的書,而是閱讀大量的書。讀糟糕的書所造成的后果完全可以被閱讀大量的好書所糾正。 因此,不要問你應該讀什么書,而是應該直接開始購買并閱讀大量的書。大部分書都不會改變你的生活,但偶爾,你會因為讀了足夠多的書而推動你達到更高層次。當你向下看的時候,就會發(fā)現自己已經學到了那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