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敬床婆茶敬床公:人人離不開的床,竟有恁多講究?看床神都有誰人的一生中,床是必須用品,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篷窗上。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p> 四大名著《紅樓夢》里,作者曹雪芹借甄士隱之名,解讀“人生太無常,名利如流水”。 詞句中的“芴滿床”,原本出自蘇軾的詩:“他年汝曹笏滿床,中夜起舞踏破甕”。 同時歷史上還有個典故。唐玄宗時期,崔神慶之子崔琳等,都是大官,每當家宴時,整個一張床放上朝用的笏板,都擺不開。 此后,古人借用“芴滿床”,來形容王相高官富貴門庭,家族背景顯赫。 在影視作品中,“源易緣”注意到,朝中文武大臣在上朝覲見皇帝時,都會根據(jù)自己的品級,分別手捧玉制、象牙或竹制的手板。 這個手板,就稱為“芴板”,簡稱為“芴”。 床當然可擺放“芴板”,但更多是用來休息睡覺的。由于人們一生在床上待的時間很久,床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寓意和床文化,比如:床是男歡女愛的地方,更是養(yǎng)兒育女的地方,還是生病休養(yǎng)的地方。 從上古時期,中國人對神秘的自然現(xiàn)象就充滿了好奇和敬仰,同時結合民俗文化,總結出了民間百神,大致分為:信仰神、歡樂神、情感神、吉祥神、保護神、行業(yè)神,以及自然神。 傳統(tǒng)文化中,古人對自然神圣或古今圣賢的信仰,也是心靈的寄托和精神的撫慰。每當在身處逆境或遭遇不幸時,自然地就會想到了“神”,以求得庇佑和解脫。 古人根據(jù)這些床文化,民間據(jù)此推出了“床神”,且認為“床神”有陰陽之別,分為“床公”和“床母”,在成親時,還會祭拜“床神”。 那么,古人所崇拜敬畏的“床神”,是一種臆想,還是有所依據(jù)?他們敬奉祭拜的床神,分別都是誰?祭拜床神的主要目的,又是為了什么? 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些話題。 一、民間傳說中的“床神”都是誰?宋朝時期,曾三異在《同話錄》中記載了一個典故。 當日值晚班的翰林院崔大雅,忽然接到皇上旨意,讓他連夜趕寫一篇《祭床婆子文》。 崔大雅博學多識、學問淵博,可并不清楚“床婆子”到底是誰,祭文的格式又該怎么寫,一時不知所以然。 于是,崔大雅找到了周姓的丞相請教。周丞相急中生智,告訴他可以套用民間祭文的格式來寫。 “皇帝遣某人致祭于床婆子之神。汝司床簧,如此這般……” 按照周丞相的指點,崔大雅圓滿完成了皇帝交辦的工作任務,如釋重負! 民間記載,皇帝所稱的“床婆子”,實際上就是“床婆”,具體是誰,查閱民間神話傳說資料,“源易緣”發(fā)現(xiàn),有兩種說法: (一)九天衛(wèi)房圣母元君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姜太公受師父元始天尊之命封神時,商朝潼關大元帥余化龍夫婦、兒子一家滿門忠烈。 余化龍因其5個虎將之子,全部遇難,他和夫人也因此自殺殉國。余化龍因其忠貞,被姜子牙封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掌管人間之時癥,主生死之修短,秉陰陽之順逆,立造化之元神。 余化龍的夫人金氏也被姜太公敕封為衛(wèi)房圣母元君,與夫君一同承接新命,永修厥職。 相傳,衛(wèi)房圣母元君,又被稱為“子孫保生元君”、““保生護產(chǎn)衛(wèi)房圣母”等,主司天下生育之事,催產(chǎn)保生,送子。 除了專門主司女子懷胎生育之事,保佑母子平安……道教中,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元君,還兼負有:“宣太上好生之圣德、救陰陽生成之號令,錄人間之善惡、察女子之貞邪……” (二)周文王的夫人太姒封神神話中,周文王姬昌與夫人生有99個孩子,后來又在燕山,收下了天雷將星下凡的——雷震子。 民間認為“多子多福”,而周文王夫妻生有百子,便成了“多子多?!钡拇?。 周文王在任50年間,因其賢德仁義、勤政愛民,成為開創(chuàng)八百年基業(yè)的西周王朝的奠基人,一直活到了99歲。 周文王的正妃,名叫太姒。太姒天生姝麗,聰明淑賢,分憂國事,嚴教子女,尊上恤下。 當年,文王被商紂王拘禁在河南的羑里城七年之久,太姒為了救出夫君呼吁奔走,獻上了奇珍異寶加美女。 太姒堪稱后妃中的典范,深得文王的厚愛和臣下的敬重,被人們親切地尊稱為“文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興,蓋由斯起。太姒最賢,號曰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內(nèi)。” 古籍記載,《詩經(jīng)》和《列女傳》中都對太姒,給予了極高的贊美和評價。 上述余化龍的夫人金氏和周文王的夫人太姒,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床婆”。 其中,周文王與廣嗣殿中的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素真君,就是傳說中的“床公”。 二、祭拜床公和床母為了啥?關于床公和床母,有這樣的一幅楹聯(lián):酒敬茶婆茶敬床公,高枕無憂康寧快樂! 這說明“床神”不僅有床公床母之分,他們的喜好也不相同:床公好茶,床母好酒,應區(qū)別對待。 古人在民間祭祀床神的目的又有哪些呢?“源易緣”認為,主要出于以下考慮: 一是希望得到庇佑,母子平安。在古代,床神是兒童的保護神,生下三天后,要用糕點祭拜床神,名曰:“洗三”。七夕是女兒節(jié),也要祭拜,以期許自己心靈手巧;孩子到了16歲時,有小孩的家庭,一般也都要拜床母。 二是希望家庭康寧,全家安寢。家是最溫馨的港灣。而臥室和床,又是最為舒適、適合休息的地方。 古代民間,就有供奉茶酒于臥室的習俗,目的就是為了祈求床神,希望床神能夠保佑一家子和和睦睦,安然就寢。 三是希望夫妻和美,百年好合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中,但凡有新人成親入洞房時,就會在新婚夫婦的床上,撒些糖果、花生、紅棗之類,圖的就是個吉利。 人們希望通過禮敬“床神”,能夠得到神靈的保佑,使得夫妻和美,早生貴子孫滿堂,從而家族興旺。 “買糖祭灶君,酌水祀床公”。從這些禮節(jié)上來看,古人的講究還真是不少。 |
|